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果寺则金法师
二〇一九年七月五日于妙果寺宿觉讲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各位同修晚上好,阿弥陀佛!
上讲回顾——五遍行心所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大乘百法明门论》。上一堂课主要把五遍行心所介绍了一下。五遍行心所就是作意、触、受、想、思,这个五遍行通常讲的是指我们第六意识的五遍行。因为五遍行在八个心识里面都有活动,但是八识跟七识我们是没办法感知到的,所以稍微知道就好了。前五识的五遍行其实是根据第六意识的五遍行安立的,因为前五识本身就是根据第六意识安立的,所以我们了解了第六意识的五遍行基本上就可以了。
第六意识的五遍行中前面的四者——作意、触、受、想,我们凡夫还是感知不到。作意和触是在种子状态运行的,到了受、想才是现行状态,想,即取到现行的相并得出概念后才到了思心所,所以我们能感知到的就是思心所。我们想问题都是用取到的相和概念在那里运作,所以我们是接触不到现行的。我们能用的只有思心所,即通常讲的第六意识认识、分析判断、下决定的这种能力和作用。
所以对于修行人来说,最有意义的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思心所。熏习正法就累积清净的觉悟的种子;熏习无明,就继续六道轮回,就是这么一个原理。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些规律以后,就会认识到熏习正法的重要性。这样,命运完全是不一样的。熏习正法跟熏习世间法,导致生命的运作方向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是两个方向。熏习正法是走向觉悟,见真相;熏习世间无明,就继续六道轮回受苦。所以听懂了这个道理,何去何从,自己会做一个决定的。这样子的话就不需要人家老是好像求着你去修行一样的,对吧?修行就变成了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这样子效果才好。
新课学习——别境心所
【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么地,五、慧。】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的别境心所,别境心所也有五个,就是欲、胜解、念、定、慧,定也叫三摩地。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别境心所”,大乘基法师告诉我们说:
【言别境者,别别缘境而得生故。所缘之境则有四,乃所乐之境、决定境、曾习境、所观境。各缘不同,故云别境。】
就是说五个别境心所——欲、胜解、念、定、慧,各自都有属于自己所攀缘的对境。
第一、所乐境,叫“欲”,欲心所,它所攀缘的是它喜欢的、好乐的那种对境。
第二、“胜解”,它所攀缘的境界就是一个决定的认知,决定的见解。
]第三、“念”心所所对的境就是曾经经历过的、学习过的,这是念心所所对的。
第四、“定”心所所对的就是所观的境。比如说我们修打坐的时候叫大家观呼吸或念佛号,那么这对境就是定心所它所观的境。
第五、“慧”心所就是对于前面的这种四种对境的情况做一个抉择,做一个判断。
我们看一下于凌波居士的一个白话解,他说:
【别境心所:五位百法中,六位心所的第二位,是“遍行心所”的对称。】
他是把别境心所和遍行心所相对起来理解,对称对应的关系,他是这样想。
【有五种,谓欲、胜解、念、定、慧。名别境者,以此五心所所缘之境,各别不同,非如遍行之同缘一境。】
他就说别境心所跟前面的五遍行不一样,五别境心所,每个心所都有它所缘的对境,而且都不一样。那么前面的五遍行,他说是同缘一境。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因为前面的五遍行是我们每一个心念起来要经历的五个程序,其实不是说五遍行都要缘一个对境,它只是把心发动起来以后产生作用。比如说我们产生每一个念头起来,都要经历五遍行的。所以看我们的念头刹那刹那在生灭,背后的五遍行在刹那刹那运作。所以这个情况非常微细,只有大乘初地以上的圣者才看得清楚五遍行前面的四个,即作意、触、受、想,凡夫、阿罗汉都看不到的,我们凡夫、阿罗汉和外道只能感知到思心所的内容,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想法、念头、感受到的苦乐,对外面色身香味触的认识。所以五遍行不是同缘一境,不是那么简单的。
【欲所缘者为所乐境,胜解所缘者为决定境,念所缘者为曾所习境,定所缘者为所观境,慧则于四境拣择为性。】
“欲所缘者为所乐境”,那么别境心所里面第一个欲心所所攀缘的对境,就是他所好乐的、喜欢的对境。胜解所缘的对境为决定境——就是决定的认知,这就是胜解心所所对的一个境界。那么念心所所缘的就是曾所习境——曾经学习过的对境。“定所缘者为所观境”,就是你修定的时候,你要观一个对境。“慧则于四境拣择为性”,慧心所就是于前面的四境在那里分析、挑选、选择这样的一个作用叫慧心所。
【此五种心所,乃必作之心,善恶皆然。此五心所,具一切性——善恶无记;一切地——三界九地,而不缘一切境,亦非相续。非心有即有,故无一切时;非与一切心相应,故无一切俱。】
“此五种心所,乃必作之心,善恶皆然。”,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五别境心所是成就一件重大事情必须要经历的五个阶段。通常讲就是说你要成就一件比较大的事情,离不开这五个心所,少了一个你都完成不了,不管你是做恶也好,行善也好,都要经过这五个心所。
“此五心所,具一切性”,善恶无记都有;“一切地”,三界九地都可以有,“而不缘一切境,亦非相续”,为什么不缘一切境?因为有一些小事情,没有说一定要完成的,它就不需要经过五个心所起作用了。比如说我打坐,我也不想得定,坐一会就不坐了,他就可以不经历这些相应的心所起作用。“亦非相续”,它也不是一定要有相续的,它可以是中断的。五别境心所是可以各别起来的,也可以中断。
“非心有即有”,不是说起个心念就一定有五别境,不是的。“故无一切时”,所以它不通一切时。“非与一切心相应,故无一切俱”,它也不是与八识心都相应的,其实主要是与第六识相应,第六识才有五别境的。所以看它与八识七识都不相应,对吧?那么前五识看情况,有时候相应有时候不相应,所以它不是俱八识的,这就是别境心所一个大概的情况。
我们稍微通俗讲一下,五别境通俗的意思就是说这五个心所可以各别起来,也不一定相续的,不一定都具备。它也不是说跟八识都完全相应,不是的,它只跟前六识相应。还有一个就是它不是任何时候都有作用,它有时候起作用有时候不起作用。所以它就跟前面的五遍行就不一样了,五遍行是与整个八识都相应,对吧?然后三界九地都有,然后一切时都有它起作用,而且一直相续,相续不断。从这里就看出五别境和五遍行就不一样。
还记得心所是什么意思吗?通俗讲就是心起的作用功能。
一、欲
好,我们第一个来看“欲”,什么是欲?《瑜伽师地论》里面说:
【欲云何?谓于可乐事,随彼彼行,欲有所作性。又云:欲作何业?谓发勤为业。欲者:谓于未得已得,希求获得、及受用故。】
这个意思就是说什么叫欲呢?就是随着那些可爱乐的事情、境界,心就在运作。“欲有所作性”,就是希望有所造作,对着所爱乐的境界去攀缘、去有所造作,无非就是想得到它,对不对?想攀缘上去。
那么它有什么作用?“欲作何业?”就是欲心所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发勤为业”,就是具有可以发动我们勤奋努力的作用。比如说你对一个很喜欢的对境,一旦你这个欲的心发起来了以后,你会围绕对境就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到,就勤奋、努力了,就有这个作用发起来。
“欲者:谓于未得已得,希求获得”,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已经得到的就想去受用它。比如说赚钱,开始没钱,要想拼命去挣钱,挣到了钱以后是不是拿钱去享受?这个都叫欲。
后面《显扬圣教论》这样说:
【欲者,谓于所乐境,希望为体,勤依为业。如经说:欲为一切诸法根本。】
其实意思都差不多的,有些是从其它一些不同的角度给我们介绍,所以我们多看几个有助于我们理解。他说“欲者”,即欲心所,“谓于所乐境”,就是于所爱乐的、想得到的境界,“希望为体”,就是希求盼望得到,这就是欲的定义。“勤依为业”,就是有发起勤奋努力的作用。“如经说:欲为一切诸法根本”,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凡夫一切境界背后的一个原动力就是什么?欲,就是欲在做动力,所以有欲就是凡夫,菩萨是什么做动力?愿!
我们看安慧菩萨怎么定义,《大乘广五蕴论》说:
【云何欲?谓于可爱乐事,希望为性。爱乐事者,所谓可爱见闻等事,是愿乐希求之义,能与精进所依为业。】
大意都差不多,简单讲一下就可以了,什么是欲?就是对于那些可爱乐的事情,希望得到为性。爱乐事是什么呢?“谓可爱见闻等事”,比如说好看的、好听的,抓在手上很舒服的,无非就是我们讲的五欲,就是眼耳鼻舌身能取的可爱乐的感觉、快乐的对境。然后这样子“愿乐希求”,就是欲希望得到这样一个含义。“能与精进所依为业”,这里讲的是精进,是前面讲的勤。精进跟勤还有一点差别,但是也可以通用。“能与精进所依为业”,就是有能够引发精进的作用。如果是求善的,比如说求佛法求解脱求觉悟,这就叫正精进。如果是求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或者恶的东西,那个也叫精进,但是不能叫正精进。那个也可以叫勤,那个叫勤就比较恰当了,勤比较中性,没有分善恶的。那么精进一般佛法里面讲的都是指正面的。
大乘基法师这样讲:
【言欲者,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跟前面的差不多一样的,就不多讲了。
这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欲和欲心所,你看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自己有欲心所,对吧?这个其实不抽象的,我们结合自己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
二、胜解
第二个“胜解”,《瑜伽师地论》这样说:
【胜解云何?谓于决定事,随彼彼行,印可随顺性。又云:胜解作何业?谓于所缘,任持功德过失为业。】
大意就是说什么是胜解?他就解释说“于决定事,随彼彼行,印可随顺性”,就是于一种确切无疑的这样一个对境,这个对境包括了我们能感知到的事相,乃至于头脑里面想的道理,都确定无疑地。随着这样一个确切的对境或事情,去印可它,就是随着那个事情去认可它。
“又云:胜解作何业?”,胜解有什么作用?“谓于所缘,任持功德过失为业。”,就是对于产生胜解的对境对象,会相应地导致出来一个功德或者过失,如果是对这个决定的境界不是正确的胜解,是产生了错误的一种坚定的理解、认可的话,那么就会产生过失;如果是随顺真相的没有颠倒的这样一种决定的认识知见,那就会产生相应的功德,是这样的。
后面无著菩萨讲,《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胜解者,于决定事,随所决定印持为体;不可引转为业。随所决定印持者,谓是事必尔,非余,决了胜解。由胜解故,所有胜缘,不能引转。】
这个稍微详细一点,他这样讲,胜解就是于决定的事,这个事可以做对境讲,包括了事相和道理。“随所决定印持为体”,随着对那种境界产生了一种坚定的看法,“印持为体”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就是这样子了,我看到的就是这回事,铁板定钉。我们通俗讲就是确切无疑、铁板定钉的这样的一种看法,这个是它的特点,是它的含义。
“不可引转为业”,就是没有办法让你改变看法的,有这个作用。我们讲九头牛都拉不回头的那种知见,达到这个程度了才算有定解。先不管认识对或错,只是说从认知的坚定程度来讲的。
“随所决定印持者,谓是事必尔”,就是说我认定的,决定就是这回事了,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了。“决了胜解”就是坚决的达到一个胜解,但这个胜解不是说殊胜的理解,这个有点不一样,我等一下再解释。这里的胜解是超胜的意思,不是殊胜的意思。是说它这个力量是非常高超,超过了其他的,但是不是我们通常讲的对佛法的理解达到了胜解,如胜解行地,不是这个意思,有区别,但是也有关系。这里偏向于说这种认知、这种理解没有其它的能超过了。所以说“由胜解故,所有胜缘,不能引转。”,什么意思?由于已经达到了这种认知、理解坚定不移的程度以后,其它所有的种种的外缘,哪怕外缘的力量很大,都不能引转他的理解,都不能转移他的见解,要达到这个程度才叫胜解。好,我们看安慧菩萨的《大乘广五蕴论》说:
【云何胜解?谓于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决定境者,谓于五蕴等,如日亲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炎,行如芭蕉,识如幻境,如是决定。或如诸法所住自相,谓即如是而生决定。言决定者即印持义,余无引转为业。此增胜故,余所不能引。】
大意其实也差不多,但是说得详细了一点。他说什么叫“胜解”呢?“于决定境”就是一个确定的境界、对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就是如他所认知的那样他印可,这为胜解的含义。“决定境”是什么呢?他这里就举例子说:“谓于五蕴等”,就是五蕴十八界十二处这些法。“如日亲说”这个“日”应该是错的,应该是如来亲说的,经典里面如来都这样讲的,后面的内容都是佛亲讲的。
他说“色如聚沫”,我们看到的色法,就像泡沫聚在一起。“受如水泡”,出来了又没了,出来了又没了,我们的感受是不是这样?“想如阳焰”,想的东西就像马路上的太阳反射出的阳炎水一样的,看上去有实际上没有,也是刹那在变化的。“行如芭蕉”,心理活动就像芭蕉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剥到最后,里面是不是什么都没有?芭蕉的树干最后什么都没有了。“识如幻境”,就是你的认识、你的分别,就像虚幻的幻境,幻化师幻化出来的境界,看上去有,实际上还是没有。
“如是决定”,对于前面讲的这些道理能够确切无疑地达到定解。安慧菩萨偏重于从修行的角度来讲胜解的,偏重于让你去观照身心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或如诸法所住自相”,他这里就是总说了。就是说你看到的、观察到的一切法,就像法本身的样子一样,然后你得到这样一个认识、一个理解,产生了坚定的理解,这个也叫胜解。还有一种意思就是“言决定者即印持义”,“印”就是印可,“持”就是抓住不放。就是说我们执持一种观点,我们守住一个观点,是这个意思。那么“印持”了这样的见解以后,其他的都没有办法把它“引转”。“引转”的意思就是引开、转化,就是把他的观念转变掉了,没办法引转,有这样的一个作用,所以说胜解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在里面。
“此增胜故,余所不能引”,就是说这些情况,认知的这个力量、心力都很超胜,是其他的情况都不能够改变的一个状态了。
大乘基法师这样说:
【胜解者,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若犹豫境,胜解全无,胜即是解”】
他的角度有点不同,我们理解一下。他说“胜解者”就是于他所对的决定的境界“印持为性”。这个都没有区别,基本上大家都一样的。就是说对认知的对象、对境,内心是认可的,而且是执持不放的,抓着一个观点是不放的,“不可引转”为它的一个作用。
“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什么意思呢?“邪”就是胡说八道的,“正”就是有道理的。那么这个胡说八道的或者说有道理的,都有一套教法、教理教义,都有一套理论,都有可以去证实的一些方法途径,都有它的一些力用、作用显现出来。所以于这样的一种前面讲的“谓邪正等教理证力”的境界,取一种,取到一种以后就产生了一种“审决印持”,也就是说抓住、执持不放了。由于这样的一种缘故,其他的所有因缘都没有办法把它给转化掉了。如果有犹豫的情况出现,“胜解全无”。只要还有犹豫,就没有达到“胜解”,就不算“胜解”,就是这个意思。“胜即是解”,他这里讲得更直接一点。对事情、对境的认识,已经是没有其他的观念可以取代了,这个时候就是解,就是胜解,先不说对或错。
我们看于凌波居士的《白话解》:
【胜者殊胜,解者见解,即是殊胜的见解。《成唯识论》曰:“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所谓决定境,即于所缘实境、或义理境,无所犹豫。如缘青色,计此为青,不疑为红为蓝;如受某种学说影响,对其义理承受无疑,均名决定境。心识于缘虑决定境时,有审决印持的作用,此即胜解的自性。既经审决印可,即不可引转,即其业用。于犹豫境,则不起胜解。】
意思和前面大乘基法师的介绍的差不多。他这里“胜者殊胜,解者见解,即是殊胜的见解。”,这个是理解上有点狭义化了,不一定殊胜,是超胜。
那么其他我们看一下不同的,他这里详细一点就是说,这个“决定境”,可以是实际所缘的对境,就是大家感觉得到的境界,比如说外境,比如说色、身、香、味、触这种对境。“或义理境”,“义理境”就是道理,我们讲一种学说,佛法的道理,都算。于这些对境“无所犹豫”,没有犹豫不决的,有确定的认知。他这里举个例子说,比如“缘青色”,缘到外面的颜色,缘到青的就认为是青的,他就不会怀疑是不是红的或者是蓝的。这个就是青的,没有什么好讨论的,确切无疑,这个就是对青色的一种胜解。所以从这个角度,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得出来,他没有什么殊胜不殊胜的,只是说这个观念最确切。
“如受某种学说影响,对其义理承受无疑,均名决定境。”对于有一些学问、一些观念、理论,他也有确切无疑的认知、接受,这个时候也可以叫决定境。也没有说哪个对哪个错,哪个殊胜哪个下劣。比如说有些教派,在我们正常人看来都是不可理喻的,而他认为是真理的,他是坚信不疑的,如有些邪 教说杀了多少人就可以上天堂的,他坚信不疑,所以他甚至去搞自 杀 性 爆 炸。如果没有达到这种胜解,他会去搞自 杀 爆 炸 吗?肯定不会,只要有一丝的犹豫,自 杀 爆 炸 都搞不出来的。
其他的差不多。最后一句就是“于犹豫境,则不起胜解”就是说你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不决都不算胜解。
三、念
好,我们看后面的“念”。
【《瑜伽师地论》:“念云何?谓于串习事,随彼彼行,明了记忆性。又云:念作何业?谓于久远所思所作所说,忆念为业。”】
什么是念呢?他就告诉我们说“谓于串习事”,就是以前熏习过的、经历过的那些身口意造做过的事情。随着那些事情,心在运作,有什么作用呢?有什么功能呢?可以清晰明了地记忆出来,不忘、能记得很清楚,就是说可以把记忆重现。
“念”有什么作用呢?“谓于久远所思所作所说,忆念为业。”其实这个“业”跟前面的“性”有时候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一个是主要作用,一个是次要作用。就是说于以前发生过的、久远前发生过的、你思想过的、你所造做过的、你所说的,就是身口意三业,你都能够“忆念”起来,有这个作用,“念”的功能作用是这样子的。佛法里面讲一个词语叫“失念”,失去的失,“失念”就是你记不起来了。世间人讲失忆,失忆跟这个还不一样。这个念的要求其实很高的,就是于曾经发生过的,你都还能清晰明了地给想起来。只要需要就想得起来,不会在那里再东想西想,想了半天还想不出来,那个不算“念”,要非常随意、很自在地就想起来,这个才叫“念”!
安慧菩萨是这样定义的:
【云何念?谓于惯习事,心不忘失,明记为性。惯习事者,谓曾所习行。与不散乱所依为业。】
他这里告诉我们说,什么是“念”?就是“于惯习事”,惯就是数数熏习过的,不是只熏习过一次的。就是多次熏习的事情,心不会忘记它,很明了的能够记得住,这个是“念”的含义。“惯习事”是什么?“谓曾所习行”,就是你以前身口意造做过的。“与不散乱所依为业”,这个“不散乱”其实与后面的定是一个意思,它能够引发定的产生,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比如说我们静坐的时候数息,你把呼吸都忘了,你还能通过数息定得下来吗?就定不下来,你心就散乱了,就打妄想去了。所以你念念不忘呼吸,念念都安住在呼吸上,它慢慢地就让你能够不散乱,就能进入到定的状态,所以念有得不散乱的作用。
大乘基法师这样说的:
【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境而不忘失,能引定故。】
他这里说的比较直接一点,什么是“念”?就是于那些曾经熏习过的这种情况,能够“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可以引发定为它的作用。“谓数忆持曾所受境而不忘失,能引定故”。“数忆持曾所受境而不忘失”,“数”就是数次、多次都不会忘,这样子才可以引发定。一下忘了,一下又记得,一下又忘了,这样就不行,数数地都不忘。
四、三摩地
后面就是第四个“三摩地”, “三摩地”是音译,意译为定。
《瑜伽师地论》这样定义的:三摩地是什么?
【谓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审虑所依心一境性。又云:三摩地作何业?谓智所依为业。】
这里就介绍什么是三摩地?就是“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审虑所依心一境性。”,我们会观察一个对境的时候,随着对境,心一直在观察。“审虑所依”,“审”就像一盏灯一样地一直照着,不放松它,一直盯着。“虑”就是我们讲的要去观察。“所依心一境性”,观到什么程度呢?观到心不散、不分心,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散乱就打妄想了,跑了,注意力分散了。昏沉就是打瞌睡了,觉知不清晰了。既不昏沉又不散乱,保持心一直在这状态当中,一直在所观境上。就像我们打坐的时候观呼吸,你的心始终是在呼吸上,这就叫心一境性。真正的心一境性是入到初禅才算的。所以真正的定从初禅才开始算,初禅之前的都不叫真正的定,都不叫入定,不叫得定。
“又云:三摩地作何业?”“三摩地”,这个定有什么作用?“谓智所依为业”,可以给智慧提供它的依止,就是能引发智。智后面再介绍。
好,后面,安慧菩萨《大乘广五蕴论》这样定义三摩地的:
【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心一境者,是专注义;与智所依为业:由心定故,如实了知。】
什么叫三摩地呢?就是于所观的对境,保持心一境性,不散乱、不昏沉。“所观事”观哪些事呢?五蕴:色、受、想、行、识,可以观凡夫的整个身心。比如说小乘佛法里面的观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了四念处以后,还可以观一些什么道理呢?可以观诸行无常,有受皆苦。苦就空,就没有主宰性,就无我,都可以观四圣谛的道理。观的时候心一直保持一个对境,不分心不散乱。所以说“心一境者,是专注义”,专注在一个对境上。
“与智所依为业”,跟前面一样的,就是智慧能够依据它而起来,有这个作用。什么叫“智”呢?“由心定故,如实了知。”就是一件事情、一个事物、一个道理,因为你修三摩地,心一境性,不分心不散乱,那么这个时候就能如实了知那个情况,就于所观的对象,能够如实地了知它的实际情况。这个时候就可以叫“智”,是有智慧的,通常我们是没智的。
我们看大乘基法师怎么介绍“三摩地”的。他说:
【三摩地者,此云等持,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谓得、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定智生,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不尔,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也。】
这里面讲的道理稍微深一点,稍微详细一点。他是这样讲的,什么是三摩地呢?“此云等持。”,“等持”就是平等地保持。比如我们的心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是不是好像平等地保持这样一个状态?这就是等持,就是定,就是你的心达到一个定的状态。你如果不等持了,一下散乱一下昏沉,那就是不定的状态。“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不散——注意力不分散,这样为“三摩地”的含义。“智依为业”,能够开发智慧。
“谓得、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就是于那些有得的有失的,或者说既没有得也没有失的,这样一种对境,心由于定的缘故,可以专注不散乱。只要不散乱,你就能够认识到你所观的境,到底是有功德的还是有过失的,还是说既没有功德也没有过失。就是能够有决定的认知,能够如实地了知它的情况,这个就是智慧。
“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便能住。”这个意思深了一点,他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人修行能够达到三摩地,达到定的时候,他就能够时刻让自己的心保持一个专注,想把心住下来就可以安住下来,不是说一定要安住在一个境上。比如说观察呼吸,观察呼吸得到定了以后,并不是说你不观呼吸心就不定了,你不观呼吸的时候,你观其他的时候心也能定。这个时候就是说不是只局限在一个对境上,所以这个是真正得定的一个标准,随时都可以让自己定下来。如果三摩地这个定不是这样子的话,那么那些小乘圣人“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也。”,什么意思?就是说小乘人修行要观察苦集灭道四圣谛的道理,包括大乘人也要观他的所缘境,如果是说心只能够在一个境上才算定,那么观察诸四圣谛的道理,乃至于种种的三十七道品的道理,前后观察的对境不一样了,不一样了那这个时候岂不是没有定了?事实上不是的,他们可以有定,可以一直保持在定中观察种种不同的对象。哪怕他所观的对象都变了,没关系,他的心一直还是等持的、还是定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里的含义稍微更深一点,更广一点。
五、慧
我们看后面的慧。
【《瑜伽师地论》:慧云何?谓即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简择诸法性。或由如理所引,或由不如理所引,或由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又云:慧作何业?谓于戏论所行染污清净,随顺推求为业。】什么是慧心所呢?就是于所观察的对境,随着那些观察的事情,心在运作。这个“行”就是指心行,就是心运作。运作以后得到什么功能?就是“简择诸法性”,简就是拣别、分别,择就是选择,就是指不要什么,选择什么。就是对于所观察的对境,根据那个情况选择诸法的自性,就是选择什么该保留,什么该去掉……做这样的一个选择。
那么有几种情况?“或由如理所引”,比如选择的时候是随顺于真理的,是如理地去选择的。“或由不如理所引”,选择是依不如理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或由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或者说没有这种两边的情况,是比较中性的状态,这样子去选择。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说慧不是智慧嘛?不一定,慧有邪慧。他这里讲的只是心所的功能,没有给它定善恶的,它可以是善可以是恶可以是无记的,只是说从心能抉择的功能角度来介绍慧心所。
好,后面讲“慧作何业?谓于戏论所行染污清净,随顺推求为业。”就是慧心所与那些世间的种种戏论言谈,有染污的恶法或清净的善法,对吧?世间法不就这么回事,就是这些情况。可以根据这些情况来推求,推理、分析、判断,慧心所有这个作用。至于分析推理判断的准不准确,先不讲,只要在分析判断推理,就说明有慧心所在起作用了。
我们看一下《大乘广五蕴论》:
【云何慧?谓即于彼择法为性;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俱非所引。即于彼者:谓能观事。择法者:谓于诸法自相共相,由慧简择,得决定故。如理所引者:谓佛弟子。不如理所引者:谓诸外道。俱非所引者:谓余众生。断疑为业。慧能简择,于诸法中,得决定故。】
这个详细一点,他是这样讲的:慧心所就是于那些所选择的法,“于彼择法为性”,就是可以选择法,对于那些种种的事物可以作出选择。选择的时候可以“如理所引”,就是可以如理地去选,也可以不如理地去选,或者说谈不上如理不如理,我们讲的性质不明显的。
“即于彼者:谓能观事。”什么是于彼者?就是你观察的那些对象。“择法”是什么意思?就是于那些你所观察的种种对象,那个法有自相和共相。自相就是那些法本身,共相就是指同一类的法。比如说我们说这个是什么?杯子,就是这个杯子的自相,对吧?那么所有喝水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叫杯子,那么那个杯子就是一个共相了,但这具体的白色的陶瓷杯就是它的自相。一切法无非就是自相共相,那么对于这些法可以用慧心所来简择,就是分析判断选择,得一个决定的认知出来。
他这里稍微多引申了一点,他说“如理所引者:谓佛弟子。”佛弟子的慧心所如理地抉择,为什么可以称为如理的呢?因为佛弟子是随顺于见到真相的佛菩萨的教导去选择的。这个叫什么?叫“文化自信”,是吧?这个确实就是一种自信,安慧菩萨世亲菩萨他们这些前期严格按照佛经来讲法的这些菩萨,他们讲法真的是很自信的,后面我们再介绍善心所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因为他很清楚什么是有道理的,什么是没道理的,他已经得了胜解、决定解了,所以他就可以在这里告诉你,如理所引的只有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是按照佛法讲的去做,去选择去观察去分析的。
那么不如理的就是那些外道,外道也有它的一套理论。当时的印度九十六种外道,这还是大致的概括一下,其实很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们也有他们的一套理论,但那个是不符合真理的。“俱非所引者”,就是谈不上如理和不如理,就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稀里糊涂的这种状态,这个就是“谓余众生”,就是不修行的,不考虑不追求真相的这些人的慧心所起的作用,就是“俱非所引”。
那么这个慧心所有什么作用呢?断疑。你只要对一个事物产生了这样一个认知,就可以消除你原先对它的那种疑问疑惑。只要你的认知得出了结论了,就可以消除你的疑惑,有这个作用的。不管你的认知是不是对的,先不管,只要达到了一个决定的知见。
大乘基法师这样说慧:“言慧者,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跟上面的差不多,你只要达到了最后慧心所,分析判断得出了选择的后果以后,就可以消除你的疑问、疑惑。你看那些外道也很自信的。比如说有些教就说上帝就是绝对的真理,他也可以断疑的,他也不怀疑的。
这个就是别境五心所——欲、胜解、念、定、慧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你要想成就一件事情,得一个决定,首先要有欲望,要有兴趣去了解。你连欲望动力都没有,那就后面的就免谈了,不用讲了。所以先要有欲吧?欲起来了以后,你要去认识这个对象,认识要达到胜解,所有的认知当中,它是最厉害的,最超胜的,超过其他一切的认知,这个才叫胜解。
不管你去取什么,你学佛法也好,你学世间法也好,你要想有一定的成就,第一步是要想去认识它、去参与,参与了以后一定要非常熟悉它的情况、理论等等各方面的信息,都要掌握得很清晰很明确,这就是要对它达到一个胜解。达到胜解以后要怎么样,要达到什么效果?要达到念念不忘的效果。需要的时候随时能把信息提取出来,要达到这个程度才是叫念,你才具备了念心所的功能。比如有些学生平时学得很好,考试的时候他说就一片空白了,忘了想不起来了,有这样一种情况是不是?他就会找很多原因,比如紧张、休息不好等,其实那个不是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就是他的熟练度还不够。如果熟练到了就像走路一样自然,还会忘吗?所以不要看一个念字,这是不容易达到的。我们学佛法是一样的,学习佛法义理以后,你说你达到胜解了,然后你想不起来了,这个不叫胜解。达到胜解了,一定是需要就可以想得起来的。你看古代的那些那些修行人,早期还不需要文字的时候都是背的,师父教徒弟是口耳相传,他就可以不忘。
达到念了以后,心就能够很稳定了。对于所攀缘的对境,就会产生一种很稳定的心态,不会被牵引了,最后达到慧。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你所缘的对境上,取得了应该取得的成就。比如说世间人学一门艺术,我们讲弹钢琴好了,刚开始由于有意愿有兴趣,后学乐理、学钢琴的技巧,达到胜解以后他就可以不忘,随时就可以弹,弹到最后就得到了一个很稳定的心态,他心里就对弹钢琴这个事情保持了一个什么?我们讲心一境性也可以的。就是说他弹钢琴的时候不会被其他东西牵引了。那么最后他对弹钢琴这件事情心有成竹就是慧。你看那个朗朗,他弹起来就很自在,他达到的境界,在他的那个领域真的是几乎没有人能超过他的。他就可以产生一种慧,对他来讲那种慧就是一种成就。
我们学佛法一样的,学佛法先要有兴趣学,对吧?学了以后你要去了解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或者说佛法的核心道理你要了解。我们先不讲胜解,先讲基本的了解,你总要有吧?真正想成就一定要先达到胜解!你只有对佛讲的正法呀!正法!只有对佛讲的正法达到胜解了,没有其他的任何观点可以扭转、牵引你了,这个时候叫胜解行地。这个时候你随时都可以把学过的东西想起来,这叫念心所的功能,想要就可以想起来。然后心得决定了,心对学佛法这个对境不会再动摇了!坚定不移了!最后的慧就是可以在佛法当中开智慧。当然我们说学习过程当中会不断地开智慧,但是真正有成就的开智慧就是登大乘的初地菩萨。
所以你看学习任何一个学问,想成就的话都少不了这五个心所。有些人修行,他都不知道佛法是怎么回事,他就想开悟——对于佛法的基本修行理路、原理、方法、标准都不清楚,他就想着要开悟。这没道理嘛,不讲因果嘛,是不是?所以这个问题很严重的。我们老是问要怎么修行,其实佛法里面已经告诉我们怎么修行了。你要按规律办事!你不按规律办事,你一厢情愿的想要什么想要什么,那样你的目标实现不了的,只能浪费你的时间,浪费你做人的机会。
如果你把这些基本道理搞清楚了,比如说我们前面介绍的五遍行心所,作意、触、受、想、思,你能下手的地方是什么?只有思心所。好,这就找到地方了。那么你想在佛法当中成就,首先你要有动力,要愿力吧?愿嘛!欲嘛!然后你要去了解佛法,不断地熏习正法,达到胜解。达到胜解以后,你想要用的佛法要随时都拿得出来,不忘!就是念。然后是定,想入定观修佛法,就可以入定。入定只是一个止,要止得下来,止下来以后,要去观,观佛法的道理。深入定中去观,那时心力才够。那么观了以后你就可以开发智慧了,你就能得到该有的受用了。所以说掌握了这些规律以后就知道,你做过的每一件事情不会白做的,只要你按照这个规律一步步去做,一定能达到最后想要的结果。所以前面的五遍行、五别境,这些基本规律掌握了以后,你就好办了。至于具体的选择该怎么选,后面的心所会告诉我们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哪些是有功德的,哪些是有过失的。那些就稍微具体一点了,就是讲我们的心,怎么去引导它,去对治它。
你看《百法明门论》短短的一篇文章,这个里面的信息量那么的大,所以我们要多花一点精力去了解它,去慢慢地熟练、熟悉它。先不说你一学就能懂,至少你大概知道了修行是怎么回事了,那就不会盲目地往前冲,不会说“我今生一定要开悟,我一定要成佛”之类的话了。不是说你不能,是说你要按规律办事,如果你已经到了该成佛或者说该登初地的程度,你放心好了,不会让你达不到的。
所以这些基本道理掌握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安心地学习佛法。要不然的话在那里犹豫不决,稀里糊涂的白白浪费时间,很可惜。
这五别境心所,虽然说是个别个别的来定义的,但是它是有内在联系的,发现没有?你要想成就一个事情,它们内在是有因缘联系的。虽然五个心所可以个别起,起了也可以中断。比如说光有欲起来了,是可以停在这里的,是不是?可以没有下一步的胜解,胜解不一定就要出来的。你不继续去深入,胜解就没有。你达到胜解以后不再继续的时候,念也起不来,他就没那么熟练了,可能就忘了,那么定也可以不入定的,有胜解不一定可以入定的。这五别境心所虽然可以个别起来,但是真正想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五个过程还真少不了。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