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人是赏花人,教诗者是务花者
这一次我们跟着郭老师,熊老师去学诗,在曲江江畔。听的第一场报告便是赵雪莲老师和朱建斌老师的。赵老师做题为《吟诵让孩子爱上古诗文》的报告,赵老师说,美育,更多的是感染熏陶,是外在美,外在影响对学生的启发,美育也是潜移默化的美育。那么,吟诵便是美育的方法之一,歌永言,吟诵便要依字行腔,入短韵长。学生会因为吟诵,变得温柔敦厚。吟诵不缺孩子继承,孩子缺吟诵滋养。紧接着,赵老师带着我们去学习如何吟诵,虽然只学会了一点,但给我很大的启示,诗不再是硬邦邦拗口的文字,诗可以吟,诗也可以诵。如果说不学诗,无以言。那么不学诗的吟诵,便无法感悟诗意人生。朱老师在此后也吟诵了4首诗,他说像他五音不全的人也能吟诵,但我感受到的是气势雄浑,不卑不亢,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被朱老师体现的淋漓尽致。
“和月梅,带香采菊,一肩挑出深山谷。说诗人是卖花人,卖花声里幽香扑。不拣怡红,不粘快绿,斑斓五彩全收蓄。读诗人是赏花人,赏花莫厌通宵烛!”一出诗,便知是钟振振教授。钟先生一身正派,笔直的身躯,我们台下每一次的鼓掌后,他总站起来向台下致以谢意。他身上有古代文人的气息,他的言辞里更有古代文人的气息。钟先生为我们解读诗,他说诗的语言,有弹性。他不妄议,遇见误解多的诗,愿意保留更多的意见,听钟先生解诗后,总让我想到一个词,仙风道骨。作为青年语文教师,我们也需要用诗来涵养自己。
读诗人是赏花人,教诗者是务花者听完报告,我们连着两天观摩了7堂课。印象最深的是这几节课。第一堂课是金慧老师的《蜀道难》,在我中学学到这篇课文时,不要说里面的句子,就是里面的字,都觉得很难理解。所以最怕的是,把诗文课上的很死板无聊。而金老师,让学生吟咏诗情,给学生提出问题,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一个个汇成问题丛林,让学生涵咏诗味。紧罗密布的给学生头脑风暴,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了解诗,感悟诗。所以,让我从而思考,在比较难理解的诗文中,我们可以设置问题丛林,带领学生一步步去解诗。
第二节课是霍军老师的《登高》,他从读韵,读意,读题,读字,读句,读写这几个方面来解读登高,可谓是面面俱到,环环相扣。尤其是霍老师用诗句的主语填充法,让学生对诗意更加理解,他慷慨激昂的讲述,不拥挤,且循循善诱。他给学生一个读诗的策略,自己从作品中读出一个时代里边的一个灵魂。在最后的一节课中,也有一位老师讲述了《登高》,其不同之处是霍老师是用了群文阅读法,而最后一位老师也是用了对比解诗法,这也让我受益匪浅。
第三节课,是肖培东老师的《雨巷》。恰逢那天曲江飘着细雨,给诗又创造了一番意境,虽然有些许凉意,但心里却被诗意填充。肖老师主张浅浅的语文,听他的课,有种诗有不可言说之感。肖老师从文本回到学生的内心,主张学生把别人的诗读成自己的诗,他说如何引导学生读懂他人的诗歌,读出自己的诗歌呢,读诗应诗教之美,不仅要读,还要想像画面。确实在别人的诗歌里找自己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读诗人是赏花人,教诗者是务花者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更加激起了我对诗歌的热爱。就像霍老师说的,先做一个诗歌的爱好者,用它来增加我们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最后用语文老师的专业,研究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我们在路上。
读诗人是赏花人,教诗者是务花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