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小姐和胖小姐一起用餐。瘦小姐用完餐靠在椅背上做腹式呼吸,等着胖小姐完成她的饕餮盛宴。胖小姐伏桌残卷美食,斜眼瞟了一下瘦小姐,白眼一翻数落到:“又来了!你啊,就是不知足。总想追求好身材,吃个饭都这么累。要跟我学习,知足常乐!”高喊知足常乐的胖小姐,已经超重20公斤。
闲先生邀请忙先生去看球赛,忙先生拒绝了,因为他在备战MBA考试,以便升职加薪。闲先生顿时苦口婆心:“你呀,老是不知足!怎么就不会享受生活呢?功名利禄都是浮云,做人要知足常乐!”高喊知足常乐的闲先生刚刚申请了贫困补助。
巧女士和拙女士都喜欢画画,但迫于生计放弃了兴趣。一起退休后,巧女士上了美术班,和十来岁的孩子一起学画画,每天早出晚归去练习,非常辛苦。拙女士说巧女士心气高,爱作,都老婆子了还整文艺,做人得知足才行。高喊知足常乐的拙女士,天天在家看肥皂剧消磨时间。
“知足常乐”一般是对欲无止境、索求无限的人的劝诫。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那么一群人,本身的境遇实在不堪,远远不该满足,却也开始标榜“知足常乐”的高尚情怀。
“知足常乐”们的主要特点是:看不惯别人的努力,尤其是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对他们的成绩嗤之以鼻,觉得都是欲望作祟。他们推崇满于现状的无上境界,以我落魄但无欲为荣。他们极力标榜自己的知足,好像这样做,就生了慧根,成了圣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立马凌驾于凡夫俗子之上。
这些“知足常乐”的大论从一个个落魄、狼狈的loser口中吐露,就如同一个一事无成的穷酸人士和你大讲特讲成功学一样,不仅不可信,还很可笑。他们诠释的“知足常乐”,没有超脱潇洒的禅味,反而飘着一股酸溜溜的嫉妒、麻辣辣的怨恨、苦涩涩的自卑以及放弃拼搏、低头认命的懦弱。
高举“知足常乐”大旗的人真的知足吗?殊不知,胖小姐也为自己的凸肚象腿暗暗落泪;拮据先生也因为温饱不安而咒天骂地;寡淡女士看着别人的热闹有趣也心生向往。他们不是知足,只是不愿、不敢表露对自身的不满;不愿、不敢承认自己的失败。
不愿、不敢其实更加突显了他们的不知足。因为知道自己远远不够,远远不行,才自卑,才羞怯,所以才要以圣人的姿态标榜自己的高情怀,该有而没有的,就说不在乎;曾有而失去的,就说无所谓,以此凸显自己的不俗,从而以失败之势一跃而上,在精神上凌驾于那些比他们努力优秀却被他们常常劝着知足常乐的人。
这无异于出口伤人非要标榜自己的坦诚直率;能力低下非要标榜自己的情怀高尚;遇阻则退非要标榜自己的灵活变通,知足常乐也只不过是他们掩耳盗铃的赛耳棉、自欺欺人的蒙眼布。被他们掩饰的就是不敢要、不去拼、无作为,说到底就是弱、不仅弱还懒、不仅懒还怕。
“知足常乐”们不愿承认自己的不满足,但是又无法改变不满足的现状:超重小姐不忍心放下薯片,不舍得甩汗运动;拮据先生吃不了苦,受不得累;寡淡女士早上离不开温暖的被窝,晚上离不开拖沓的电视剧。
他们死死守着现状,不是因为他们满足现状,而是因为他们离不开:没有离开的魄力,没有离开的勇气,更不愿为离开付出一丁点努力。他们甘愿守在不甚满意的一寸之地,甘愿有个凑合的人生,仅是因为轻松不费力。
可是轻松不费力的路往往都是下坡路。下坡终究导向低谷,死守无非不进则退。一时的轻松不费力也只是饮鸩止渴般的假快乐,最终的结果无疑是被淘汰、被超越,被遗落。
一味的满足会带来什么?小鹿如果对吃不到高枝上的树叶而满足,就不会进化成长颈鹿,因为他们会饿死,满足带来的是物种灭亡;古人如果对手舞足蹈的表达,鸡同鸭讲的沟通满足,就不会有文字和语言的发明,更不会有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满足带来的是沟通不便利、精神不开花、文化不结果;被压迫的民族对暴政满足就不会带来民主的政权;受迫害的人民对恶劣的产品、污染的环境、不公的对待满足就不会有更完善、更健全的法律和制度。满足带来不了快乐,更不可能常乐。
既然如此,知足常乐又是何意呢?其实知足常乐被理解为“知道满足就会永保快乐”是一种误读。它的本意是“知识充足才能拥有永久的快乐。“知足”其实是“知识充足”的意思,它推崇的是要有足够的认知去关照真相、理解真理、领悟真谛,这样才能消除无明。
消除对外的无明,就会消除误解、疑惑、迷茫。误解导致愤怒和怨恨;疑惑导致恐惧和不安;迷茫导致失落和焦躁;消除对内的无明,就会清楚地了解自己真正的意愿和能力,不会变得盲目和贪得无厌。继而避免遭遇人生两大悲剧:千辛万苦得到了本不想要的东西、苦苦追求超出能力之外的东西而不得。当对内对外都有了充分的认知,自然就能消除无明,于是烦恼全无,快乐常在。
而要拥有充足的认知就需要多了解、多思考、多经历、多体会、多感悟才行。你满足基本的义务教育,毕业后不多看一本书,如何了解更多?你满足稳定无常的工作,完成分内之事以后不多帮一点忙,如何学习更多?你习惯一成不变的生活,拒绝尝试其它,如何经历更多?体验更多?你不完善自己,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如何接触更多的人群,了解更多的思想?增加更多的体验?产生更多的感悟?你瞧,充足的认知需要你去做的总是离开现状,再多一些,更进一步。
有人会反驳,再多一些,更进一步岂不就是贪得无厌,欲求不止?谁都知道,贪欲乃是痛苦的根源,如此提倡再多一些,更进一步,岂不就是提倡痛苦?所以还是要知道满足,不想、不要才能快乐。其实不想、不要也是一种欲望,它是“不”的欲望,是“止”的欲望。
要和不要都是欲望,欲望绝不是万恶之源,无须谈欲色变。事实上,欲望乃是人类的本能,是人最最基本的诉求。所谓“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是构成人类行为最内在与最基本的要素。没有欲望枉为人。
欲望是好是坏,区别在于欲望的本身。本不可,非为之,叫贪婪,这是要的过度。本可以,却不为,叫懦弱,这是止的过度。这两种情况都是认知不足的表现。前者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后者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该进则进,该止则止才是“知足”所提倡的。知足不仅是要消除欲求不尽,更是要消除消极堕落。它要求的是对欲望有个正确的认知和掌控,它反对欲无止境,更反对懒惰、退缩、不上进、无作为。
解决不满,弱者可以选择调整自己的心态,降低标准以适应现状;强者可以选择捍卫自己的不满,改造现状以取悦自己,最终都能达到圆满的状态从而获得快乐。当自己还是鸡蛋时,选择不硬着头皮撞石头,自然不会痛苦;当已经强大时就应该选择当仁不让,不让将就委屈内心,这样才能得到快乐。
遗憾的就是,弱者也逞匹夫之勇,头破血流得到的也无非是个痴心妄想的骂名。而强者,压抑自己的不满,大谈特谈隐忍和宽容,毫无该有的气魄和作为。
放弃努力的人就别再标榜满足了,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想要而求不得固然痛苦,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本可得之而不求。正所谓:放纵不好,忍着也不是事儿啊!
nu!��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