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作家华莱士对着毕业生演讲时说:两只年轻的鱼儿在游泳,恰巧碰到一只年长的鱼儿。年长的鱼儿对两条小鱼点头致意并说:早上好,孩子们!今天的水怎么样啊!两条小鱼儿向前游了一会。其中之一看着另外一条说:水是什么东西啊?……水就是习惯,我们每天都被不假思索的选择和无形的决定包围着。”一个很形象的故事,结束本书,也让习惯这个词,更容易理解。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语言相对简单,读来很流畅。先撇开内容不谈,单从英文学习的角度,是一本很好的读物。用最简单的词句讲故事,反而生动有趣,更能引人入胜。作者杜希格先生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报告奖、国家记者奖、乔治.伯克奖、杰拉尔德.勒伯奖并入围2009年普利策奖最终提名。果然要多读些新闻工作者的文字,可提升语言的应用能力。自己巩固和学习英文是读这本书的出发点,每天1小时阅读是惯性行为,对语言的欣赏和内容的品鉴吸收是本书给我的明确的回报。
回到内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常识。但是具体要怎么做,才能养成习惯,好像没有人告诉我们。杜先生在这本书中,就非常明确的提出了他的观点:习惯的养成是有科学的路径的,即“习惯回路habit loop”。简单明确的提示(cue),可见或可感知的奖赏(reward),惯例的行为(routine),这三个要素形成的闭合回路。按照这个路径,假以时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习惯。这类似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在这点上,人和狗好像区别不大。
书中也说明一个习惯一旦养成,想要彻底消除是非常困难的,而通过改变三要素中的某一个要素来变更习惯,也相对要来的容易些。
习惯应该是符合飞轮效应的。开始的时候需要自律和坚持,随着时间推移,会觉着越来越轻松,直至自身形成惯性,甚至自动力。
针对个人,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行为习惯,都适合同样的方法论。虽然作者列举非常多的成功案例,也搜集了非常多的科学研究资料,来支撑他的观点,但是终究需要自身体验和实践,才能验证有效与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没有过多的强调主观意识的重要性,但是一个坚强的意志力和自律精神,配合作者给出的方法,一定会有效果,自律给我自由。想要改变些,就得有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