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危机后遗症
1、对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联储的反映与中央银行的历史角色并无太大差别,都是提供最后贷款人的便利带来意抑制恐慌。这场危机的不同之处在于体制结构上的差别。危机并不是发生在银行与储户之间,而是发生在经纪交易商与回购市场、货币市场基金与商业票据之间。但是,提供短期流动性以阻止恐慌的基本理念,仍旧停留在白芝浩1873年所著的《隆巴特街》中所设想的阶段。
2、我(伯克南)一直在谈美联储的作为,但是美联储并非独自发挥作用。美联储与美国其他机构以及境外当局有着密切的协作关系。
3、中央银行的两大基本工具是最后贷款人职能和货币政策。其中,货币政策是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后使经济走上复苏轨道所采用的主要工具。
4、到了2008年12月,联邦储备基本利率基本下降到0,显然利率已经不能再往下调了。于是我们转向了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我们采用的主要工具是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也即媒体和其他地方所说的量化宽松。主要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有两轮,第一轮于2009年3月开始实施,常被称为QE1,第二轮自2010年11月开始实施,被称为QE2。
为什么美联储要购买这些资产呢?顺便插一句,这是米尔顿.弗里德曼支和其他货币学派学者所提到的,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当你购买国债或者政府支持型企业证券并把它们写进资产负债表时,市场中可供应的同类证券就减少了。如果投资者想要持有这些证券,就必须接受较低的收益率。换句话说,如果市场中可供应的同类证券减少了,投资者就会愿意为这些证券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与收益率是相反的。
通常,较低的收益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优异的刺激效应。因此,这实际上是另一种货币政策:我们聚焦在长期利率,而不是短期利率上。但是,这里的逻辑是一致的,都是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
8、美联储是银行的银行。实际上,银行可以在美联储开立储蓄账户,这些账户被称为储备账户。。所以,当购买证券发生时,我们支付的方式只是增加银行在美联储账户的储备数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