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没到手的东西会让人留下遗憾。一些时候,到手的也会。
在 MP3 流行之前,我们用磁带听歌。磁带可以放出整张的专辑,却不能还原所有的感动。你偶然听到了某首音乐的另一个版本,觉得甚好,但相应的磁带无从寻觅。如果听国外的乐队,就更是一片迷茫。
更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由于资讯的缺乏,你可能连偶尔听到的某首中文歌都找不到。也许是在电视上,大街上,朋友的家里……总之,你就像错过了一次一见钟情,怅然若失,但心里满是爱恋的酸甜气味。
MP3 流行之后的一大段时间,由于音乐内容类网站还没跟上,海外的资源也没那么好找。我们仍然会对某场「艳遇」留下遗憾——你知道你该拥有她,却想象不到每天和她腻在一起的样子。这种距离感甚至产生了美。
时至今日,这种「美」却越来越少了。换句话说,遗憾也越来越少,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聪明、便捷的软件和网站越来越多,即便外语水平较差的朋友,也可以轻松地、甚至稀里糊涂地找到各种音乐资源,而习惯了在艰苦时代淘金的人儿更是如鱼得水。
但另一方面,过量的刺激使我们对平凡的美好麻木。随着我们审美神经的逐渐疲劳,我们审美的水平——或说「门槛」,也不可避免地升了上去。它令我们远离糟粕,却也把简单的快乐和感动从我们身边拿走。当你轻松地找到本该是一场未名艳遇的音乐,然后点出单曲循环与她在床上缠绵一百遍后,她便立马如糟糠之妻般形容枯槁、毫无魅力。
但这总归是一小部分人的矫情。更廉价的音乐让更多人听上了歌,更便捷的资讯让更多人享受到未曾有过的享受。而且,即便站在少数人的立场,他们所需要的,也无非是调整自己的心态。
人要学会过自己这关。不管是在艰难的时候,还是丰腴的时候。
二
我与王厨认识 1 年多了,早在他的咖啡馆落户创业街之前,我就参与了内部的试吃活动。在那之后,我甚至采访了他,讨论他是不是在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名有前途的科班厨师,在其验证了自己的能力之后,一生的轨迹就已确定——多少岁离开学校去积累声誉,多少岁任酒店主厨大展宏图,多少岁开办自己的餐厅,会出现的误差只有时间。在这之中所产生的任何变化,都显得「不本分」。一个简单的行业,往往意味着不为所动的贯彻,和无可奈何的坚持。
是什么让王厨放弃了坚持?
中关村可不是什么好地方。这里充斥着粗鄙的梦想,浮夸的财富与龌龊的精明。一个个紧张的脑袋在一夜之间经手几千万的生意,第二天午饭却还是要点一碗黄焖鸡。老板和程序员们从来不缺钱,却缺少时间和心情。
仿佛映照着他们,中关村的饮食环境也同样斑斓而轻浮,像个放到天上的风筝。西餐、日料、民族菜色与互联网美食林立,数十家咖啡店隔街相望,到处都有拉面和麻辣烫,第三极地下卖着 18 元的份饭。在烤串、大盘鸡和洋快餐的围剿中,饮食的精神无处遁逃,只好化作碎片,飘落在人们的心灵中。还要呼喊着:离开吧!这里只能糊口。
是的,你再不心疼钱,也无法在中关村找到口腹的宁静。工薪层啸聚在油和辣之间,CEO 带客人去了连锁的中高档餐厅,以极慢的上菜和快速的腹泻收场。左手的互联网餐饮比肩继踵,右手的互联网餐饮门可罗雀,这主要因为前者出菜太慢,而后者过于难吃。
所有的品牌都是混蛋吗?当然不。但只要扎根在中关村这个地方,似乎服务员自然而然地轻慢了轻慢,而厨师争先恐后地糊弄了糊弄。
你来这里做什么?我问道。
王厨默默地抽烟。仿佛是在告诉我:来都来了。
三
来都来了的咖啡馆,自然免不了来都来了的尴尬。
预计中的临街门面,因为原先的租客迟迟没有搬走,在大半年里只有一个「请上二楼」的招牌。咖啡馆的装修带有浓浓的美式车库风味,似乎在向相隔不足百米的车库咖啡致敬。店内桌椅板凳算不得奢华,从材料和设计中横竖看出两个字「创业」来,清爽有余,典雅不足。某位英国教授和我同来时,倒是盛赞「符合创业街的气质」——我不知道这属不属于英国人那种蔫儿坏的幽默就是了。
不过,咖啡馆的餐品,可就太不符合创业街的气质了。
或者说,虽然王厨的小店名为「极客咖啡」,倒一点儿也没给人「nerd」的感觉,反倒相当「贴近主流审美」。
创业街有星巴克与雕刻时光珠玉在先,在饮料方面,极客咖啡没太多可说的。但是菜品上就完全不同了。无论是脆皮烤五花肉、红酒煮鸡腿还是各色牛排、大虾,都透露出一种「正经西餐」的严肃感,与这繁忙、快节奏的中关村格格不入——五花肉烤出脆皮又要不腻,您怎么也得等上 20 分钟。不能进入后厨参观,我险些以为他们的五花肉脆皮是用喷枪呲出来的。
拿咖啡馆常有的意面、汉堡、三明治来说,极客咖啡的餐品价格明显贵上那么一点儿,而观感则好上不止那么一点儿。不是说雕光的意面不好,然而一眼看上去是「面+酱」的意面,和极客咖啡一眼看上去是「料+酱+面」的意面相比,差距还是蛮大的。有次,一位前辈和我在王厨这里小聚,随手点了意面和薯条,边聊边吃。那时已是晚上 8 点多,我们的心思都不在吃饭上,餐品只是话题的附庸——然而前辈还是在嚼了两口之后发问:「咦?这个厨师很有水平啊!」
厨艺和用心在文字上不易体现,食材则很容易。单从用料来看,极客咖啡与周遭西餐厅有着视觉级别的差异。脆皮烤五花肉以黄澄澄的烤苹果和青翠的芦笋作为配菜,香煎牛排条有荷兰豆、芦笋、西兰花的三重清爽以及洋葱、土豆、蘑菇的三重浓厚,红酒煮鸡腿搭配的藏红花米饭令人一瞬间来到异乡,茄汁海鲜意面的虾仁、墨鱼、大蒜和蛏子绝对能让你在劲道的面条之外找到另一种存在感。
其实这些都不是极客咖啡最受欢迎的菜品。鲜虾牛油果沙拉,豪迈切开的大片牛油果,与剥得干净并轻微烤制的大块头虾仁,配合多种沙拉杂菜,形成了无论减肥还是饕餮都令人颇感丰厚的「吃草体验」。中关村的虾仁往往给人又少又小又老之感,在这个枯干的地方,最肥润的大虾居然在一碗健康沙拉里出现,现实总是这么魔幻。
不过,即便拥有中关村最高质量的西餐,受制于其聊胜于无的营销、粗糙的环境以及隐蔽过深的入口,极客咖啡的客流量并不大。
上段的分析是错的。
混迹中关村的人儿才没那么傻呢,如果有一家成都盖饭便宜又足量,即便开在地下室里也会被创业民工们挖出来——现实中就有这么一家。
真正导致极客咖啡乏人问津的,是价格。即便以水平来看已是物超所值,价格仍然是这个浮躁地区的致命伤。比如您看,常常以团购价出售的鲜虾牛油果沙拉,卖得就出奇地好。
四
无论牛排、意面的正餐,汉堡、沙拉的充饥,薯条、鸡翅的小食,抑或无数次闲聊中的无数杯咖啡与茶,极客咖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家质量上佳的小餐馆,在人来人往的创业街,成为了小众而又美好的一角。闲人不发现它也没什么,君不见大众点评上就有一条好评是「不用排队」,实是令人心情复杂。
在咖啡馆消遣了那么多次午餐、晚餐,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将极客咖啡从「门庭冷落鞍马稀」中拯救出来的,竟是其最近推出的早餐。
第一次看到极客咖啡的早餐通告,我惊得下巴掉下来:12 元的传统热狗,12 元的陌陌鸡肉芝士,12 元的华夫饼搭培根——这仨干粮还都附赠溏心蛋及蔬菜沙拉。12 元?12 元?王厨拿手的牛肉汉堡可是 50 多块钱一个的,这 12 元的菜色降了多少档下来?
除了三款干粮,还有两款稀饭:蓝莓燕麦粥和芒果西米露,都是 6 元。我本能地认为,以极客咖啡一贯的档次,12 元的早餐若不牺牲水平,那只能牺牲净重。而且,由于有燕麦粥,我怀疑设计的本意是「一份干粮」+「一份稀饭」才能吃饱,由此看来,18 元的早餐,其实也算不得便宜。
然而我错了。
我第一次碰极客咖啡的早餐,却是在一个中午。那天我不是很饿,本着试一下的心态,点了一份心目中的「早餐分量」:传统热狗+蓝莓燕麦粥,一共 18 元。结果却令我大吃一惊:热狗完全不似 DQ 之流的「极简」,反而个头饱满、色泽鲜亮,菜、肉、酱俱全。蔬菜沙拉是像模像样的一大把。溏心蛋则是洒了芝麻的完整鸡蛋,两口吃下令人愉悦得紧。
最关键的是,整体调味非常和谐!就像咖啡馆的「正经西餐」一样,简单,却不糊弄。面包整体给人「酥」的口感,香肠弹性十足、鲜嫩多汁,黄芥末酱良好地中和了蔬菜的清爽与热狗的香浓。呃,忘了提蓝莓燕麦粥——这根本不是稀饭,料太多了!以我的早餐分量,要这一碗粥就足够了。
结果,在中午把这顿「早餐」吃完后,我竟然感受到了午餐般的饱足。如此想来,18 元绝对超过了常规早餐。考虑到第三极的盘儿饭也要 18 元,顿时觉得咖啡馆早餐是如此卫生而讲究。
我叫来几个朋友体验。华夫饼烘烤得到位,糖浆也调得正好,可以说「比培根更诱人」。芒果西米露没有蓝莓燕麦粥的厚重感,相同点是料十分足够。一米八几的老张要了两份主食,也心满意足了——这不过才 24 元。
再去查问其他人的反应,常不常来极客咖啡的人,反馈核心都是「干净又好吃,超值」。要说意见也不是没有:早餐不能享受像其他餐品一样的折扣——您也太贪心,这价格已经很亲民了。在中关村这地界,掏出 19 块钱来,也就是一碗黄焖鸡米饭的水平。
极客咖啡现在有了一层。常有人来坐着,打开笔记本,一敲一整天。他们在下午喝咖啡或茶,而在午餐或晚餐,则常常点「12 元的干粮」和「6 元的稀饭」。
这咖啡馆不再属于小众的享受了,王厨的厨艺和用心,怕是也很难在早餐上体现。就算与人说「你知道么?这热狗的主厨,烧得一手好牛排」,恐怕大多人也只是听个乐吧。毕竟,在咖啡馆里点牛排,在忙碌的中关村静下心来吃两道西餐主菜,绝非多数人的选择。
我的遗憾,可能也就到此种程度。我不知道王厨的心情会不会更复杂,也不知他会不会后悔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从早餐低价高质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改变作为厨师的本心。
我想,这就够了。世事不能尽如人意,距离与小众只能产生太过善变的美。能让更多人享受到更好的东西,这个世界总归越来越美好——哪怕这美好的格调,降了那么一点。
传统热狗+溏心蛋+蔬菜沙拉,12 元
芒果西米露,6 元
陌陌鸡肉芝士+溏心蛋+蔬菜沙拉,12 元
蓝莓燕麦粥,6 元
华夫饼+培根+溏心蛋+蔬菜沙拉,12 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