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李开复和蚂蚁集团、旷视科技齐上热搜。
事件起因是9月12日李开复参加了一个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雷军、王兴等大咖都有参与。
本来嘛,几位大佬坐一起喝茶聊天儿,谈谈全球投资的风口与未来,也没啥特别的。
然而,作为知名企业家的李开复在会上语出惊人,说了这么一句话——
“ 我们早期帮助他们(旷视)找到了合作伙伴,包括美图、蚂蚁金服,让他们拿到了大量人脸数据,帮助他们分析各个行业怎么切入。”
01
起初,各方视线其实都聚焦在雷军和王兴身上,对这段话的报道并不多。
直至晚上8点,蚂蚁集团率先发出声明打脸李开复,否认与其有过相关合作。并郑重声明:蚂蚁集团从未提供任何人脸数据给旷视科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蚂蚁的生命线。
对于正在准备上市的蚂蚁来说,突然被李开复Cue到“数据隐私安全”这么敏感的问题,确实有点“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意味。
声明背后,蚂蚁公关团队的尴尬与紧张几乎要溢出屏幕。也是实名心疼,你说人家好好过着周末呢,这不是添乱吗?
尽管蚂蚁集团公关团队反应迅速,赶在其他媒体反应过来之前就发声甩锅。但作为此次事件的首个回应方,蚂蚁集团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发声,也将此次事件彻底发酵,话题关注讨论一度过亿。
随后,眼见事态热度膨胀,李开复发文致歉,表示只是一时口误失言,对深受牵连的几家公司深表歉意。
与蚂蚁、美图一起躺枪的旷视自然也不会干坐着不出声儿。于是在李开复致歉半小时后,旷视科技也发出了声明。
话里话外都在向各位看客暗示:我们坚守数据隐私安全底线不动摇。这次事儿跟我没关系,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然而,尽管随着当事三方纷纷做出解释回应,将此次事件止步于此,但网友们显然并不会轻易买账。
02
也许正如三方声明所说,这确实是个口误引发的乌龙;也许如大多数网友所猜测,这就是李开复说漏了嘴,瞎说了句大实话。
其中真相如何,谁也不能妄下结论,我等自然也无从得知。
但事涉数据安全隐私,普罗大众就不再是单纯的做为“吃瓜群众”端个小板凳前排嗑瓜子儿了——互联网时代,但凡你用过电脑刷过手机,都无法回避隐私安全问题。
前车之鉴已有苹果Siri暴露用户隐私、谷歌发现GSuite漏洞、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偷听”用户对话、Deepfakes利用用户数据进行换脸等事件,怪不得网友们对大厂各种“义正言辞”的申明澄清表现出天然的不信任。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蚂蚁集团急于澄清的原因——在数据安全隐私方面,用户的信任度已经岌岌可危。
而从用户的角度去看,这似乎是个挺无解的问题。相较于互联网科技巨头们来说,个人的力量可以忽略不计——除非你脱离社会,完全告别现代文明。
否则你就永远身在网中。
03
但这显然不可能。
身处大数据时代,支付宝可以人脸识别、打卡可以人脸识别、高铁也要人脸识别。退一万步说,即便你牙一咬心一横,拒绝网络告别社交,不叫外卖也不逛淘宝。
但是你去补办个身份证啥的,不还是得打指纹么?
没有人能够摆脱时代的局限性,每个人都被深深地束缚在这张大网上。每一个个体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自己的隐私拱手相让。
而用户们的隐私数据是否安全,则完全取决于大厂巨头们的道德底线是否高于利益上限。
所以大多数时候,大家也只能喊一声“键来”骂两句口嗨一下,除此之外既没有办法也没有选择。甚至这种徒劳的发泄行为,都必须依托于各种网络平台。
深谙此种套路与用户心理的李彦宏就说过:“中国人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很多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性,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
但他没有说这些数据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也没有说在贡献隐私之前,我们是否还有过别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