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母亲打电话询问她家里的情况,后来在说到压岁钱的问题时,我提到了阿姐,我给她孩子六百的压岁钱,却没收到阿姐给儿子的一分钱,我说孩子翻看我的手机,边看边说,妈妈,你给哥哥姐姐六百,为啥阿姨不给我发压岁钱?
老妈听了在电话那头笑,无奈地说,哎,怎么不给孩子发点,毕竟是过年。
我突然间想起以前的种种往事,跟母亲说:我的感觉好像是不断地欠她似的,还不清,但是我有事时,我从来没从她那里借出过一分钱,而她张口跟我要,很轻松。
母亲说:那是因为你上学的时候花了的钱多。我说,我花多少钱?我上那几年学挨过她多少骂?
等我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我又开始生气,气阿姐不懂人情事故,气阿姐对我索取就那么理直气壮……等我越想越气的时候,我身体开始有反应,开始变得不舒服……
其实深深探究,还是家中的氛围影响了我们,那就是谁出去念书,谁就得无偿地去帮助在家里劳动的人,家里有什么事,都得要念书的人承担……
到现在,我明白,越是这样,待在家里的越不上进,也越得寸进尺,甚至不懂得体会别人的不易,也越让外出的人背负的压力越大,也越焦虑……
今天自己做个决定:理智地看待这份感情,不超越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分清彼此,不要界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恰当是最好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