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56篇《卫风 考槃》(全)

《诗经》学习第56篇《卫风 考槃》(全)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2-05-07 08:56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56篇《卫风 考槃》

    【原文阅读】

    考槃pán在涧,硕人之宽。

    独寐寤言,永矢弗谖xuān。

    考槃在阿ē,硕人之薖 kē。

    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

    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译文参考】

            筑成木屋山涧间,贤人居住天地宽。独眠独醒独自言,永记快乐不言传。

            筑成木屋山之坡,贤人居如安乐窝。独眠独醒独自歌,绝不走出这山阿。

            筑成木屋在高原,贤人在此独盘桓。独眠独醒独自宿,此中乐趣不能言。

    【字词注释】

    (1)考槃(pán):盘桓之意,指避世隐居。一说指扣盘而歌。考,筑成,建成。槃,架木为屋。一说“考”是“扣”的假借字;“槃”通“盘”,指盛水的木制器皿。

    (2)涧:山间流水的沟。朱熹《诗集传》:“山夹水曰涧。”

    (3)硕人之宽:隐士宽阔的居处。硕人,大人,美人,贤人。本指形象高大丰满的人,不仅指形体而言,更主要指人道德高尚。此指隐者。宽,心宽。一说貌美。

    (4)独寤寐言:独睡,独醒,独自言语。指不与人交往。寤,睡醒;寐,睡着。

    (5)永:永久。

    (6)矢:同“誓”。

    (7)弗谖(xuān):不忘却。

    (8)阿(ē):山阿,大陵,山的曲隅。一说山坡。

    (9)薖(kē):“窠”的假借字,貌美,引申为心胸宽大。一说同“窝”。

    (10)歌:此处作动词,歌唱。此处“歌”字,与第一节“言”字,第三节“宿字”,都泛指隐居者个人行为。

    (11)永矢弗过:永远不复入君之朝。一说永不过问世事。过,过从,过往。

    (12)陆:高平之地。一说土丘。

    (13)轴:本义为车轴,此处指中心。一说明智,或说进展,或说美好的样子,或说盘桓不行貌。《列女传·母仪》:“服重任,行远道,正直而固者,轴也。”

    (14)弗告:不以此乐告人。一说不哀告、不诉苦。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隐者的诗。它给后人的影响较大,可能是隐逸诗之宗。

            题目本身就包涵着赞美的意思。《毛传》说:“考,成;槃,乐。”朱熹《诗集传》引陈傅良的说明:“考,扣也;盘,器名。盖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之为乐也。”黄熏《诗解》说:“考槃者,犹考击其乐以自乐也。”总之,题目定下一个愉悦赞美的感情调子。

      全诗分三章,变化不大,意思连贯。无论这位隐士生活在水湄山间,无论他的言辞行动,都显示畅快自由的样子。诗反复吟咏这些言行形象,用复沓的方式,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此诗集中描写两个内容。一个内容是隐士形象。“硕人”一词,本身就带有身体高大与思想高尚双重含义。全诗反复强调“硕人之宽”“硕人之薖”“硕人之轴”,突出“宽”“薖”“轴”,实际上表示隐士的生活是自由舒畅的,心胸是宽广高尚的。他远离浊世,又使浊世景仰。因此,这个隐士虽然隐居山间水际,但仍然是受人们敬重仰羡的社会人。《诗序》说,这首诗是讽刺卫庄公的,因为卫庄公“不能继先王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隐士是贤者,处身于穷乡僻壤,是对的。硕人是隐士,是贤者,是有高尚思想宽广胸襟的伟人,对此诗歌反复吟咏,诗内诗外,都得到表现。至于是否直接讽刺卫庄公不用贤人,就诗本身来说,并没有明显的昭示。

            诗中描写的另一个内容,是隐居的环境。“考槃在涧”“考槃在阿”“考槃在陆”,无论在水涧、山丘、高原,都是人群生活较少的地方。隐士之所以叫做隐,当然并不仅仅在于远离社会生活。虽说前人有“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的说法,在朝廷、市井之中做隐士不是不可以;不过,一般说来,隐士大多数指远离人群集中活动的范围,到山林、水际、海岛等较荒僻地方去生活的一批人。隐士也可以说是自愿从社会中自我放逐者。诗歌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把隐居的环境写得幽静雅致。山涧、山丘、黄土高坡,都不涉一笔荒芜、凄凉、冷落,反而成为一个符合隐士所居的幽雅环境。

            贤良的隐士在幽雅的环境中,就如鱼得水,散步、歌唱、游赏,自得其乐,舒畅自由。于是,隐居之乐也永远不能忘却,更不想离去了。贤人、幽境、愉悦三者相结合,强烈地表达出硕人的隐居,是一种高尚而快乐的行为,是应该受到社会尊重赞美的。

      诗歌每章一韵,使四言一句,四句一章的格式,在整齐中见出变化。全诗以山涧小屋与独居的人心境对照,木屋虽小,只感觉天地之宽。环境之美,留恋不出,尤其是一“独寐寤言”的勾勒,增界全出,在自我的天地之中,独自一人睡,独自一人醒,独一个人说话,早已是恍然忘世,凸现出一个鲜明生动的隐者形象。作笔的简练,选项取的镜头之典型,人物是呼之欲出,境之耐人寻,确有妙处。特别是可歌的《诗经》,在吟唱中音韵的变化,就使歌声抑扬有序,载着作者的赞美之情,充盈空间,不绝于耳了。

    【《考槃》学习的反思探讨】

    归隐~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主题

            归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主题。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的普遍理想,是在功成名就之后退归林下,回家种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代表是陶渊明。就连最勤奋的雍正皇帝,也让人把他画成山野隐居的样子。今天的“逃离北上广”和讲田园生活的短视频也是种归隐梦,虽然做这个梦的人在乡下没有半亩闲田,也并没体验过农业生产的艰难。       

            苏轼说陶渊明是“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就是无论当官还是隐居,都表现得很坦荡,不让这些外在的东西扰乱内心。归隐是陶渊明做出的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

            陶渊明最吸引人的魅力,就是思想深邃的同时又天性浑然、语言真诚。陶渊明不是人生的逃避者,而是一个强者。士人们纠结、舍不得放弃的事,而他从来就不在乎。

          如果把归隐还原回去,会发现它根本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经过层层包装的文化情感。这种文化情感是在漫长的时光中塑形的。后世文人虽都推崇陶渊明,但经过层层的文化包装,归隐变成了一种未必要真正实施,却时刻挂在心上和嘴边的文化情感。

            陶渊明是真的回乡种田去了,而魏晋时代很多描写山水的诗文,作者都没有到过实地,但他们相信:能在想象中理解世界,可以不必真到那里,这叫“神游于山水”。至于文人中流行的画山水、养盆景、造庭园,也都可以看做一种变相的归隐。

            为什么许多人明明是衣锦还乡的退休,买了大片田园和豪华的宅院,却说自己在学陶渊明?为什么许多人一直努力在皇权之下谋求仕途,却总是高调宣布自己的归隐志向,自命为陶渊明的知音?

            很重要的原因是古代的文人阶层有一种普遍性的身份焦虑:身在朝堂的自己,究竟是像儒家自诩的政治上的合作,还是被人奴役?这种政治身份带来的焦虑,就需要他们在文化里寻找平衡。

            而陶渊明之所以被文人选中作为精神标杆,恰恰在于他解决了精神归属的问题,建立了观察和表达自我的样板。陈寅恪说陶渊明不仅“文学品节古今一流,而且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苏轼说陶渊明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就是文字质朴但内里华贵,这需要放慢阅读速度才能体会到。

            陶渊明对宇宙、社会、人生,都有深刻的感受和体验,他的作品一直在展现旷达的人生态度,这比从理论上讲述清楚要难得多。何况,能说明白的人,也不一定能像他这样活明白。

            古人那么爱忙活砌假山、建园林、关起门来画山水画,这都是在精神上完成归隐。肉身不必真的回到田园,照样也能进入一种闲适、超脱的文化情感体验,得到自然的真意

          经过不断的渲染和模仿,归隐成了非常流行的文化情感。这很好理解,谁没有对奔忙无奈的现实产生过厌倦呢?谁没有对生活的意义感到过迷惑呢?这种情感需要很正常。从情理上来说,无论陶渊明还是历史上的隐士,从个人选择来说也是无可指责的。

    我们读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也很容易被感染,同样会蠢蠢欲动,感叹“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但即便假期去山里或者农家乐住几天,也还是希望最好有空调和wifi。这可能就是我们想象中的隐居和真实生活的关系。

    资料来源:

    “得到”线上课程《贾行家说千古文章》的第6课  “归隐:文人真的想回乡种田吗?/《归去来兮辞》”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中国的隐逸文化及其思想来源

            说起隐士,你想到的可能是这样一群人:他们躲在人迹罕至的山林里,与世无争,没有多少物质追求,不关心世界,只按自己的意志来安排生活,外部世界也很少能干扰到他们。同时,这些人又很有见识,对天下大势有着自己的洞察和态度,只是不愿意掺和,想跟主流社会保持距离。

            澳大利亚知名汉学家文青云对中国早期隐逸文化和隐逸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版了专著《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书中以大量第一手史料为依据,追本溯源,探究了隐逸文化及其思想依据的来龙去脉,对隐士与政治权力之争的关系,对遁迹山林、栖居岩穴者,极端主义者和沽名钓誉的江湖骗子,做了甄别和解析。

          文青云认为,隐士,作为中国古代早期特有的一个社会群体。有时候,他们追求的并不是出世,而恰恰相反,是入世。对于有些隐士来说,隐居并不是他们的目的,而是实现抱负的一种迂回手段。他不仅分析了孔子、庄子、司马迁等重要人物在隐逸传统形成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书中还论述了战国群雄争霸、汉帝国建立、王莽篡政、官吏察举制度、东汉党锢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对隐逸传统的影响。

            研究隐士的生活,是了解中国早期社会生态的一个有趣的角度。而隐居生活从本质上说,就是拉远个人与时代、与组织的距离,这种生活态度对于现代生活中的我们我们也能够带来启发。

            文青云为隐士制订了一个相对严格的标准。他认为,能够被社会看重,并能影响当世和后世而不入世的高人,才称得上是隐士。可以看出,作者看重的是,你的隐居生活是否具有社会影响力。那么在作者眼中,谁才算得上是开启隐逸传统的人呢?他的结论可能出乎你的意料,那就是:孔子。

            孔子的生平,显然并不符合作者对隐士的定义,而且正相反,他是积极入世的代表。然而作者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隐逸生活的理论基础,正是出自孔子。所以孔子虽不是隐士,却堪称隐逸理论的奠基人。

            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孔子的学说虽然强调为君王服务的义务,但同时也很强调个人道德操守。当这两种追求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孔子给出的方法是:当一个邦国“有道”,也就是符合正义的时候,人应当出仕,为君王效力,而当邦国无道的时候,君子应该辞职,以避免道德上的妥协。这个观点写在《论语·泰伯》里,原话很有名:“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在《论语》的另一篇《公冶长》里孔子还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的治国大道推行不下去,干脆我扎个大木筏出海漂流去算了。表达的意思,也是把归隐作为没有条件实现政治抱负时的一个合理备选项。也就是说,根据孔子的理论,邦国无道的时候,隐逸才是合理的。作者认为,孔子这个观点,是隐逸生活的理论根源。

              在《论语·宪问》里,孔子还给出了隐逸的四个层次:“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意思是避开乱世、避开不好的地方、避开不给好脸色的人和避开不友善的言语,这都是贤德君子的表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的理性和灵活性。理性是,人不能没有追求,一味消极,而是要有入世之心。这也正是孔子不赞同消极避世的原因。灵活性则是,人要学会审时度势,形势不好时退隐避让,不影响当君子。

            所以,隐逸这种看起来跟儒家主流追求不符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完全可以被纳入儒家理论体系里去的。这也是文青云研究的独到之处,他认为,隐士的精神底色更接近追求入世的儒家,而不是提倡出世的道家。

            那么,在隐逸传统里,有没有来自道家思想的影响呢?当然有的。道家的五行理论认为世界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金木水火土,并且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在《庄子·刻意》里,根据五行理论,把士人分为五种,其中土属性的山谷之士、水属性的江海之士,都代表着隐士,而他们和金属性的朝廷之士,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就和五行转换是一个道理,是自然的法则。这也就是说,每个隐士都可以是潜在的“朝廷之士”,反过来也一样。

            这样,隐逸的方式获得了来自儒家和道家的双重理论认证。隐逸和出仕不再被视为矛盾,于是才有了后世的那句名言:“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隐逸生活不一定非要远离世俗与政治,无论是山野、市井,还是朝堂,都可以是隐士的生存空间。

            隐逸,是一种生活方式,某些时候也是实现政治抱负的一种迂回手段。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就是诸葛亮。虽然他后来在《出师表》里自称“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事实上他在隆中隐居的时候就注意研究谋划天下大势,显然是深怀政治抱负。其实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出山建功立业。幸运的是,他等来了刘备的三顾茅庐。这堪称是一个隐士通过隐居培养名望、走上仕途的典型范例。

          汉末乱世,一切秩序失衡,隐逸生活的条件已不具备。后世随着皇权的加强,隐士在政治上越来越没有容身之处,直至消亡。所以,隐逸传统也就停留在了中国早期。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文青云中关于隐士和隐逸传统的定义,都是其一家之言。中国历代史书里,很多都有关于隐逸者的传记,对隐士的界定标准也都不尽相同。所以本书中作者提供的,只是他的一个观察角度,不必把这当成一个绝对的结论。

    参考资料:

    “得到”解读的文青云《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

    《六朝隐逸诗学研究》,高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0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56篇《卫风 考槃》(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vt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