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看到古典老师写的这篇文章,在我近日的苦苦思索,不断权衡取舍中,忽然看到它,简直就像茫茫大海里的灯塔一样的存在。
图片来自百度以下文章来自《超级个体》古典老师:
“今天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为187, 属于不健康,请减少户外活动,关闭门窗。”我把提示按掉,下意识深吸一口气,又马上呼出来。然后你打开门,做出个跳崖前坚毅表情,一头扎入雾霾的北京。哦北京!北京!
“逃离北上广”已成为流行词多年——有那么几年,人们先是嚷着要离开;然后越来越多人在郊区买房,接着是先驱们开始晒自己在丽江、大理、威海的定居照片;这段时间,又有先烈们受不了小城市的平淡,默默地回来。美国用了40年时间走完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我们用10年就走了一圈——但我们到底该逃离何处?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别去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参与者被要求不要去想象房间里面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但是没有人成功过——你脑袋里会无可抑止的出现粉红色奇怪的大象。
这个实验讲的是:你永远无法“不要想起”些什么。同样,你永远无法“逃离”些什么,直到你开始追寻些什么。只有某一天你突然把谁想起来,你才知道你已经把他忘记。
所以,你无法逃离北上广,也无法逃离小县城。除非有一天,你主动愿意走出去或走回来。
我们有很多去处去逃离,比如:二线城市、老家、国外……但如果你不知道你在寻找什么,世界之大,你都只不过在流浪。
所以,你最需要知道的是大小城市,各自有什么好处。
第一,职业与生活的多元性不同
有人采访BEATLES的主唱列侬:你们是一个英国乐队,为什么要来美国发展?列侬说,“在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哲学家和诗人都要去罗马,因为那里是世界的中心,我们今天要来纽约,因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
大城市最大的好处,在于作为世界的中心,有无限可能。越大的城市,有着越多的职业和文化的可能,亚文化、小圈子也越多。大城市有各种有趣的职业任务、项目、职位、公司和企业的形式。芳香治疗师、游戏设计、几个亿的项目、在网上可以订的烧饼、专门给人买衣服的买手。城市有歌剧、音乐、极客、电影,有专门为了讨论有没有外星人而存在的咖啡厅……城市的最大魅力就是林子大了,你能见到各种鸟。
小城市的可能性锐减,职业种类和文化都单一,但是其纯度却大大提高。小城市自有小城的风范——所以在你选择一个小城之前,一定要找到小城市的文化核心所在,并确认你真的喜欢它。
青岛、珠海的海滨和宁静,长沙、武汉的生活气氛,成都的安逸、西安的厚重、昆明的宜人。正如逛商店,一开始你喜欢到处看看,寻找可能性。几年下来,你会知道自己的风格,直接走入某个品牌店,那里有最多属于你的东西。
虽然网络已经显著拉近两者的距离,但是你知道——真正的知识源头,都来不及上网。
所以如果你看重人生可能性,大城市对于你的魅力是致命的。如果你已经找到自己内心所需,径直走向一个你喜欢的城市,则是最好。
第二,生活的压力不同
一线城市的房价贵,消费高,是不争的事实。但当你看到房价高得让人绝望却还在涨,35元只有一个鸡腿的盒饭却还是卖到排队时,你就该明白,大城市也为相当一部分人提供了与之相匹配的高收入,或者至少是高收入可能性。
这话有点残酷——你觉得不高,只是因为你不是获利者。大城市是个大的PK赛场,赛场附近堵车、人挤、高压力又乌烟瘴气——却也有巨额赏金——你是决定再试一把,还是换个游戏玩?这个纯粹是你的个人心气儿问题。
同样的道理,小城市没有高压力的淘金游戏,有合理的物价,相对低的房价和相对稳定、平静的工作。小城市面临的不是消费压力,而是收入的压力。你拿着只有以前一半的工资,以一半的效率工作着。虽然够用,总觉得亏。这样的低节奏也带来了高速运转的大城市人的恐慌,这样再过几年,你也许永远回不去了。
大城市更类似一个大型网络联机游戏,彼此都不熟,公平竞争,能力挂帅最好。小城市则类似一桌熟人的麻将局——互相赚点钱,也要乐呵乐呵的。
第三,资源不同
最后是特殊资源——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资源。大城市几乎集中了中国最好的教育、艺术、医疗、金融资源; 还有政治资源(如果你玩这个的话)。而小城市也有特殊的资源: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在家乡生活的归属感,以及来自家庭的各种人脉关系。
只有你明白了各自的好处,才能在不同地方真正过得好,在我看来,活得最坎坷的是——那些坐着拥挤的地铁在雾霾中穿行,然后进入一个不喜欢,也无可能性的工作,晚上再坐2小时车才能回家的人,却从来不参与任何一个冒险、聚会、沙龙、展览的人。
他们沉默地承受了城市最操蛋的一面,却完全享受不到城市的美好——机会、可能、新鲜、多元。
你永远无法停止逃离,除非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要想清楚这个选择,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你这个阶段到底想要些什么?职业、自我、家庭,你的重心在何处?精彩、多元、归属、从容、可能、宜居……哪些是你不可或缺的生命资源?
从生涯来看,人生是一个打开再合拢的过程——你需要在年轻的时候看到足够多的可能,才有可能在而立之年从容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好的生涯轨迹一般是20-35岁前以职业发展为核心,在大城市尝试各种可能,有机会就再往上。到了35岁前后,形成稳定的对生活的定见,然后做职业-家庭-自我的平衡选择。你只有一日看尽长安花,才敢在某一天平平淡淡才是真。
对于自己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逃离;而对于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向哪里都是追寻。所以苏轼被发配到当时的四线城市惠州,才会写下“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