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闭症干预互动技巧:跟随孩子引导的4个策略

自闭症干预互动技巧:跟随孩子引导的4个策略

作者: 星儿守望者 | 来源:发表于2022-10-18 11:30 被阅读0次

    对于开展自闭症家庭干预的家长们来说,“互动”是一个听麻了的词。要多和孩子互动、要提升互动质量、要增加互动回合......

    道理我都懂,但永远只有我在“动”,孩子根本“互”不起来,怎么办呢?

    不如试试“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严肃一点说就是:跟随孩子的引导

    有时候,我们家长朋友打着“互动”的旗号,干着“霸道总裁”的事儿。

    比如,要和孩子玩家长选定的游戏或玩具、要和孩子聊家长选定的聊天主题、要教孩子某个技能等等。

    家长当然是孩子的老师、帮助者,但是在“互动”上,如果我们愿意做一做孩子“跟屁虫”,就会给孩子提供机会去开始主导他自己的沟通,帮助孩子提升沟通技巧。


    为什么建议家长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和家长选择的东西/活动/游戏比起来,孩子对自己的选择更专注、更有社交驱动。

    👍孩子会学到:我做主,我能说能做;我厉害,我还能影响周围的人!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怎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4个“一”策略

    💗 一条心

    👄 一张嘴

    👯 一个样

    🤝 一起玩


    01

    一 条 心:爱 孩 子 所 爱 

    ▋ 观察孩子在做什么并加入

    不要强求孩子加入你准备好的游戏或活动中,而是可以细心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他正在玩什么,然后我们主动加入他——

    注意,并没结束!

    加入之后,我们可以再尝试引入新的活动,等待孩子发现它的乐趣,跟着孩子的节奏玩。

    💡举个例子💡

    小明的妈妈准备了球拍和球,想和小明玩相互击球的游戏。然而,小明却只拿着球拍在眼前独自玩来玩去。

    小明的妈妈意识到,如果继续强势地让小明和她玩击球,小明可能会直接走掉了。于是她转而和小明一样玩起了球拍。当小明把球拍从自己眼前拿开时,妈妈夸张惊讶地说:“哇!躲猫猫~”小明笑了起来,再次把球拍放在自己脸前。两个人慢慢玩起了用球拍躲猫猫。

    ▋ 关注孩子关注的东西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我们也要表现出对它的兴趣。

    💡举个例子💡

    妈妈带小明去海边玩,小明看到了沙滩上一块石头,非常感兴趣。妈妈尽管觉得这块石头实在是平平无奇,但依然表现出了一个演员母亲的自我修养,拿起石头,和小明一起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

    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孩子在关注的东西后,指着这个东西做出评论,来分享孩子的兴趣。可以把孩子的手放在他关注的事物上,让他知道我们在说什么。

    如果我们非常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比孩子先发现“好东西”,就可以主动分享给孩子看,这样孩子会觉得我们很了不起(得意脸)。

    💡举个例子💡

    爸爸知道小明很喜欢鸟。他带小明去公园玩,看见一只可爱的小鸟,于是爸爸蹲下来指着小鸟对小明说:“看!有一只小鸟!”

    02

    一 张 嘴:为 孩 子 而 说 

    *不知道孩子处在哪个沟通阶段?点这里评估

    ▋ 为自我议程阶段和需求发起阶段的孩子

    ● 解读孩子行为的意图

    自我议程阶段和需求发起阶段的孩子,并不是始终和我们直接沟通的。把孩子做出的行为当作是他有意传递信息,帮助孩子意识到“我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影响”,激发孩子的互动欲。

    💡举个例子💡

    小明总是会无意识地说妈妈,哪怕他是自己在另一个房间里玩,也会突然说“妈妈”。妈妈听到了,就回应他,当作小明是真的在叫他,走到小明对面说:“妈妈来啦!”

    ● 帮孩子“命名”

    孩子可能会拉我们的手去拿某样东西、做某件事情,或者用一件物品/卡片来向我们交换某样东西等等。这个时候,叮叮叮!就是我们帮孩子“命名”的关键时刻了。

    给孩子想要的物品、人或者活动“命名”,简短具体地说出它的名字,比如“饼干”“书”“挠痒痒”。

    ● 好说又好玩的词

    我们可以用一些容易发音又很有意思的词语来引导孩子开口说话,比如“啊哦”“哇”“拜拜”。

    💡举个例子💡

    小明还不太会说话,当爸爸对他进行“应景式旁白”时,总觉得很难。比如,小明吃饭时把勺子弄掉了,爸爸如果旁白“勺子掉了”,小明就很难理解。后来爸爸想了一个办法,他可以说“啊哦!”这比“勺子掉了”更简单也更好玩。

    ● 用夸张的语调

    当我们和孩子说话时,对于想让他学会的重点词汇,可以用夸张一些的语调,并且保持一致,帮助孩子记住。如果孩子对音乐很感兴趣,我们也可以用“唱”的方式唱某些词语给孩子听。

    ▋ 为早期沟通阶段的孩子

    ● 嘴替

    如果孩子还没有开始说话,但是能够通过手势动作或图片向我们传递有意的信息,那么我们就要成为孩子的嘴替(嘴巴的代替),当我们理解到孩子的手势或图片后,马上用简短的词语描述出来。

    ● 一语多用

    如果孩子已经会仿说,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说一些可以在多种场景下说的话。孩子学会了在某种情况下说什么,或许慢慢就能在另一种情况下应用。

    💡举个例子💡

    家里的宠物狗每次来找小明玩时,爸爸会在旁边说“我看见了小狗”,小明也鹦鹉学舌“我看见了小狗”。后来,当他们在街上看见小狗的时候,小明也说:“我看见了小狗。”爸爸暗自高兴,这说明小明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孩子往往会倾向于记住和重复他听到的最后的句子或词语,所以我们可以把重要的词汇放在说话的结尾来强调。

    ● 用孩子的方式说话

    如果孩子会“复制粘贴”我们说的话,那么我们就要用孩子的方式来说话,这样孩子说出来的话才是恰当的。我们在说话之前可以适当地放慢语速,强调重点,让孩子易于重复。

    💡举个例子💡

    爸爸发现小明拿着杯子想喝水,就问小明:“你想喝水吗?”小明跟着重复说:“你想喝水吗?”爸爸于是站在小明的角度说:“我想喝水。”小明也说:“我想喝水。”为了帮小明理解“我”的意思,爸爸还握着小明的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胸脯。

    ● 从一个词到两个词再到三个词

    并不是所有早期沟通阶段的孩子都是通过仿说来学习说话的。有些孩子是先学会单个单个的词汇,比如他们喜欢的食物和玩具,然后把这些词和其他的词组合起来,例如“喝牛奶”“大苹果”。因此家长们可以在孩子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拓展句子。

    💡举个例子💡

    * 灰色字为孩子说的话,蓝色字为家长可以说的话

    宝宝 ➡宝宝的眼睛(指向眼睛)

    鸭鸭 ➡一只鸭妈妈

    球 ➡大大的球

    汪汪汪 ➡小狗汪汪叫

    ▋ 为伙伴阶段的孩子

    对于伙伴阶段的孩子来说,我们就不必在他旁边叨叨太多了,因为孩子已经学会了自己造句。

    如果我们有想让孩子学习的词汇或句子,示范仍然是很重要的方法哦!

    💡举个例子💡

    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一些水果吃,小明边吃边说:“好ti(本意想说甜)啊!我喜欢吃水果。”

    妈妈注意到了小明的发音错误,但是她并不打断小明或直接纠正他,而是说:“我也觉得好甜啊!”妈妈把说话的重音放在“甜”上,引导小明注意到不同。

    💡再举个例子💡

    小明有时会弄混“你”和“我”的使用,于是爸爸妈妈配合在餐桌上为小明做自然的示范。

    妈妈指着爸爸问:“你想喝饮料吗?”爸爸举起一只手并回答说:“我想喝饮料!”于是妈妈给爸爸倒了一杯饮料。小明在一旁观察,慢慢理解“你”和“我”的意思。

    03

    一 个 样:学 孩 子 的 样 

    当孩子在玩什么或做什么时,我们可以去模仿孩子的动作和声音。孩子意识到自己在“领导”你,可能会觉得很有力量

    如果我们开始模仿孩子,他可能也会开始模仿我们,然后我们再慢慢引入新的动作或声音吸引孩子模仿,帮助孩子参与到双向互动中来。

    💡举个例子💡

    小明拿着小鼓棒在地上敲打,自顾自玩。爸爸也找了个棍子,到小明对面坐下,和他一样敲打,他的力气比小明更大,敲得很响,吸引了小明的注意,小明觉得很有意思。

    于是爸爸在模仿游戏中加入了一个新的元素:声音。爸爸一边敲打,一边说:“砰!砰!”小明也跟着说了起来。

    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对模仿游戏的兴趣,那么我们就要帮助他了。

    向孩子展示一个动作,辅助孩子像我们一样做,如果孩子在辅助下完成了,我们可以奖励孩子拥抱、零食。我们可以从玩玩具的模仿(如推玩具车)入手,然后再模仿动作(如摸鼻子),然后再模仿声音。

    04

    一 起 玩:破 孩 子 的 “圈” 

    自闭症孩子往往特别喜欢自己做重复性的事情,仿佛把自己围在一个看不见的“圈”里,看起来很“孤独”,旁人勿近。家长们很沮丧,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一起玩。

    其实,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和你一起玩呀。

    我们可以尝试多种方法参与到孩子正在做的事情里,即使他一开始不欢迎、即使他表现得很生气。我们仍然要温柔、坚持、灵活变通地去破孩子的这个“圈”

    这里和大家分享利用孩子的重复行为来和我们产生互动的方法。

    ▋ 做玩具保管员

    试想:如果孩子想玩的玩具都被你拿着,他是不是不得不找你要了呢?

    我们举几个场景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举个例子💡

    小明很爱往地上扔玩具,乐此不疲。于是妈妈准备了一个小篮子,跟在小明后面接住他扔的那些玩具,然后再递回给小明一个玩具。小明和妈妈由此达成了“默契”。小明扔,妈妈捡,小明想再扔,得找妈妈拿玩具。妈妈在把玩具给小明之前,会耐心等待一会儿,等小明表达“要”。在过程中,可根据孩子能力旁白或示范恰当的语言。

    💡再举个例子💡

    小明喜欢把所有物品排成一行,爸爸想和小明一起排,小明就很生气。怎么办呢?爸爸想到了一条“曲线救国”策略,他拿着剩下的玩具车,一个一个地递给小明。小明如果想完成他的“排列大业”,就不得不找爸爸要他手里的玩具车。

    ▋ 把玩具藏起来

    上一个方法“玩具保管员”是比较简单直白的,那么难度升级一点儿,我们可以提前把玩具藏起来,和孩子产生更有趣的互动。

    💡举个例子💡

    小明排列积木的时候,发现少了几块积木!他着急地到处找,爸爸的袖口里露出了一点积木,小明发现了。于是小明开始在爸爸身上找其他的积木,口袋啦、袜子啦等等。

    💡再举个例子💡

    妈妈知道小明每天下午都要玩他喜欢的奥特曼,于是她提前把奥特曼藏了起来。小明找不到奥特曼,妈妈就带着小明一起找,有一些非常好找,小明可以自己找到,有一些则要依靠妈妈的提示。过程中,可根据孩子能力旁白或示范恰当的语言,比如“看那里”“在沙发下面”。

    ▋ 做拦路虎

    我们可以尝试挡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或者阻碍他要做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不得不与我们产生互动。

    💡举个例子💡

    小明喜欢在家里穿梭着跑来跑去,爸爸为了和他互动,就扮演起了“路障”。他阻挡住小明的路,小明想继续跑,就不得不伸手推开他,或者发出一些声音,或者说话等等。

    💡再举个例子💡

    小明想拿玩具柜里的玩具,妈妈故意挡在柜子前,小明推开妈妈,妈妈旁白:“让开。”

    ▋ 加戏!加戏!

    当孩子独自玩玩具时,我们可以找一个类似的玩具,加入到游戏中,并带来新的“剧情”。

    💡举个例子💡

    小明在独自玩他的恐龙模型,妈妈也拿了一个恐龙模型加入,作势要吃掉小明的恐龙,还大喊着“抓到你了!我要吃掉你!”小明发现,两个人玩好像比一个人玩更有趣。

    ▋ 强势陪聊

    对于处在伙伴阶段的孩子,“一起玩”就不仅仅意味着一起玩游戏做活动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聊天。

    孩子可能会重复问相同的问题,或者坚持只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跑题等等,这个时候我们如何破“圈”呢?

    ●重新引导孩子聊回最开始的主题,或者开启一个新的主题,并且告知孩子话题将要产生变化。(比如:“我们再聊一会儿车,就要开始说衣服的事啦”)

    ●复述在孩子改变话题之前已经说过的话。

    ●引导孩子回到主题,复述一部分已经说过的话,然后让孩子完成剩下的部分。(比如:“我们在聊上学的事。首先,你学了画画,然后,你玩了......”)

    ●让孩子理解你说的话。如果孩子因为听不懂家长说的话,从而自己转换到了一个熟悉的话题,那么家长就需要简化自己的语言。


    以上就是跟随孩子引导的4个“一”策略方法。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 条心:爱孩子所爱

    👄 张嘴:为孩子而说

    👯 个样:学孩子的样

    🤝 起玩:破孩子的圈


    最后提个醒

    万事无绝对,鼓励大家“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并不代表时时刻刻都要这样哦!

    孩子需要学习恰当的行为,学习更高的技能,所以我们家长要审时度势,决定什么时候跟,什么时候不跟。

    比如,有时候,孩子的行为是在发泄愤怒的情绪,他一次又一次地往地上扔积木,这时候我们还要去用“玩具保管员”方法和他互动吗?

    当然不行。

    我们就不能再强化孩子这种不恰当的行为,而是要坚定明确地制止孩子,让他把扔到地上的积木捡起来,并且需要告诉孩子恰当的应对情绪的方式。所以大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来跟随孩子的引导。

    ▋下期预告

    互动我有点会了,但是怎么能和孩子互动久一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闭症干预互动技巧:跟随孩子引导的4个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bj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