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缓解时代焦虑的灵药——将生活过得举重若轻

缓解时代焦虑的灵药——将生活过得举重若轻

作者: 柠檬黄的成长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11:00 被阅读35次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

前一阵子,读了10W+热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焦虑没有?说没焦虑,那是假的,即使知情人士称,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此次美团收购中套现金额约为1亿,我们焦虑依然,因为人家落下我不止几条街。

当然焦虑的不止我们,成功的人士也照样焦虑。去年,曾经炙手可热的创业偶像茅侃侃在家烧炭自杀,年仅36岁;青年作家、导演胡波,在电影发行遇阻的情况下,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年仅28岁。不得不承认,名人也在被焦虑折磨。

现在年轻人为什么这么焦虑?原因太多,时代发展太迅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知乎上,一则提问:中国发展的有多快?一个网友的回答很准确的描绘了中国速度:发展快到上一代人的人生经验,已经对下一代人没多少指导意义了。

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可能你还没搞明白风口在哪,这档风口已经过去了。没人想被时代落下,尤其是年轻人。看着身边的同龄人一个个刷新着成功的年龄和极限,我们大多数人被时代迎面暴击,怎么可能没有焦虑感。

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1955 年财富杂志评出的 500 强,今天只剩下了三分之一了,也就是有 300 多家破产倒闭或被别的企业所兼并。

更讽刺的是,有一本书《基业长青》,里面很多拿来研究为什么能够 “基业长青” 的榜样公司,在书出版几年后,垮了,其中就包括摩托罗拉。

《财富》还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做过统计,结果如下:

全球 “500 强”——40-50 岁

跨国公司—— 11-12 岁

中国集团公司——7-8 岁

中国中小企业——3-4 岁

所以,即使是进入世界五百强公司,我们依旧焦虑,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下岗的就是自己。

中国速度造就了许多时代的弄潮儿,许多海归看国内发展迅速,也纷纷回来加入冲浪队伍,因为在海外,可能涨潮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试想,在某个稳定的发达国家,一个人20几岁进入社会先当学徒,然后应聘在某个单位某个岗位一直干到退休,一辈子精雕细琢只干一件事。可在中国,一个生于60年代的人,可能刚工作的时候是一个工种,90年代被迫下岗,又自谋出路学了另一个工种,新世纪以后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可能又不得不从事第三个工种。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很值得被赞颂,但其中为了生计的焦虑和无奈也十分明显。

另一个原因,我们大多数人的“成功”标准太单一,造就了焦虑的心态。在大部分人心里,成功=有钱=幸福。曾经有人论证过这个等式并不成立。有钱人也有有钱人的苦恼,低保户也有低保户的幸福。可许多人仍坚定的相信:坐在宝马上,就不会流泪。所以大家要拼命挤上宝马。

抖音,火山小视频,为什么那么火?太多人要搏人眼球,因为流量能带来快钱。那些网红们说点俏皮话一晚上获得的礼物,可能远比踏踏实实工作来钱快得多。所以也不管什么整容后遗症了,哪怕整丑可以带来流量,也宁愿往丑上整。

当大家争着抢着都去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形成了统一的社会风气和集体意识,会让许多不坚定的人,不明就里的人也朝“钱”看。更强化了价值标准的单一。那些不爱财的反倒被批判成另类,清高,不切实际。呜呼哀哉!

第三个社会持续焦虑的原因,就是贫富差距太大,阶级逐渐固化。不得不承认,钱是好东西。老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让黑的变成白的,死的变成活的,错的变成对的,假的变成真的,恶的变成善的。

钱基本是无所不能,当有钱人愿意每年花费20W让孩子上国际学校,说英语像说家乡话一样溜,而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家门口的普通学校就读,说着哑巴英语,心里是有多不甘?成功的渴望会有多么强烈?当我们求而不得的时候,焦虑感会深深袭来。

焦虑是压抑、愤怒、急迫、忧郁等一系列情绪的总和。更让人生气的是,当我们虽隐隐有这种情绪,但并不明显的时候,一些媒体故意制造恐慌,故意煽动焦虑的普遍性,严重性,放大了焦虑,一些原本不焦虑的人,也“被焦虑”了。

一些焦虑的年轻人开始努力探索不焦虑的办法,他们相信通过获取知识,能更快地改变现状,向成功人士更进一步,可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有多少类似于“从职场小白到年入百万”“只有一份收入来源的人没有未来”这样的课程,学过之后,才发现它们最大的亮点仅仅就是诱人标题,真正购买之后,余下的大半几乎都是“注水”。课程中兜售的所谓的新型概念,也不能为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焦虑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烈过,许多年轻人已经被折磨得不愿脚踏实地工作,只愿意赚快钱,一旦失败就丧下去,或者干脆结束生命。怎么让焦虑感远离我们,或者即使戒不掉,想个不那么强烈的办法总是有的吧?

也许我们能从历史人物中和老故事里找到答案。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那些被生活压垮的人其实是不懂得忍辱负重、举重若轻。这里的举重若轻,我更是指它的字面意思,而不是指轻而易举,精明强干。而是明明是重负,但我偏偏当它是一个甜蜜的重负。

一代烟王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判为无期徒刑,75岁,他保外就医,与妻子在哀牢山承包荒山开始种橙。几年后,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因励志属性加上品质优良广受欢迎,让“褚橙”成为名牌。美国黑人女主持奥普拉·温弗瑞出生于贫民窟,是私生女,而且经历过表兄的性侵,不得不生下孩子,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调适,才成为如今在影响巨大的女主持人。

英雄末路,到底是像项羽那样拔刀自刎?还是曹操赤壁之战后败走华容道狼狈求生?我喜欢曹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生在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大自然,春夏秋冬,真正的舒适天气并不多,即使天气再好,没有实现财务自由的我们,还不是得待在单位工作?真正能出去撒欢的并不多。烈日严寒,自然无常。人生不也是这样么,不能因为手里牌不好,就把牌一扔不玩了吧,万一咸鱼翻身了呢?何况真正把一手烂牌打好的才是高手。

焦虑,没事,笑笑自己,笑笑别人,继续前行。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你看到别人的幸福,只是他把痛苦藏起来了而已。

闭眼冥想,问问自己到底要什么?一辈子就三万天,纵使时代日新月异,但每个个体能做的事情并不多,想象临终前,一生实现了什么,才能死而瞑目。拎清了孰轻孰重,再看现在,云淡风轻,眼下就是最好的日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缓解时代焦虑的灵药——将生活过得举重若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wq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