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推理探案小说,因为结构紧密,一个环节有漏洞都不行,这就是科学的精神。推原书法史本来的面目,最主的要依据还不是文献,而是人的生理特性。
有许多人追求"慢"和"迟涩",甚至是积点成线。作为个人趣味,无可厚非,但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古人写字就是这样的,那是迂腐。显而易见的是,古人写字首先要便捷,因此,无论是文字变迁,还是书写方法,必须满足"快"的要求,否则,每天有那么多公文要写,太慢会被杀头的。
我喜欢上书法是从今年四月份开始的,现在已经是冬天了,从酷暑到严冬这些日子过得很静谧,午饭后,泡一杯咖啡,在热气的缭绕下打开Ipad,书籍堆砌在桌子一角,眼前只剩下一块荧光屏。应该说,很惬意,写字同样书写得蛮流畅。
我们应该对可视,可触,可行的现状感兴趣,对一切与人的功能以及生理心理有关系的事物与细节感兴趣,抱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书法。其实推理探案就是根据最常被人忽视的具体的小细节,推演出根本的道理,根据人的自身来确立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对于书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换来一个清醒的、客观的头脑,无疑更加有意义。我坚信,古来所有的观念,所有的理论,都不是玄而又玄的,一定是由无数个实物构成,一定是非常朴素实在的、具体可行的。
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首先,我们 生活在这么一个发达的信息时代,过去看不到、找不到的所有的宫廷书画瑰宝、史论资料,以及地下文物都能亲眼目睹;其次,我们身处艺术多元、宽松、自由的年代,碑帖并行,各择所需,我们可以放心地说道、论理。
中国文明的象征,中国艺术的独特,非我们自古使用下来的书法莫属。
在中国,再早一些,书法又叫"法书"。科举时代,字写得好曾经成为无数世子晋升的首要标准。汉代以来,一直成为惟此为高,"非志士高人不能为"的境界。一部书法史,记载了多少才子"池水尽墨"、"退笔成冢"的辛劳,记载了历代书家论教诠释的孜孜不倦。这种辉煌,历朝历代,延续了近三千年。
印象中,书店里,书法类应该是非常齐全的了。书史、书论、碑版、阁帖,古代的,近代的,当代的,编了再编,印了再印,很多。
请循其本
目前对书法"传统"审美的解释有三种:一是从西方美学、哲学、心理学、几何学诸角度;二是以中国道家、佛教、禅宗、日本书道所特有的精神角度;三是以历代史论为背景归纳叙述的角度"。
我们是否可以不要兜过大的圈子,不要现成地在书籍中排列、堆砌答案,不要简单地引证、迷信某一大家的论述,要靠自己的思维与实践去寻找一些有规律的东西。譬如解方程,求一个未知数,其中必然会有一个或几个已知数。往往人们的目标大都集中一未知数的冲锋,而淡忘了在已知数上做文章。
我们的努力应该取得这样的结果:一、完全能够解释古代书论与实践是吻合的。二、我们自己提出的理论与实践也应有必然的联系;三、对将来书法的发展是具有启发、指导意义的。
其实,古人有言:正本清源。说的正是。
《庄子》有如下之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之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之我不知鱼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请循其本!
"便捷"是指什么呢?
回头循去,中国书法既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又是文字。因此,我们看书法发展史,就必须比看其他艺术多一个角度。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字起源,在彩陶时期十分接近,都是象形,都是用"毛笔"。后来发展就分道扬镳了。西方文字朝向符号拼音,改"毛笔"为硬笔;而中国文字却沿着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六书"之路,再之,充分运用"毛笔"的功效,形成点画规范的"方块字"。
究竟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扬的镳,已无法确切地考证。但是,无论中西,有一点完全可以肯定:文字发明的意图和需要是一致的,即为了表意的周全,易于辨识,书写的便利、快捷,再是美观。
文字终止发展的理由是一致的,即人的思想意识的表达、手的生理条件与书写工具的配合,达到最合理、最便利、最固定、最完美的限度。
我们用以上的"肯定"来想西方文字,顺理成章;再看中国文字,问题就出来了。我们似乎漏掉了一个可疑的环节。
在许慎著《说文解字》之前,汉字的创造已经结束,偏旁部首的构成已成定局。即在篆书之前的年代,汉字已构成。而书体却在继续演变,至魏晋南北朝楷书的正式形成,中国书法即文字的造型才终止发展,一直延续至今。书法发展史明确记载,直到东汉楷书逐步形成时,才有书论。
问题出来了。书体的演变,无疑是为了便捷。论规律,明摆着,画圆比画方要简便和快捷。画个圆,三岁小孩生来会,画成方,就要教了。篆是圆折,楷书是方折,还规范了标准的点画。以"永字八法"为例,应该是更费事、更难,可古今论书皆言"便捷",且振振有词。
秦始皇统一文字,改大篆为小篆,历史并没有停止小篆向隶书演变。汉章帝时出现章草,并非章帝所创。宋代蔡、苏、米、黄书风的影响面,远远盖过宋徽宗的瘦金书。由此可见,没有一个皇帝能够用权力阻止书法的演变;同样,也没有一种意志能够让书法的演变终止。
从人性看,从规律看,从合理性看,"便捷"导致终止,应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楷书画和"便捷","便捷"究竟指什么呢?
盲人摸象
我们现在一提到楷书,立即会想到唐代的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而古人对楷书的概念与现代人不一样的,楷书成熟的魏晋时代,不叫楷书,当时人叫正书,或叫真书。正书规范了点、横、竖、撇、捺、折、勾,后人以此为楷模和规则,所以才称"楷书",即 可作楷模的书法。文字既然发展到能做楷模,是可以不变了。
当然,没有一个时代像唐人这样,把正书的技法发挥得如此丰富多彩、淋漓尽致。
以唐楷为楷、为宗,代代相传,世世勉修,学书儿童莫不日课苦练,文人书家莫不驾轻就熟。楷书,其实在距唐约五百年前就已完备。
怀疑"永字八法"
谈到用笔方法,我们接触最早,最熟的,是永字八法。凡稍习书法者皆知。"永字八法"起源于隶字,为后汉崔子玉所创。传说王羲之工书多载,十五年专攻"永字八法",能通一切字。
在"永字八法"中,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努",勾为"趣",左上横为"策",左下撇为"掠",右上撇为"啄",右下那捺为"磔"‘。
不难看出,点、横、竖、勾、撇、捺,是存在的形状,而侧、勒、努、趣、策、掠、啄、捺,则是一种动作的过程。这种动作,即用笔的动作。
通过查字典,发现形容这些动作的词,都属极速果敢之类。
把这些用笔的动作规范成法则,就是有书论以来的两千年,被所以书家挂在嘴上苦说的"笔法"。
后来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能让古人如此世世代代论下去,一定是有道理的东西。能使古人如痴如醉,如此藏之宝之,学之研之的,无疑是一门技巧高难,妙不可言的艺术。
笔法的存在,毋庸置疑。
人物是万物的尺度
半坡遗址,距今六七千年;仰韶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彩陶器皿上手绘的图案,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毛笔的存在,那时汉字还处于胚胎之中,哪来的史书?
但是,有一个"已知数‘是毋庸置疑的。半坡遗址以来的六七千年的人类,衣食住行与兴趣爱好,整个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唯一没有变的,只有人的生理现象和生理功能。具体说,我们与六七千年前的人一样,一样有臂(大臂、小臂),一样有手(掌、五指),其功能、动作依旧。我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手臂,自己的手,自己的生理自然与感受,便是超越时空最直接的证明,最可信的依据。
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
当时古人不外乎用的是碳、墨、漆。古人自然选择兽毛或质地相似的植物材料做毫,优胜略汰。
不转笔:笔毛不是扁就是开叉,需要不停地把笔毫舔尖。
转笔:笔锋始终是裹着的,可以连续写多字而不用舔笔。即使笔锋开叉时,依旧可以写出清晰的字。这正是古人笔法萌芽的最初动机之一。
我们可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青铜器的象形文上看到明显的转笔痕迹。或能追溯到更早,比如在红山文化的彩绘陶罐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徒手绘制的不规则的几何图形,这就是后来发展成商周青铜器上具有代表性的饕餮纹、云雷纹、夔纹等的雏形,均成螺旋式、圆转的对称纹路。
只有将笔杆左右转动,才可能将笔毫随时裹住,既快速又匀称地画出这样的线条。这正是由于笔法的起源,才造就了这些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图形。不信,我们动手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