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对美食没多大追求,遵循一日三餐饮食足以温饱则已。我喜欢怎么简单、高效怎么来。由于厨艺太差,偶尔心血来潮做个新菜,家人不动筷,我也只能自食其果,一人包圆。积极性被打击后,以后不再尝试。
而我有个单身的朋友,为了做一个人的饭菜,周末能一头扎进厨房忙活三四个小时,煲汤,收拾海鲜,炖肉,连素菜都要四五种材料搭配,讲究营养搭配、追求刀工、火候、摆盘。上桌晒朋友圈,总能惹来一众好评和请教。为了让某道新菜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她会不厌其烦地迭代几遍,不断改进工艺,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看着她心满意足地品尝劳动成果,我一百个不解。
我总问她:做饭三四个小时,吃饭三四十分钟,值当吗?
她答道:怎么不值,对我来说吃饭是一种享受,做饭的过程更是如此。
细观我的问题会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那就是我认为做饭和吃饭时间不对等,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
答案水落石出:我这个人,懒得出奇,笨的出色。
端午节来临,上周突然生出包粽子的心思,还是那种想要马上行动,不能耽搁的节奏。
采买糯米香,粽叶,豆沙,蜜豆,在网上看了教程视频,觉得也不难,于是开工。

泡米,泡粽叶,一遍遍刷洗叶片,以免包藏虫卵之类的杂物。粽叶煮好凉凉,开始排兵布阵,包粽子工程开工。
真的是应了那句:听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粽叶攥在手里,怎么一点都不听话,抱紧了不成,松了不成,一会叶子撕裂了,一会米漏了,只得把她们重新倒回来重新来过。真正体会到学习视频中弹幕里的话:心里会了,手不会。
安慰自己道:只要不漏就是好粽子,五花大绑了十多个就到了午饭时间,借着做饭间隙赶紧逃离战场。
好在午饭后邻居来电话要来救场,于是两个头次操作的人相互合作,一个包,一个帮着裹漏、绕线、打结,历时两个小时包二十多个收摊儿。
看着三十多了大小不一,形象各异,五花大绑的粽子我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听说粽子要慢火煮,我把粽子一个个放进紫砂锅里,插电慢煮。两个小时后,香气扑鼻,嘴馋的我忐忑不安地捞了一个最小的尝了一个,熟了,但不太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盖盖接着煮。
四个小时后,粽子终于出锅,粽叶香,米香,豆香,枣香混杂的气息让我们不由得大快朵颐起来。
这不,现在,屋里弥漫着煮过的浓浓的粽叶香味。

昨天,我又买了各式材料,泡米,豆,花生米,粽叶,早饭后拿小牙刷一片片仔细清洗粽叶的过程很是享受,我沉浸其中,好像很长时间都没有这么专注于做那件事情了。
有时放下评判之心,认真做事,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哪怕是简简单单的家务劳动,都能最好的成为自己。
朋友们注意了,不是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是最好的成为自己。因为你本来就本自具足,只要认真体会,无需外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