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遇见
书评|从这本写作书里,我学到的三件事儿

书评|从这本写作书里,我学到的三件事儿

作者: 少女情怀总是诗诗诗 | 来源:发表于2020-04-15 15:33 被阅读0次

对于阅读一事,我信奉「时时刻刻从书中找寻生活的答案」一语的力量。

最近学习与练习写作,便在微信读书上读和写作相关的书籍,做主题式阅读。

边读边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在写作方面日益精进。

继第一本写作书《学会写作》,《写作提高一点点》是我的第二本写作主题的书。

这本书是从思考、结构和修改三部分展开,如作者玛丽-凯特•麦基所言,读本书的方式有多种——

可以循序渐进地读,也可以直接跳到了中间,还可以反向阅读,或者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读。

我个人是跳着读完的本书,从中仍有所得,不吐不快,

今天想写写从《写作提高一点点》中学到的三件事儿。

1.思考方式分为三种:计划型、行动型和混合型

确立自己的思考方式有助于确定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那么你有明确你是哪种类型思考方式的作者吗?

在资深写作教练唐·弗赖伊将思考方式分为计划型和行动型两种的基础上,作者加入了混合型。

计划型的作者在动笔前习惯于搭建起粗略的结构或简要的大纲,以便于看清写作方向。此方式既适合写短文,也适合写较长或较复杂的作品,。

行动型的作者为了弄清自己的思路,必须把想法写下来。此方式非常适合写较短的文章,如散文、故事、社论,甚至是电子邮件。

混合型作者使用的是两种方式,先列出一系列粗略的想法,然后开始写一段时间,接着回过头去看看写的有多少符合最初的设想。此方法适用于各种题材。

对应下来,我认为我是一个行动型的作者,我每次在灵感来临的时候,一定会找到一个平台开始写,有时候写着写着想法就来了,不过多时,一篇成文跃然纸上。

或许我们是哪种类型的作者和我们的性格是密切相关的,我算是一个行动派,如果有想要做的事情,便一定会去做,并且尽力坚持。原来看写作书也是一个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的过程。

2.开始正式写作前要记得确定语言风格

在与人沟通交流之前,我们是不是会考虑对方的身份是谁,从而决定了我们的说话风格是什么。

比如说,我们面对的对象是老师、上司或者长辈,我们的语气一定是恭恭敬敬的。

如果说,沟通对象是同学,朋友或者家人,那么语气会更为亲切和随和。

写作和说话一样,在动笔之前,也是需要明确写作对象,进而确定语言风格的。

那么如何确定语言风格呢?可以通过给读者起名字,确定关系,从而达到目的。

然后开始正式写作时,我们可以牢记写作对象,在写作中注意调整语气。

有人可能会问了,确定不了关系的时候怎么办?作者给了一条很有趣的建议——

那么可以把对象定为一个自己非常愿意打交道的友善之人,而非苛刻严厉的人。

这条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写作时转变了思维,在写粥左罗《学会写作》一书时,

我有运用到这条方法,动笔前写下了并牢牢记住我写作面向的读者——所有对写作感兴趣的人儿,

然后开始了我的写作之旅,并时刻注意语气的转变与调整。

后来,这篇文章引来的反响很多,或许离不开我对照着《写作提高一点点》做的相关练习。

3.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作者在书中提到,想要快速提升写作能力,可以考虑组建一个写作小组,和别人一起写作。因为关注别人的问题,我们会更加客观理性。我们给别人以反馈,对自己文章感悟会更深,在看别人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变得更加多样。

作者参与写作已经将近20年,从一开始的一无所有到现在的成本们出版数本书、杂志文章和专栏文章,都离不开写作小组成员的互相监督与交流打气。

而恰好,我也有参与这样的写作小组,一开始是和戴西姐姐组建的日更团日更豆瓣,到后来无意中在豆瓣认识了晨熙,又和她建群每天打卡写作,再到后来楷莉加入,让我发现了一起坚持的美好。

每天写完东西,都会往群里发,总会得到晨熙与楷莉热情的回应,某种程度上也给了我坚持的信心与力量。记得某次楷莉在群里聊到说,她想出书,我顺着说,我也有过出书的愿望呢。晨熙紧接着说,一起加油,共同实现作家梦,到时候这个群就有纪念意义了。

或许就像作者和写作小组成员一样,我们总会有实现作家梦的一天。这个写作小组带给我的,除了互相加油鼓劲的力量,作家梦的再次被激发,还有一些新的认知。

楷莉教会了我一辈子学到的东西,都可以尽量系统化保存,比如说把各种写作素材整合保存在云笔记里。晨熙教会了长期的坚持才是坚持,一次两次断了没关系,要原谅自己偶尔有事的不坚持。

当然她们还为我的公众号排版提出过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推荐了pixabay这个找图网站,我近期推文的封面图便是从这个网站上找的,也推荐给了受我的影响开通了公众号的娜娜。

信息一经分享,便让世间更多的美好,得以传递与流动。分享当真是一件美妙的事儿,我们的认知都是有限的,但是因为分享的存在,我们得以从别人身上汲取生活灵感,不断成长强大。

有关互相给予与汲取灵感一事儿,想起有天我在豆瓣日更了一个名为“我是如何缓解同龄人焦虑”的话题,我分享到群里后的几日,发现楷莉和晨熙都说有受到我的启发,我倍感惊喜与激动。便发了一条文案为「一个人或许可以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一定走得更远」的朋友圈马住当下的心情。

以上便是我对于《写作提高一点点》的三点感想,希望每一个你们能从中得到些许启发。

这是我无意在微信读书上发现的一本书,微信读书评分8.9,豆瓣评分8.8。

若感兴趣,也欢迎去读读,再一同探讨交流。:)

相关文章

  • 书评|从这本写作书里,我学到的三件事儿

    对于阅读一事,我信奉「时时刻刻从书中找寻生活的答案」一语的力量。 最近学习与练习写作,便在微信读书上读和写作相关的...

  • 我的幸福日记——第一:凡事总有个开始

    记在前面:从马丁·塞利格曼的书里学到,每天结束的时候,记下三件高兴的事儿(无论大小,只要真情实感),过一段时间回看...

  • 从《抢占心智》这本书里,我学到了什么?

    抢占心智。 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就如江南春所言,竞争会越来越大, 实体店的生存越来越难,所以我们该如何立足于市场竞争...

  • 写作0514:关于《当呼吸化为空气》

    从这本书里谈写作,我肯定是疯了。它不是一本写作书,而是一名人格高尚的医生记录自己罹患癌症后的所思所想,从哲学到医学...

  • 观察和管理你的心

    从《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里,我学到,我把我的手放在我的心上,在写作这条路上,我对自己说: 就算我恐惧的时候...

  • 从这本书里我学到了什么

    今天又一次聆听了这本改变我人生的书—《少有人走的路》,没错,它给我带来的冲击就是这么巨大,以至于每当我遇到挫折,心...

  • 我在《思考力》 这本书里学到的

    在淘宝买书的时候,为了凑单买了这本《思考力》。读完之后,学到了三点∶ 1.对于不会写论文的我有所启发,接下...

  • BOOK001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

    关于读书,从《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里面中学到的最实用的方法是“A书评”读书笔记法。 “A书评”(Action书评)...

  • 感恩日记第11天

    感恩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完成书评 这本书的书评,要求本月9号之前完成,趁这三天放假把书看完了,上午写书评。 这本...

  • 《我教儿子学作文》读书报告

    这本书的写作立场是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从名字上看也是写给家长的,其实这本书同样适合老师。 在这本书里,让我深深感受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从这本写作书里,我学到的三件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rc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