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读完一本书,道理都很明白,我也知道很有用,但就是不按书里讲的去做。我与这本书的关系,也就到读完这一刻为止,就像谈了一场不走心的恋爱,啥也没留下,更多时候甚至是半路就分手了。
明明大家都说是好书啊?明明有那么多人因此改变命运啊?怎么对我就不起作用呢?
回忆一下我与书初遇的场景:
场景一:最近这本书很火,豆瓣评分也很高,我觉得我也应该看一下,不然显得太落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来就读。
场景二:看到很厉害的人,赶紧让他们给我推荐书单,总以为他们推荐的书必定是不会错的,想当然觉得只要读完推荐的书,就会变得和他们一样厉害。
让别人推荐书,没有错,错的是都是别人推荐的书。这里面隐藏了一个重大秘密:懒!
鱼苗A10读书就像谈恋爱,让别人选就不要怪不合适读书本来是一种非常个体化的行为,就像找对象,别人只能根据有限的了解,大致去帮你推荐,你的阅读水平、经历、需求,只有自己最懂。因为懒得去想,懒得去找,让别人推荐最省事,这一偷懒行为的后果就是,往往在拿起书本的那一刻起,就错了 。而错误的选择,又如何能指望产生正确的结果呢。
为什么要选书
我们看书的目的,是为了吸收精华,为我所用。而一本好书,意味着高度浓缩的精华,这就要求我们去精读,甚至是一字不差的阅读,反复读。就像另一半一样,是要相处很久的,必须精挑细选。
选错书的成本,往往不可估量
读一本坏书,损失的不仅是没有收获,更重要的是浪费了读一本好书的机会,而时间不可回头。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情况,就是在你还不懂甄别的情况下,全盘吸收了坏书的内容,并奉为宗旨一路走到黑。
最典型的就是 《厚黑学》,记得我当初刚上大学,什么都不懂,看了几页觉得好有道理,感觉找到混社会的真理。还好因为质量太差只看了几页,现在想想,要是我这张白纸全部印上厚黑学,玩的都是套路,最后还不知道谁套路谁。
如何选书
最后推荐我的偶像李笑来老师关于选书的原则以供参考
01 出版社
每个出版社出版能力不同,也各有所长,尽量选择相关领域的出版社。
02 作者
靠谱的人写出来的东西才靠谱,决定是否花精力去读之前,先了解一下作者在这领域的成绩。
03 版次
最好不买第一版,再版次数越多,说明越经典。
04 印次
如果只有第一版,那就看印次多的书,越多越好。
05 印数
即使不得不买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书,那就看印数,印数太少说明出版社对销量没信心。
06 “编”与“著”
这两个词常常放在一起,实则天壤之别。“著”指原创成分多,“编”指的是“拿来放在一起”,常常还出现把“编著”放在一起糊弄的,记得优选“著作”。
07 参考文献
以技术非虚构类多见,参考文献少的书,很可能是抄袭,东拼西凑出来的。好书的参考文献,还是一张地图,可以让你按图索骥,找到好书、经典书。
08 尽量读原版书
翻译难免失去原来的情景色彩,当然这点对读者要求比较高。
总之,选书是一种不亚于选对象的重要能力,可以推荐,但不可全部假手于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微信:小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