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我十歲就開始聽黑膠唱片了。1980年代的選擇本就不多:匣式、卡式、黑膠,就這三種。記得那時我媽三坪大(一台坪等於三點三平方米)的房間裡硬塞下一組“四聲道”音響,淡金色的金屬霧面機身,感覺特高級。但四支大喇叭只能並排其下,施展不開,最多也就是充作視覺氣勢(可也沒別人看得到)。
為何會有這套四聲道呢?真記不清了。更早以前我媽用的是一台SONY的手提式唱機,卡帶+收音機那種,還附有錄音功能。側邊一鍵按下,裝著長方型麥克風的匣槽緩緩打開成V字型,似帶有液壓功能,未滿十歲的我一見也知道就是高級品。烏黑的機身,我沒太多機會碰觸,因她總霸佔著它錄音,錄自己唱的歌,也算是卡拉OK的早期形式吧。
上到初中,有次不知道為何經過中華商場一樂器行(現在台北金山南路的“金螞蟻樂器”),衝動之下買了把兩千多新台幣的電吉他和音箱。後來吉他沒練成,音箱倒是成為我的一套mono系統,可以很大聲。隨身聽的mini jack孔line out到那台小音箱,用的是電吉他的音源線。出門就把隨身聽拔下來帶走,很方便。這套系統應該用到上了高中,交到第一個女朋友的時候。
錢總不夠花的我高二就出去打工,先是在港式餐廳,台北SOGO樓上那家葡苑(現還在),存下一點錢外加過年紅包,買下我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音響系統。Marantz的綜合擴大機+CD機、DENON的tape機、美國Advance的雙音路書架型喇叭,共約兩萬台幣。那對speaker的木漆香味至今還能聞到似的,雖然低音盆不大,箱體深度也不夠,明快清亮的中高音也讓我享受了好幾年的古典和重金屬樂。
我高中時期的愛機高中時期還著迷於研究各種廠牌的隨身聽,連課堂中都在聽,看著老師動嘴畫黑板,內心卻正為金屬吉他狂飆而激昂,得裝作若無其事。SONY的音色飽滿,AIWA豐富華麗,PANASONIC中規中矩。我們幾個一起,在中華路賣電器的都混熟了,每隔一陣子有同學要換機器,就由我們引路。
高中時期飆車愛碟SONY的“武道館”是當時的神機,要價一萬台幣,同學經我鼓動,最終失血痛心地買下,讓我一飽耳福。但我心裡明白,他那“神機”比不上我的AIWA與二氧化鉻帶。做法是,家裡的CD用tape機轉拷到二氧化鉻帶上,給隨身聽專用。這樣的帶子我當年估計有不下百個,包括麥可傑克遜殭屍那張的日本原版,聽得我滿耳流油。那錄音的質量動態,遠非現在的數字音樂可以比擬(多數人恐難以想像)。
當年神機大學後,打工掙錢多些,為慶祝新的身份當然就得再換一套新的系統,將擴大機、CD機和speaker(這對現還放在台灣家客廳用)都做了升級。線材也開始講究,至少得高度純銅線,蕊數要夠。同樣地,用卡帶隨身聽聽二氧化鉻帶,而拒絕CD隨身聽那種不靠譜的播放設備(不過還是有買過一台SONY的)。
高偏壓的特性,讓二氧化鉻帶可以記錄更大的聲音動態當兵退伍後或許因為開始工作,反而變節省了,不想換系統,就這麼繼續用下去,直到有天小歪來到家中,把我的設備搬走幾台,又從朋友那兒拿來幾台,主要是加裝了重低音,並讓中、高音與重低音分用兩台擴大機。這讓我如醍醐灌頂般的認識到:沒有低音或低音不好,那真的不行。無法想像我過去那麼多年來居然活在“沒有低音”的日子裡。
三十年來的經典定有其道理小歪的妙手,不久前還擺弄過我台灣家書房的黑膠系統,一對YAMAHA監聽喇叭被我放在兩米多高的書架上,我認為有現場演出時站在台下的音場,很滿意。而他做的則是,在兩支喇叭的“後方角錐”下墊上一枚十元鋼板兒,令音場略為下傾。同在這個書房,另一套數字音樂系統則用的是Steve Jobs當年親自關照的iPod Hi-Fi,雖然後續銷售不好,但絕不枉我當年把它一路從台北拎到北京,再攜回台灣,陪我已近十年。
2006年發表的iPod Hi-Fi而今為求從簡,我北京家新買的是一對兩百五人民幣的“漫遊者”書架式喇叭擱地板上,音質不俗,性價比超乎想像。我想說的其實是,聽音樂一定要講究音質,這是更好地享受音樂的基礎,也是對認真音樂人的尊重。我下一套系統已經想好要買哪一個了(大家猜猜),那天再把試用心得給發上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