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托德•布赫霍尔茨
像伽利略和牛顿一样,亚当•斯密探求事务的因果关系。但他关注的是人,而没有将他的视野聚焦在行星上。
亚当•斯密出生于1723年,跟着他的母亲在柯科迪长大成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观察到人们有一种吹捧自己祖辈身份地位的倾向,他称之为“名门幻想”。
在这方面(对人的理解),他效仿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他们两人都是把人看作什么,而不是应当是什么。霍布斯称生活就像“肢体的运动……为什么是心脏而不是发条,是神经而不是许多游丝,是关节而不是许多齿轮让整个身体运动起来呢?”人是可以解读和易犯过失的。
亚当•斯密研究过天文学,了解即使每个行星按自己的轨道运行也一样和谐。他想,人们也能在不同的道路上前进,也会和谐相处。(me:我想他这里忽略了时间因素,一个人的寿命和一颗行星的寿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怎么能保证在很久远的以后,行星之间不会互相干扰。另外,假使在一定的时间内行星不会互相干扰,但行星也并不会像人类那样有自相残杀的动机。所以,我觉得这个类比太粗糙,并不成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