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接触到一个词,“精神暴发户”,先把原文内容搬来一部分,
【最近脑子里,盘旋一个词:“精神暴发户”。
暴发户,是指短期获得大量的物质财富,因为有运气成分,不完全靠努力,所以精神和控制力方面,还没能跟得上的人。
…
我今天想说的,是“精神暴发户”,就是那种短期获得了大量知识,还不是依靠自己读书或体悟,常常就是用10分钟听了个课,或看到个新热词,遇到仙人指路,于是就超出限度使用他们的人。因为对于刚获得的信息的过分自信,所以呈现出:爱说教、爱打断、不倾听、不对话、神化老师、顺便也抬高自己的种种迹象。…】
这些内容让我想到,挣到多少不是最重点,重中之重是能剩下多少。知道多少不是最重点,重中之重是能做到多少。
看到过关于物质财富的暴发户,最后又归于没落的案例。甚至于最后回到吃救济的生活。当然这个我没有亲身经历。
我呢,用普通老百姓这个标签把我和我眼中的大咖所称为的普通区分一下。
普通老百姓,靠着一份辛勤汗水来获得一份较低收入,来维持基本的生活。然后,我们额外的多付出了一份辛勤汗水,慢慢多了一份较低收入。
而血汗钱哪里是舍得“瞎花”的。只是内心和谐关系的向往,让我舍得花钱买了樊登读书(跳出井看世界,打开认知)。
一下子,空白的大脑接受到多方面的知识。感觉内心一下子充盈了许多,只觉着七大姑八大姨都应该赶紧来听听这些书,让自己多知道点儿,多改变点儿,然后把自己的日子过的更顺利点儿,关系更和谐点儿。
现在看,当时的我就属于“精神暴发户”吧。
还好的是,我自卑的心不是一下子被提上来的。没有胆量去表现【老子有钱,…你们闭嘴】的神态。没有【超出限度使用…。】而显得【过分自信】。
在听了更多书的内容之后,也是加入了线上共读群,一点一点努力提升自己对于知识财富的使用能力(填井,由固定型思维慢慢转向成长型思维)(开始敢站在井口去和外面的世界打招呼)。
这个过程持续了几年的时间,慢到蜗牛都自愧不如,
那我就这样开解自己,谁叫我并不是从地平线开始呢,我是从井底之蛙开始。我要先跳出井,填满井,然后再在平地上盖楼。慢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
也告诉自己,晚点慢点,也好过一直呆在井底不出来哈。哪怕只是跳出井口,扩大了人生的认知也是值得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何况我人还在,还在一筐一筐填土。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这也是慢慢的来到了古典老师的善思会写共读会,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读书写卡,来帮助自己更持续更高效的“填井”“盖楼”。
精神暴发户,也说明了,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才是真的知道。
而做到也是从知道到笃信到行动的过程。
就像我曾经写过的,关于莱阳梨膏的内容。从广告来源,知道莱阳梨膏有一定润肺止咳效用,但不去行动,不去食用,其实不是真的知道,至少不是真的笃信。
而当自己因为阅读了《草木有趣》中关于莱阳梨膏的介绍,真正笃信莱阳梨膏有效用时,我就真的开始行动起来,开始食用,开始做到了莱阳梨膏止咳的效用。
读书和事儿联系,才不只是往脑袋里塞知识,成为“书呆子”,那样真真儿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了新的认知,联系一下我们的“个人体验”,收获不一样的读书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