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人声喧哗,步行街里灯火通明,一条街都是小吃,周围还有摆摊卖玩具、衣服、贴手机膜的,在路口还有火花和烤肠的,香味一股股地飘过来,香甜和孜然味刺激着穿着拖鞋大背心小短裙闲逛的人们的味蕾。
“这不是大名鼎鼎的省钱楼的刘总吗?怎么在这里摆起夜市了?”一个声音喊起来,好像怕周围的人听不见。
旁边卖铁板豆腐的刘东兴看着他,不卑不亢地说:“是小李啊,看起来应该叫你李总吧?”手里依然烤着豆腐,还不时翻动着油锅里的薯片。
“不敢,在刘总面前我怎么敢称李总呢,想当年我可是你的手下呢。不过现在还算不错。来来来,过来尝尝我们刘总的手艺。来50份烤豆腐!”他招呼着随行的几个人,倨傲的声音如来旁边人们的目光。
刘东兴仍然关注手里的活,不慌不忙地把一份份装好。
那人把两张一百元放在小摊车上,“刘总,不用找了!”说完趾高气扬地走了。
“瞧那德行,小人得志。刘哥,他说的是真的吗?你就是从前开着著名的海鲜楼的刘总吗?”旁边烤腰子的小伙子小武问。
“什么刘总,我就是你刘哥。”刘东兴反问他。
小武不相信地说:“海鲜楼可是咱们兴海市数一数二的酒楼,多气派啊。那么大的排场怎么到这里卖小吃了呢?您不会在这里体验生活吧?”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等啥时候不忙了再跟你说。”
刘东兴推着小吃车走在寂静的夜晚,步行街空荡荡的,他想起了从前的那段峥嵘岁月。那时他意气风发,和几个朋友西服领带走了广州跑深圳学到了外地的一些开酒楼的方法,回来就在当地抢胳膊撸袖子干起来,起了著名的海鲜大酒楼。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因为谁都知道在北方卖海鲜无异于一个冒险的行当,可是他们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商机。正因为干的人少竞争才不激烈。
想想真是应了那句话“无知者无畏”,他们说干就干,居然成了。他每天在一片赞扬声中,而刚才那个小伙子只是他手下的一个跟班。今天晚上,那个曾经对他点头哈腰的人也对他颐指气使起来,刘东兴当时真想把那张百元票子扔到他脸上去。但是他不是当年那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了,这是他起五更睡半夜在豆腐房里蒸在火前烤的劳动所得。虽然他的心像那一块块铁板上的豆腐在忍受着煎熬,已经不像多年前那样容易冲动和敏感了。这几年他见了太多人的冷眼、不屑和兴灾乐祸,多少个不眠的日子就是这样熬出来的,他是从死神手里跑出来的,才可以冷静地看着这些人的表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