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一场糟糕的演讲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 代数学家雅各比
一场精彩、引人入胜的演讲,让听众回味无穷;而一场糟糕的演讲,让听众听的时候如坐针毡,觉得乏味,想逃之夭夭,迫不及待想结束这种痛苦。 如何进行非凡的演讲,众说纷纭;就像约翰尼·卡森在哈佛毕业演讲中说到的他无法告诉毕业的同学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但能够根据个人经验,告诉他们如何保证自己过上痛苦的生活。卡森给的确保痛苦生活的处方包括:
1.为了改变心情或者感觉而使用化学物质;
2.妒忌;
3.怨恨。
芒格说:我活了60年,倒是没有见过有谁的生活因为害怕和避开这条诱惑性的毁灭之路而变得更加糟糕。 因此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场糟糕的演讲是如何的呢?
第一,要被动、不情愿去上台演讲,仿佛像是组长命令你去上台给大领导演讲一样,内心变得极度抗拒,又不得不上台,迟迟不肯行动去准备好材料。上台的时候,面对听众一双双眼睛看着的时候,仿佛被别人盯上的感觉,变得紧张,语无伦次。这样演讲都无法进行下去,尴尬的站在台上,甚至被听众轰下台。被动的心态往往是带来一些糟糕的影响,无法好好去准备材料,也无法用分享的态度即把我的观点,经验和思考后的内容变成一个礼物送给别人。是对方喜欢的那再好不过,不是对方喜欢的,也给对方提供了一种思路或是看法,也许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二,开头的内容和听众毫无相关。你所做的任何发言或陈述,最为关键的时刻就是你开场白的那段时间。你以为只要自己一开头,台下所有的听众都会立马聚精会神进行状态。你的开头跟听众毫无相关,既没有提出一个让听众关心的问题,也没有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话题,也没用让人意外的统计数数据开头,或是用巨大的反响开场,比如巴鲁克在1946年方联合国院子能委员会演讲的开场白:此时此地,我们在生与死之间做出抉择。而且开头十多秒还没有进入正题,就像很多人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去发言: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xxx的演讲,一直以为我对yyy的努力怀有深深的敬意.... 这样的开头无聊透顶,毫无新意,让听众听了昏昏欲睡。
第三,主要内容杂乱,毫无章法,强制灌输信息。演讲的内容冗长杂乱,内容之间毫无逻辑,而且要点繁多,动辄七八点,侃侃而谈。听众经常不知所云,无法理清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是把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或是三个要点,而且要点之间有强逻辑关系,模块之间不会重叠,有逐层递进关系,或是相互补充,让内容变得更加简洁、清晰,便于听者直接在脑中搭建一个框架,理解和接受演讲的信息。
最后,草草结尾。在演讲行将结束的时候,使用,草草结尾。没有用一句话总结,没有用一句名言升华主题,没有使用感情式结尾,没有选择一个可信的结束语,比如没有像罗斯福写的最后一句:”唯一能够限制我们实现明天的,就是我们今天的犹豫不决“;也没有用一个故事或是一个典故来衬托前面所讲的内容,来点燃听众的热情,让听众觉得不虚此行,直呼过瘾。
坏的演讲,只要符合如上四点,便无所遁形。希望大家在日后的演讲中能够以避免的这糟糕四点,做出更多精彩的演讲,让听众受益良多,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