美文网首页语文课堂
那一曲凄婉的豪士之歌——俞春霞老师《泊秦淮》教学案例品析

那一曲凄婉的豪士之歌——俞春霞老师《泊秦淮》教学案例品析

作者: 史丽芬 | 来源:发表于2020-02-17 10:59 被阅读0次

    诗词教学历来是一线教师头疼的题材,很多教师喜欢避重就轻,简单搬运教参上的“定论”后让学生一味背诵默写,应付考试就好。诗歌教学早已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也失去了与诗歌对话的窗口。

    俞春霞老师却抛开了“应试”的急功近利,努力带领她的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与品味中,走进杜牧,用心体味杜牧内心的悲欢离合,为我们层层剥开杜牧放浪形骸的外表下那一颗晶莹剔透的豪士之心。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欣赏,更在共鸣。俞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穿越历史的迷雾,带领学生感受到杜牧在那个雾气弥漫的寒夜,在商女靡靡之音中那满腔的悲怆和担忧。更通过多首作品横向分析以及利用知人论世法从“人”的角度更加立体化感知杜牧,使学生得以与诗人对话,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一、历史渊源除距离,自我定位引疑虑。

    俞老师在导入部分巧妙地利用了杜牧与扬州的十年缘分, 拉近了与同学们的心理距离。扬州,一个多么美丽的江南水乡,生在其中已是幸福,更何况,大诗人杜牧也曾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生活过,学生们自然就会从内心生发出一股骄傲和亲近来。尤其是引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和“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等千古佳句,更是让同学们对杜牧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但俞老师却话锋一转,用杜牧自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使学生心目中的杜牧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不由想要一探究竟。俞老师却故意卖了个关子,用“先不要下结论”将探讨的话题有巧妙地回归到了《泊秦淮》上。短短几句导入回环曲折,充分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望,足见俞老师揣摩学生心理的功底和拿捏运用资料的老道。

    二、诗意理解有新意,想象联想入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度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俞老师在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和意境时,更为灵活巧妙。很多老师习惯把诗词当做古文讲,要求学生要根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一字一句翻译,完全失去了诗词的古典意境,也让学生们产生了畏难情绪。

    俞老师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让他们探讨这首诗写了什么?引导孩子们从意象寻找到意境的感知再到情感的挖掘,层层深入,初步领略了诗歌的内容。接着通过一个假设,让学生们站在杜牧的角度来说出诗歌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画面。锻炼了学生人称转换和想象联想的能力。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俞老师特意创设了一个情境:

    【屏显】

    一个夜晚,我乘船停泊在秦淮河畔,

    我看到了--

    我听见了——

    我感受到我的心——

    三言两语就把孩子们带到了那个雾气弥漫的月夜,让孩子们通过感知杜牧的所见所闻从而体会到他内心的复杂思绪。三个问题层层深入,极具有煽动力和引导力,既给了学生发挥的余地,也为他们设定了方向,防止杂乱无章的鉴赏。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也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俞老师的总结概括能力也非常强,她及时点评出几位同学回答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在肯定他们思考的同时开始引导同学们走向下一个环节。这种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打开了同学们的思维,也激发了他们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三、阅读方法勤梳理,多重朗读促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在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和意境之余,俞老师就及时展示阅读方法和阅读任务,明确本课学习的步骤和重点:

    今天老师给大家

    介绍阅读古诗的方法,读——

    [屏显]

    1、整体概读,读准音节

    2、局部细读,大胆质疑

    3、细嚼慢品,比较阅读

    4、知人论世,读出意蕴

    方法的梳理让学生们的学习更加有方向感,明确任务后就可以大展身手了。一读侧重于概读,读准音节。俞老师重点介绍了“笼”的发音,在辨析古今读音差异的同时,见缝插针地介绍了唐诗七绝的格律和断句规律。既普及相关文学知识,又不会太枯燥生硬的灌输,也便于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

    二读细节,质疑不懂的地方。有时候提问问题需要学生更高的能力,引导学生提问就是在激发他们思考,但当他们没有回应的时候,就需要考验老师的临场应对能力。所以俞老师及时抛出了第一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用了什么修辞”,替不敢发言的同学们解决掉了句意理解上的一个大难点,并通过探讨语序能不能变化,得出突出景色描写是这首诗的一个特色,先景后地更渲染出意境的朦胧和凄美。

    俞老师紧接着逐步抛出了两个问题:第二问,隔江犹唱《后庭花》,哪里来的“江”,不是在秦淮河上吗?再问:能不能把“近”改成“进”?这两个问题难度逐步增大,引导学生逐步走进作者心里,明确为什么不是进而是近,一个“近”字就把作者与那些沉湎于纸醉金迷的官宦享乐者分开,为下文进一步分析杜牧形象奠定了基础,也让学生们明确,杜牧并不是个真正放浪形骸的风流浪子。这样与整堂课的主题相契合,教学目标都逐一得到实现。

    三读重在横向比较,细嚼慢品。

    俞老师精心选取了杜牧最著名的《赤壁》,和《泊秦淮》进行了比较阅读。通过作者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加横向地认识到杜牧的真实形象。学生在分析两首诗异同点过程中就是在做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也真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质量。再通过让学生复习背诵学过的杜牧的作品《江南春》和《山行》,更加明确了一个概念:没有无论写史还是抒情,杜牧都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种结论的得出不是老师模式化的解读,而是学生在体验和思考中得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俞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探究细节,在纵深挖掘文本意味后又横向拓展相关作品,扩大了课堂的容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拓宽了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整合相关资料的同时,明确感知到作者融在血液里的忧国忧民之情,这样一个“豪士”形象已经呼之欲出了。

    四读重在知人论世,认识更立体的杜牧。

    通过作品认识到的杜牧还不够完整。我们需要学会从“人”的角度来分析那个千年前唱响在中国诗歌领域的“风流浪子”。拨开历史的迷雾,为了给学生还原一个更人性化的杜牧,俞老师精心选取三段背景资料,让学生回到那个历史时空,去感知杜牧的少年成才,杜牧的济世之志,以及生不逢时的无奈和挣扎,所以才会形成“浪子”杜牧。

    【屏显】

    杜牧所处的时代正是晚唐多事之秋,国势日危而时风淫靡。封建势力摇摇欲坠,统治集团腐朽昏庸,藩镇拥兵自固,边患频繁。作为一个有远见、有抱负有正义感而头脑清醒的士大夫知识分子,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于是忧心忡忡,感慨系之,写下了这首抚今感时、忧国忧民的“唐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

    通过郎读屏显资料,本课一开始学生留下的疑惑就迎刃而解,学生们在俞老师的带领下鉴赏分析,逐步揭开了历史的迷雾,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杜牧。正因为参与探索的过程,所以学生的印象会格外深刻,他们的内心也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更能激发起对诗歌学习的热爱。

    所以当老师再一次引导同学们进入情境,同学们的心情和理解已经与刚开始的情境感知完全不一样了。他们答案才会更加的真挚和动人,情感教育的渗透和升华也融在了字里行间。我相信,孩子们是真正走进了杜牧的心里,并不是隔着距离的“走近”。这就体现俞老师教学手段的高妙之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没有说教,没有模式化的解读,真正的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所获。

    最后,俞老师用一首诗,在学生们动情的朗读中结束了本课。杜牧的少年得志、后来的四处漂泊、放浪形骸的迷茫、字里行间的疏狂和凄怆让人几乎要潸然泪下。杜牧变成了一首诗,歌出凄婉的豪士之情,在历史的长河里感天动地!

    涵咏意境,领略风景,诵读韵致,联想思绪,体悟情丝,感知命运,俞老师的诗歌教学,无疑实现了最高的境界,在欣赏,更在共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一曲凄婉的豪士之歌——俞春霞老师《泊秦淮》教学案例品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ny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