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形势下的藏富于民

新形势下的藏富于民

作者: 龙文雕心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5:33 被阅读0次

1.背景

从参加工作开始,我就有一个猜想,我的祖上先辈们都是干什么的呢?听老人说,家谱早就消失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浩劫中了。于是,我开始脑补他们在田园间耕耘,或在草原上牧歌的画面,或许有贵族王侯也说不定。我确信一点,无论他们所在的年代处境如何,祖辈们所做出的一切努力,无不是为了生存,无不是为了下一代过上更为宽裕的生活。那么问题来了,上下数千年积累了多少个世代,为何传承到我和我父辈,却什么家底都没有留下呢?

我想因为朝代的更迭,财富聚合,又流失罢了。

或许是我爷爷的爷爷闯关东的时候,时逢兵荒马乱,因金条太重,不易零花。为了便携,便用菜刀砍下仅能带上路的金粒,藏于腰间。北上路见土匪或关卡,一路挥金,一路放行。待“千金”散尽,历经蹉跎,也就抵了达松花江畔,于是就开始棒打狍子,瓢舀鱼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在近代200年间,这片黑土地上,先后经历了日俄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

以上画面纯属虚构,如有属实,纯属巧合。以上充分说明,只有

记得很早以前国民教授郎咸平曾在不同场合呼吁,政府不要搞四万亿投资,要藏富于民。我刚一听到觉得这个理念真棒,老郎要是人民的总理就好了。而那时年轻的我比较愤青,认为藏富于民就应该是国家直接给老百姓发钱搞福利,后来才知道国家层面上的藏富于民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先要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本属于市场的资源还给市场来重新配置。用看得见的手,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其目是提高消费在GDP中的占比,让企业有利润可赚,进而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扩大消费。

而这是国家的层面上的系统工程,它保证的是资金流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良性循环。

而实际上,这个政策在当前的环境下,依靠集中的权力调动资源,将有具有价值风向的指令输入到经济链条中去,人民的收入虽有了稳定提高,但是却普遍无法跑赢通货膨胀的速度,因为大量的价值财富没有输入到普遍的行业中去,而主要是流进了占国民生产总值大部分的铁工基项目,大部分红利被这部分既得利者瓜分。这部分既得利者感受到的是通缩,而大部分国民所感受到的则是无处不在通胀。

看来藏富于民最多可以让人民达到小康,而在小康之后,如何找到通向财富自由之路就完全是看个人努力的事情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虽然我国家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在提供个人机会与舞台上,是不遗余力地支持的。只要不断学习与成长,可以迁跃到旁人想象不到的平台上面,选择也会更多。现实中,很多人在抱怨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但却没有想到,贫富差距不是国家造成的,而是大多数人不去成长,少数人成长的结果。它折射出层数鲜明,丰富的人间百态。在折叠的北京打拼,折现出的收入有多少,你就会享有什么样品质的生活,公平合理。对于个人成长学习者来说,这个城市越折叠,在迁跃过程中的安全落脚点就会越多,理论上讲,只要一直在成长,那么达到想要的迁跃的高度是早晚的事。

当前,我国股市长期低迷,国民的投资渠道相对单一,在找不到资金出口的情况下,老百姓的钱要投到哪里才能跑赢人民币通胀呢?

相关文章

  • 新形势下的藏富于民

    1.背景 从参加工作开始,我就有一个猜想,我的祖上先辈们都是干什么的呢?听老人说,家谱早就消失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

  • 藏富于民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

  • 《夺富于民》脱脱篇

    (最后一个人物啦哈哈哈哈哈) 脱脱真的也是一少年英雄,十五入朝,扶摇直上,权至丞相,估计就是小说范本的写法了。对于...

  • 《夺富于民》刘晏篇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三字经》中的刘晏] 刘晏和第五琦都是唐代乱世之能臣,但与第...

  • 《夺富于民》张汤篇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是多面性的。 对于汉武帝来说,张汤是手中的一把好刀,能为自己赢得名声,也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 君孰与不足:藏富于民

    鲁哀公问有若说:“年成歉收,国库储备不足,这可怎么办呢?” 有若回答说:“何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呢?”哀公...

  • 荀子的思想,藏富于民

    春秋战国,是大变革、大争鸣、大辩论的时代,也是尽情表达智慧的时代。 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史上首屈一指的黄金时代,智者...

  • 社群——未来企业的终极形态(财富藏于社群)

    未来----无社群即灭亡 未来社群的价值将愈加凸显,未来的趋势应当是介于“藏富于民”和“藏富于政府”之间。大量的财...

  • “藏富于民”可能真的要来了!

    首先,思考一个根本问题:什么是一国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觉得这个问题太高大上了,那么可以换成相同逻辑的问题:什么是一...

  • 《夺富于民》第五琦篇

    第五琦,姓“第五”,名琦,字禹珪,出身平民,官至宰相,中年得志后又经几起几落,在最后一次被贬启用回京后去世,享年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形势下的藏富于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yk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