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我来说,刚刚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去姥姥家打打牙祭、开开荤是我和弟弟最期盼的事情。
当时的通讯也不发达,去姥姥家也不能提前打个电话告知一声。不过,姥姥家距离集市较近,每次我们前脚刚到家,后脚姥爷就一声不吭地提个篮子,骑上自行车,去集市买菜去了。
姥爷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前面说姥爷种花是一位行家里手,画画栩栩如生,毛笔字写的遒劲有力,做饭也是色香味俱全,堪称是一位大厨。
姥爷从集市回来,没有过多的的话语,抓紧进入厨房,开始做菜,不大一会儿,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的七八盘菜就摆在我们面前的餐桌上,着实让我们垂涎欲滴。
大人们边吃边聊边喝,我们只顾着低头吃。直到吃得直打嗝,才放下筷子,去一边撒欢儿去了。
快要打道回府时,姥爷又给我们切开西瓜,让我们又吃个肚儿圆,才开开心心的坐上老爸的自行车后座上回家走。
当时只有一个吃心眼的我们,还没有离开姥姥家,心里都已经开始盘算,啥时候能再来姥姥家,吃姥爷做的可口的饭菜呢?
然而,现在只能在记忆中回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