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乐脚丫子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段话的个人的浅见是:
心中有孝的人很少会做出以下犯上的事情,更不会存心作乱。
君子谨守本分,做事自然合乎常理。
孝敬父母,敬爱兄姊,爱护弟妹,你就能明白什么是仁爱。
孝悌说在后来的理解都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虽说对社会安定会有明显的影响,但不应该是孔子的原意。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没有那么简单,不要只是一味顺从他们,更多是要用敬和畏的态度的面对他们,这样我们就不会轻而易举地做违反常理的事情。
如果孔子是推从顺从的话就不会有春秋这本书,孔子不是天子但作《春秋》恐已是僭越,孔子顺么?孔子一生都在努力践行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穷其一生也被来自四面八方的诸侯势力所压制。所以我相信孔子不会教我顺、盲从。
你会做错事情,父母也会做错事情,所以不能够完全顺从,你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把父母带回正途,防止他们犯更大的错误,此为孝。
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有父母你连这个身体都没有,谈何喜怒哀乐,对父母要敬。
你的出现分走了父母对你兄姊的关注,可能让他对你产生了误解,但这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你兄姊的问题,你要把兄长所缺失的部分用敬的方式填补回去。
不是因为你欠他,而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家人能够在一起是缘分,这也是一种爱。
保护你的弟妹,也许他们很可恶,但作为他的长辈,你有资格教训他、教育他、指引他,前提你是对的。
做好你应该做的本分,本就没有人可以责备你。苛责则是没事找事,鸡蛋里挑骨头,你要做的是问心无悔。
你在践行中明白什么叫做仁爱。
仁字拆分开来是 人 + 二, 不是你很二的意思,而是两个人在一起就需要相互爱护相互尊重,你要更聪明一些,不伤害别人也防止对方做任何伤害你的行为,这样才能构成和谐的世界。
像舜或者像童话故事般的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这种大度非常人所能理解,是否一定可以感化对方且不好说,但是你可以做的是保护好自己,然后原谅他最重要是放过自己。
孝和仁更多是希望你可以活得更好一些的基础。
感谢你的观看。
我——有时候理解有点片面,有时候表达有些混乱,有时候表达有些词不达意,希望您可以谅解并给予指点。
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