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原来也爱吹吹牛,就是伪造一点别人无法查证的事实,用在熟悉的人面前。我很早就意识到说一个谎需要用很多谎去圆,所以30岁以后我选择坦诚面对自己。可能一开始还有些伪装自己的真实想法,但现在我学会如何去表达每个当下的需要,而不是去维系什么无效的颜面。
刚刚过去的周末,我听到朋友说:他最近读书会全然忘记读了多少、读了哪里,有点慌。如果他排除他全麻取锁骨钢钉的因素,我会自动化认为可能是他选书的因素。因为我看一些无法同频的书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就更进一步问他:你读的什么书?他说:资治通鉴。我瞬间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内心有几个评价:一是我都没有敢觊觎过这本书,你在读;二是一个高中没毕业混了一张技校文凭的人,能有读资治通鉴的知识储备?三是你记不住是很正常的。我尽量把自己拉回到当下,进一步问了:谁推荐你读的啊?对方说:我看到这四个字感兴趣就读了。我瞬间不想再问:你读的什么版本啊?读到哪个章节了?读了这书你有啥启发?毕竟他前面说了很多读书的困惑,我只能说才不配位,这书就是天书。
我瞬间觉察到分别心和轻蔑的情绪,这个朋友是我的前男友,我不懂他用这种方式是想获得什么关注,在我看来除了是吹牛,而且是很容易穿帮的牛,何必浪费这大好春光交流一些虚荣飘渺的谎话?!学识装的出嘛!?能力装得出嘛?!都不能自圆其说的炫耀,是蒙蔽自己还是瞒天过海?真的研究资治通鉴的人,会在现实里一事无成嘛?一个人只会把承诺放在嘴上的人,已经失去了和别人PK的现实。吹牛真的不费力,就是听的人只能客气微笑了,话题根本谈不下去。
男生和我聊过,在追求女方时会说一些大话,这个我也能理解了吧,既然大家都默许。只是,都明显穿帮了何必强演下去呢?其实我没有必要在意,可能只是一种不甘心在作祟:当初我怎么挑了这么一个人谈恋爱啊?幸好,我醒了。我的愤怒和不屑源自我的习性,这是我需要反省的。但做出决断和厘清边界也是当下我要做的,虽然说我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想法负责,但我可以离开一些消耗过多能量的情绪场景。
当天凌晨我也向他致歉了,因为我确认感觉自己的说教是对别人的侵犯。他的回答我已经不想去分辨,有些人有些事注定只是一场幻境和了缘。今天很忙,但也还是在12点前把007的作业写完,对我来说自我承诺的践行更为踏实。晚安,春雨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