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文案,你知道要会洞察、懂用户、追热点,你希望它能走心、不自嗨、有说服力,能打开消费者的钱袋。你把文案大师的金句挂在嘴边,苦心研究一篇篇10万+爆文,试图从中找到提升技能的套路。
这导致了一个结果:有眼界、懂原理的文案已经足够多,而基本功强的文案却太少。眼界与能力之间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就是国内大多数文案面临的残酷现实。
如何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让自己不再对着空白的文档发愁,而是从容运用已有的词汇“排兵布阵”?
这里有4个大招。
1、停止谐音和双冠,远离四字箴言
停止使用无聊的谐音和双冠吧,那是展示你文案功力最错误的方式。没有哪位女士会被今夜不让皮肤加“斑”这样的文案打动,后“惠”无期这样的文案即使删掉也无妨。
这已经不是“骈四俪六,锦心绣口”的时代了,你需要尽量减少使用那些自认为高大上实则傻乎乎的“四字箴言”,用现代人的语言习惯与消费者进行交流。
汽车文案是“四字箴言”的重灾区,诸如“随心所动,悦无止境”、“顷刻旷世”、“耀世,傲世”等文案不仅不知所云谈不上意境,并且毫无品牌辨识度。
2、用动词撑起你的文案
动词是一个句子的脊梁。准确使用动词能让文案变的生动鲜活,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观察力的强弱。
微信大号“一条”在给某款洁面仪的广告中写了这样一句标题:
“1分钟,把毛孔里的脏东西震出来。”
一个“震”字,让人仿佛听到洁面仪启动时的嗡嗡声,以及毛孔里的油脂、残妆被抖落时的残酷画面。通过一个动词描绘出产品的功能及效果,比起同类产品“智能焕肤”、“洁面小旋风”等文案,更能唤起用户想要立刻使用的冲动。
3、擅用名词做比喻
为什么女孩们记不住“兰蔻新精华肌底眼膜”、“雅诗兰黛特润修护肌透精华露”、“SK-II护肤精华露”,却能把“小黑瓶”、“小棕瓶”、“神仙水”挂在嘴边?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糖果唇、朝露妆、大地色、气垫腮红、丝绒唇膏、雾面口红这样的彩妆词汇?
稍加分析你就能明白,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使用了形象化的简短名词,这样的词汇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并流行起来。而这些名词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它们用消费者熟知的事物去比拟一种陌生或不易描绘的事物。
对文案而言,比喻的本质是降低与消费者沟通的成本,同时提升沟通的效果。一堆陌生的专业词汇或形容词的堆砌很容易让消费者一头雾水,但一个轻盈精准的比喻却能让他们恍然大悟。
4、巧用拟声词和方言
拟声词和方言的作用就像烹饪时的胡椒面,能让你的文案变得辛辣、活脱起来。
去年,日本品牌优衣库推出一则短视频,用粤语、四川话、上海话、东北话、闽南语等方言唱出一段rap,展示了不同地域的年轻人对优衣库羽绒服的赞叹,其实就是用当地青年熟悉的词汇来表达了羽绒服“轻便”、“保暖”这一特性。在互联网语境下,随着人们自嘲能力的提升,方言开始从一种带着土腥味的语言慢慢变成某种魔性又自带喜感的存在。
至于拟声词,伊利牛奶曾有一组文案主导的平面广告使用了“咕咚”、“咔嚓”、“啾啾”等拟声词,来描述喝牛奶、骨折(不喝牛奶)及牛奶的生产环境三个场景。譬如在“咔嚓咔嚓”这一组文案中,内文即是“一天一包伊利纯牛奶,你的骨骼一辈子也不会发出这种声音”。拟声词自带地气,让产品与消费者的日常更加贴近,构建起更自然的关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