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苏沧桑的文学,是在四年前的一个秋夜,如同今晚一样的静谧夜晚。捧着一盏温热的西湖龙井,一个人坐在书桌上静静品读她的乡土散文集《等一碗乡愁》。都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在那些鲜活生动的文学背后,蕴藏着的该是怎样一份恬淡闲适的爱与哀愁?
时隔数年,再次读到苏沧桑的《纸上》,心中那份久违的满满的感动似要溢出。这是一本记录古早风物之美,歌颂坚持民间传统手工艺人的作品。书中收录《春蚕记》、《纸上》、《跟着戏班去流浪》、《与茶》、《牧蜂图》、《冬酿》、《船娘》七个非虚构中篇散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带着浓郁江南世俗生活气息又深深浸淫着新时代精神的历史文化风情画卷,同时也如同《等一碗乡愁》中对于故乡的眷恋一样,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那一抹浓墨重彩的文化乡愁。
作者的家乡,坐落在东海边的玉环岛,此处世代以酿造黄酒为生。《冬酿》中,作者将山村时间分别与一岁婴儿沧桑的时间、年过半百却无儿无女的姨公的时间、一日三餐都要喝一点黄酒的高高瘦瘦的祖父的时间、想让三个孩子夏夜一抬头就能看到一整条银河冉冉升起的父亲的时间、一包绍兴糕点结下两个生死之交的伟大母亲的时间、年少时最喜读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和苏轼的少女沧桑的时间、新酒的芳香残留在舌尖的笕桥时间、多年后仍对惊心动魄的文坛酒事念念不忘的北京时间、十六岁即讨海为生的同乡诗人张一芳的时间、为我四十九岁生日亲手做了一大盆海鲜面的写了一手好字的酒吧老板康康的时间、蒸糯米饭的香气弥漫了雨中娘家小院的山后浦15号的端午时间、跋涉万里终于捕捉到了酒的活灵魂的戈登的时间,与女儿将黄酒冰镇、红酒热饮的新饮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作者的个人成长史和家族命运史浸置于古老的酿酒文化,读来颇令人有立体饱满、耳目一新之感。
《冬酿》中对江南地区黄酒文化的系统介绍;《船娘》以虹美幼时的视角和行踪,带出西溪的历史人文以及在对虹美夫妇退休后重回西溪的叙述中,插入厉鹗与满娘的爱情悲剧;《牧蜂图》以沈建基为叙事中心,带出伊犁河谷薰衣草园唯一的养蜂人周小通、周荷英夫妇,以及90后青年郭靖;《跟着戏班去流浪》以作者对潘香、赛菊、阿朱等草台戏班演员朴实无华的爱情的礼赞,烘托出那个年代的纯真质朴。
为了创作《跟着戏班去流浪》,原汁原味呈现民间戏班的真实生存状态和演员的情感,作者回到老家玉环海岛,深入越剧草台戏班,与吉祥戏班的演员们同吃、同住、同演戏,深度体验原生态民间戏班的真实生活状态,在同她们的朝夕相处中,对她们难以言尽的人生况味感同身受,对百年越剧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具象、更切肤的了解;为了创作《牧蜂图》,她不远万里追寻养蜂人的足迹,从杭州到新疆,走过乌鲁木齐、奇台县、江布拉克、碧流河、伊犁河谷、果子沟、赛里木湖;为了创作《春蚕记》,她亲身实践养蚕,记录养蚕日记,在行走中不断观察、体验、感悟、思考、记录,这就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亲历性与画面感。
作为一部以叙事为主的叙述性散文,《纸上》有着苏沧桑鲜明的个人气质与独特的文学气质。在这部承载着厚重文化历史的散文集中,苏沧桑将古老的造纸文化、蚕桑文化、黄酒文化、越剧文化、龙井茶文化、养蜂文化、西溪文化等七种江南传统原生态文化融为一炉,向读者娓娓讲述着它们的前世今生、工艺流程、趣闻轶事、历史传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