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
我们置身的世界,是自己头脑认知的投射和放大

我们置身的世界,是自己头脑认知的投射和放大

作者: Silvie | 来源:发表于2018-02-21 14:29 被阅读83次

我们置身的世界,是自己头脑认知的投射和放大

1.

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昨夜尽管11点左右便已睡着,第二日仍睡至10点多才醒。

常以为,七八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于人而言便是相宜,身体不需要额外的休息。

感觉到睡眠的过程中有断续做梦,做梦的过程消耗了额外的精力,再加上前几日生物钟略为混乱,于是知道身体困倦与否,它本身会有最直觉的判断。

能够让人给予身体充分的休息,是假日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拉开窗帘,有轻薄的阳光透进来,地面上前夜的雨水已经干了大半。昨夜意识中对于春天的辨认,在头脑中持续:是春天渐渐近了,喜欢春天带给万物的复苏生机。

前一刻在床上,没有丝毫饿的感觉。而一旦全身机能开始重新运作,便会意识到该吃早饭。这应是古典在他《拆掉思维里的墙》那本书里提到过到的,“我们的大脑和意识已经适应养成的一种自动化程序开始运作”的体现:即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吃早餐。

如此看来,如欲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日复一日的持续践行,便会令其成为我们的身体每日自动化运行的一部分。想到此,我希望为自己身体植入的程序是运动的习惯。

做早餐的时候,想到正在读的《当下的力量》所强调的“临在状态”,于是有意识让自己进入对当下手中蔬果的感受和观察中,发现放了很多天的包菜,每片叶子都是从最柔嫩的边缘开始失去水分和活性,变得枯黄。剥开至二分之一处才看到叶子尚好,可以吃,以为越往里应该越相安无事,却在最后看到花心是蔫掉的,叶子的边缘已经发黑。于是感慨:是否万物的内心,最敏感也最知晓内外变化,以及自己的处境?

关于一棵包菜失去活性的过程所遵循的脉络,这并非自己第一次意识到,包括前夜里对春天的感应,在过去的很多时候,我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身边事物变化的路径:季节的来去,光阴流动的光影,内心在一些美的事物面前的无声震颤,自我身体本能的波动起伏……有时,我选择无视它们。有时,我选择记录它们,但下一刻,我往往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我像被自己的敏感逼到角落里,忍不住问自己:如此,然后呢?没有人留意这些的呀,这样的敏感对现世而言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

而今我才知道,这其实是自己意识有限、能量不够的体现——在对万事万物的感知所带来的喜悦面前,我仅有的能量,只能令我前行至此。

2.

想起大学时认识的一个女孩,我们一样的感性、敏感,向往摄影、文字、旅行、浪漫的爱情,我们几乎从相同的七点出发,但8年过去了,我都停留在对这些事物的浅尝辄止,然后被世俗的价值观从这些偏爱的事物中拉开,走到了一片混沌之中。她则逆流而上,一直坚定地走呀走,遵循本心,保持对当下的投入,走出了和我截然不同的天地:始终做自己喜欢的事,读研,出书,开客栈,收获了很多人看来足够浪漫但却不敢想象的爱情。

从她的成长脉络,我看到了什么叫做“你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它就会为你呈现出什么样子”。只要你的本心足够确认、你的步伐足够坚定。只要你是扎扎实实的热爱,扎扎实实的相信。

这也让我想起《秘密·吸引力法则》里谈到的一些理论,概括起来即:你想什么就会关注什么,然后下意识采取相应行动,行动带来改变,然后你就会慢慢靠近目标,就好像这些后续的事情都是被你吸引过来的一样。

3.

也是在经历混沌和碰壁,尝试突围的过程中,才渐渐意识到,很多时候,不是世界真实的样子,比我们想象的要差,而是我们自己的心出了问题。我们对世界作出了以偏概全的判断、认定,我们的内心出现了迷茫和混乱,没有坚定的遵循,不知究竟什么是真实不虚,以为大家都在追逐的就是自己也应该去追求的,以为世界就是以这样或那样自己所不认可的方式运行的。

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遇见的世界就是自己所认为的样子,你是谁就会遇见谁,你所置身的世界就是你头脑和认知的投射和放大。

你想要温柔、慷慨、浪漫、感性的爱人、朋友,就首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然后你才能够遇到那样的人、吸引那样的人。最怕你自己对于那样的爱是否究竟、真实都心存怀疑。

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就应以那种生活里的人该有的样子去践行。然后你渐渐就会将自己的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最怕你三心二意,并不知道自己究竟热爱什么样的生活。

世界上有很多现成的活法,很多繁杂的世俗观点、道理,有些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有用而安全,却不一定适用于你。人必须正视和尊重自己的本心和本性,因为只有顺着自己的本心,保持对智慧的觉知,才可以活出真正的自己。

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均是,心意虔诚、心念坚定。是你穿越混沌,清晰、真实、坚定地做自己想做,爱自己所爱,不判断,不表演,不生分别心。

最怕所有的喜爱都是浅尝辄止,所有的深情都是虚假粉饰。

PS:发现以前看到同上述类似的言论,自己内心会微微震动,甚至还会摘抄下来,但当时的自己其实并不知晓它们所指向的究竟是什么。后来再看到,它们在我面前只是一堆词语组成的语句。而如今却不禁感慨,每个人的内心大概都是一面有意识的明镜,当我们自身觉知的能量尚且不够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明镜会对某些接近真理的内容发出辨认的讯号,但那讯号很弱很弱,以致在匆促的日常中,那种意识会一晃而过。直到我们通过了一定的历练、成长、积累,有意识拂去了内心蒙上尘土,拥有了对那些内容相互理解和认同的能量,它们会经由我们自己的口被我们复述出来。

相关文章

  • 我们置身的世界,是自己头脑认知的投射和放大

    1. 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昨夜尽管11点左右便已睡着,第二日仍睡至10点多才醒。 常以为,七八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于人而...

  • 复杂性浅析

    世界是复杂的,我们如何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呢?压缩算法,将世界投射到我们的头脑,因此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认知...

  • 个人品牌为什么要放大?

    什么是放大 放大就是运用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将经历、才华、观点转化为更有价值的东西。这种认知就叫放大。 认知上的差异...

  • 《自我观察》心得五十七

    01 孩子的头脑...会基于一个孩子的智商、理解、期望和投射来决定他对世界和实相的看法。我们都知道,头脑的成长并不...

  • 我是谁?我不是谁?

    我看见我头脑里的投射在外界和头脑,仿佛两个镜子,我头脑里的声音画面和念头作为投射机,投射在外面,投射在头脑里,而外...

  • 投射收回技巧

    投射是我们将自己的认知、情绪置于外界的事物或者他人呈现的一种心理本能。一般分为两种:正向投射和负向投射。最近在听华...

  • 修炼自己

    有些时候,我们总是过分放大的了自己的认知和感觉,因为自己还被深深的陷入自我的意识世界里。 我所该继续修炼的该是开放...

  • 读后感-《三体》

    宇宙,看似遥远却又紧密的词汇,如果将自己置身于人群之中,我们会将自己的感知无限放大,但如果放眼于地球以外的世界,渺...

  • 冥想

    头脑里的声音,画面,念头和外在的人事物以及在自己头脑里的投射都是客体,主体是自己,是觉察,是觉知,是冥想。 聆听头...

  • 头脑的投射

    醒过来,通常是我们进入另一个意识的轨道,比如从睡觉的状态,突然挪到醒着的状态,我们才突然发现——这场梦不存在。 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置身的世界,是自己头脑认知的投射和放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on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