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公,在他登基之前,他的爷爷和父亲用了近百年的时间,开创了齐国争霸的大好局面。在他之后,他的弟弟齐桓公,九合诸侯,成为春秋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主。就好像在两座高峰间,他就是低谷。但是,如果他的人设跟商纣王、周幽王相同,为什么他的号用“襄”这个字呢?说明这个人还是有故事的。
齐襄公的谥号是“襄”,“襄”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有能力、有威望且为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意思,是很正面的褒义词。那他做了哪些事情对当时的齐国有利呢?
九世之仇
周王朝分封建国的时候,特意设置了齐鲁两个国家互相制衡,还设置了一个叫作莒国的国家,隔断在胶夷跟鲁国之间,一个叫作纪国的国家,隔断在齐国跟胶夷之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57338/d3eb4e58dcf8ab96.jpg)
(春秋时期地图变动挺大,仅作为齐、鲁、级、郑的大约地理关系)
周夷王统治时期,眼看着齐国就要把手伸向胶东半岛,纪国国君马上报告周王。当时的周王就把齐哀公,扔进大锅煮了。齐国把这仇记在打报告的纪国头上。但这件事后,齐国之后陷入了七十年的内乱,经历了整整九世,都没有办法找纪国报仇。九世之仇,犹可报也。
齐鲁关系
为什么这个时候鲁国没有插手呢?鲁国老王鲁桓公的政治主张愿意保护纪国,一边和纪国保持姻亲关系,一边用军事震慑齐国。所以有鲁国这个障碍,齐国是没有办法报仇了。但是齐襄公借妹妹文姜受辱骂,这根导火索,直接把老王鲁桓公搞定了。
鲁国老王鲁桓公一被解决了,新王实力不足,再加上可能还在纠结自己和齐襄公之间的关系。去报仇吧,如果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怎么办?也无心再保护纪国。在这里不说齐襄公的私德问题,这次的操作,把邻居鲁国压制下来,同时也让纪国失去了背后有力的靠山。
到了齐襄公这里,他解决了郑庄公的儿子,搞定了新上位的公子婴大问题。所以当齐国挑纪国,纪国向郑国求救的时候,郑国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纪国当然求救无门。最终毫无悬念的被灭了。长达180年的仇恨在他这里解决了。同时还收拢了小弟卫国继续追随的心。
所以当齐桓公接手齐国的时候,国际关系问题暂时不需要操心,野心勃勃的公孙无知也被解决了。齐襄公的这番操作为齐国称霸项目铺平了基础。因此,抛开私德不谈,在政绩上还是配得上“襄”这个字。
关于谥号和历史评价
历史评价,是可以站在别国、站在后世的角度去看待。但谥号的视角是本国,拟定的时间是在新亡后不久。所以“襄”这个字,代表的是齐襄公薨逝之后,齐国内部对他的评定。
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
齐襄公灭纪,算是“辟地有德”,干涉鲁、郑、卫国君人选,为齐国谋求良好的外交环境。“因事有功曰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