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逻辑一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作者是陈志武。这本书从4个方面来阐述财富的逻辑。第一部分历史与财富,第二部分制度与财富,第三部分产权与财富,第四部分开放与财富。这本书一共25个章节,从四个方面分别叙述了财富的逻辑,让我初步了解了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这个答案。下面将我对本书的理解也从这四个方面来分享给大家。
一、历史与财富
中国的奇迹从何处来,当然这跟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关,但仅有这一政策还远远不够,奇迹还源自西方,在过去500年,特别是近200年建立的全球化世界秩序,没有这趟便车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奇迹。书中举了很多的实例来说明,我们现在正是因为处在一个良好的世界秩序当中,所以才会产生中国现在这样一个奇迹。例如: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他们都有想要改革开放的意愿,但是那个时期中国是不会有现在这样好的发展,因为世界大环境是不允许的,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一个好的良好的世界秩序。我们国家现在取得的成绩得益于改革开放,正是我们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收入平等,我们的市场化法制化的建设在逐步的加强,使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现在这个社会经济制度。这得益于几百年来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发展。
二、制度与财富
一个国家比地大物博更重要的财富,是促使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其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创新体系,这种制度财富是无形的,但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更值钱。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这些国家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自由的,法治健全的社会制度,它可以有效的保证公司的合法的权益不受到侵害。而在其他的一些主权国家里面,政府常常是侵害这些企业利益的罪魁祸首。所以我说我们需要民主和法制的社会制度,因为它可以让同样勤劳创造更多的收入,让同样的努力创造更多的财富,或者是为了同样的收入,只需付出更少的劳动。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人民勤劳而不富有,我想跟这个社会制度是有很大关系的。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的计划经济,公有制直接束缚了人们的创造力,人们的生产力被牢牢的禁锢起来。所以说影响一个国家富有的不是地大物博,而是它的民主和法制的建设。
三、产权与财富
产权的保护不是简单的写不写进宪法,通不通过这部和那部法律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共识的问题。不管中国几千年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民营,不仅天经地义,而且是自古人类最自然的谋生方式,“花自己的钱才心疼”是再自然不过的黄金定律。但是我们国家现在的现实是资源配置,收入增长机会既不受效率原则又不受到公平原则支配,而是由权利原则决定为这种起始条件下,最好是市场化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同步进行。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甚至还有很多人在反对说中国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可是几十年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繁荣昌盛可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除了自己以外,其余的所有财产几乎都归公所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又有怎样的创新和创造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又会怎样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又何谈公平?我们违背了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一自然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