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中国西南我们爱写日记
人在旅途——2016丽江行(D1)

人在旅途——2016丽江行(D1)

作者: 泰来123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14:56 被阅读38次

时间:2016年暑期  地点:兰州——丽江

要放暑假了,儿子说:“他想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曾几何时,我也向往远方的世界,又不知何时起,停止了前行的脚步。总是说,等我老了,我要怎样怎样......这样的话说着说着,一晃工作了20多年,我也就真的老了。——人最先衰老的不是容颜,而是不顾一切的勇气!收拾好行囊,明天,带儿子去远行,期待!

7月9日,周六,小雨  兰州-郎木寺

天公作美,一场小雨过后,薄雾飘渺,黛山绿水,一幅水墨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太阳像个调皮的孩子,时不时露一下头,阳光照在金黄的油菜花上,水墨画顿时成了明艳的油画。

一路走走停停,心情愉悦,下午3点多就到了我们暑期出游第一站——郎木寺。达仓大酒店停车方便,入住后就直奔丽萨餐厅吃饭,我和儿子很努力地吃完了苹果派(传说中有名的苹果派很不对我们的胃口)老公要了一杯酥油茶。吃喝完毕,我们去四川的安多达仓郎木寺。想到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来到郎木寺镇,因为不了解郎木寺,仅在甘肃的赛赤寺转了一圈,就打道回府了。

郎木寺有许多荣誉称号,“东方小瑞士”,“诗意栖居”,“中国魅力小镇”,“梵天净土”,“世外桃源”···,但在很多人看来,郎木寺的景色,其实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若尔盖郎木寺景区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西北部,地处川甘青三省交界的白龙江源头。自然人文景观独具特色的安多达仓郎木格尔登寺院,由黄教创始人至尊喀巴大师的著名弟子第一世格尔登活佛根敦坚参尊者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一四一三年)在此初建并传教宣法,讲经布道,利益众生。逐渐形成续部闻思时论藏医刻经五大学院,在安多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景点有白龙江源头、肉身舍利塔、老虎洞、吉祥天母(仙女)洞、白龙洞、神居大峡谷等景观。

走进安多达仓郎木格尔底寺,不似赛赤寺那般雄伟气派,相比之下,更显得平淡且安静。下午,游人不多,远远地我就看到一个小娃娃趴在一位老奶奶身上,老奶奶卧在草地上,很悠闲自得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很冲动,像老奶奶那样匍匐于草地,亲近大自然多好啊!

我快步走到老人身边,学着她的样子趴在草地上,与老人聊天。老人是四川人,带孙子来这里玩耍。她告诉我们来这里拜佛喝圣水可以心想事成,还可以去老虎洞去玩。带着老人“一路平安”的祝福,我们去找寻圣水。寺里有很多磕长头的老妈妈,上前去打听“圣水”,老妈妈说“听不懂”,但是用手势招呼我们跟上她。看到我们走得吃力,便拿出随身带的糖果让我们吃。我们的交流完全靠眼神和手势,多善良的老妈妈啊!又走了一段路,老妈妈辗转带我们到一座寺里,又问了好几个人,我猜她在问谁会说汉话吧,这时有人跟我们说话,指点我们去寺里找喇嘛。我们向喇嘛说明来意,喇嘛给我们圣水,让我们用双手捧着喝。走到寺外正听到讲解,原来这座寺里供奉着活佛的肉身舍利塔,于是再次返身进入寺里膜拜。我想,这就是佛缘吧!这座简朴的建筑就是五世活佛肉身殿,殿里供奉的五世活佛舍利肌肉仍有弹性,以前指甲和头发都呈现神奇的生长状态,寺内高僧大德还要为其理发,可惜文革期间藏民为了保护活佛灵体将其埋入草原18年,现在头发和指甲已不再生长。来到寺外,远远地看到红石崖,又称卧佛山。

格尔底寺后山即是纳摩大峡谷的入口,“纳摩”为藏语音译,意为仙女。峡谷间的泉水就是嘉陵江主源之一白龙江的源头。石洞前塑了一只缠满哈达的老虎,传说当年莲花生大师来此降妖驯服猛虎,并教化佛法,最终使其得道化身为善良的仙女,该洞于是又被称为仙女洞。而当年的虎穴在仙女洞前山体的左侧上方,格尔底寺也因此被称为虎穴仙女寺。

石洞中有一块形似少女的岩石,被称为"纳摩"。藏族人命名不是因为岩石形似仙女的外貌,而是把岩石一一对应于仙女的五脏,游客如果腰不好就在对应腰的岩石部位上抵着腰蹭一下,据说在洞内转一圈便能洗去今生的罪孽。

从格尔底寺回来,已经到了晚饭时间,再次来到丽莎餐厅,点了牦牛汉堡(肉夹馍)和炮仗面(炒面),这两样量大顶饱还不贵,值得推荐!另外儿子还点了牛奶煎饼,据说过去只有家里来了贵客才会做的一道甜品,

晚上临睡前,儿子不慎打翻了水杯,水洒在床上。服务员帮我们把褥子翻了一面,又抱来一床被子铺在上面。这一晚睡得很香!

未完待续,喜欢这篇文章的您就点个赞,点赞是最好的支持,关注是最大的鼓励。亲爱的朋友,很荣幸在简书遇到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在旅途——2016丽江行(D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jx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