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4期“烛光”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当看到烛光,眼前变浮现出儿时妈妈在昏暗的灯光下,缝缝补补忙忙碌碌的身影。那时候很害怕夜晚,因为不能疯疯癫癫嬉闹玩耍,到夜晚只能乖乖在家,不是自己睡觉就是等着妈妈忙完了睡觉,在那长长的无聊的黑夜里,妈妈跟那烛光,是最温暖的光,有时候,月亮圆圆的,我们会在门前的月光下玩耍,直到妈妈叫我们睡觉。
后来,有了上学了,有了灯,有了电视,那烛光,就留在了遥远的记忆里,多数时候,妈妈一个人忙碌着,我们做着自己的事情。我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认识着世界,理解着世界,我们也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我们不在依恋妈妈,我们向往更强烈的光。
我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外面的世界,我们斗志昂扬的迎接写新世界的挑战,外面的世界,残酷,激烈,美好,错综复杂。我们遍体鳞伤,但却又不愿逃离。
我们是处在尘埃的普通人,我们为着碎银几两处心积虑。我们觉得圣洁,高尚,无私奉献,那必须是伟人的壮举,于我们普通人,我们只有有心无力,我们会想起那一抹烛光,我们却回不去。
但真的有那么多人,指引着我们,就如同我们心中一束希望的光,让我们即使深陷泥泽,也能想尽办法绝处逢生。他们是那些志存高远的人。
年幼的时候,父母跟我们说,要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去看外面美好的世界,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于是心里面有了小小的希望,小小的梦想,那束光让我们有了梦想,但此时的我们,心里只有自己。
当我们带着小小的梦想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我们发现,世界很美好,我们好渺小。我们为着碎银几两,奔走万里,我们也想不为五斗米折腰,我们的心,高高在上,头却低到了尘埃里。
我们看感动中国,我们读张桂梅校长的故事,我们感谢那些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我们感激国家三年以来的全力守护,我们为有这么多的大爱无私而感动着。
其实,作为我们普通人,我们是无法理解人家的思想境界怎么能达到这个程度的。我们多觉得自己管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就行,哪里有时间去圣母心泛滥呢!不过说实话,在我看来,那些感动我们的人物,确实是让人佩服的,很多人或许不大理解他们,但绝对是肯定他们的,因为他们做了很多人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虽然我们做不到像他们那么伟大,高尚,但至少,有他们的引导,我们会更加正直,勇敢,再不济,我们也不至于成为社会的蛀虫,那些伟大的思想,高尚的情操,虽然我们达不到,但至少我们不会危害社会。
所以,我们一路走来,走走停停,最终才明白,月是故乡明,那一抹烛光,那烛光下的妈妈的温暖,才是我们心中最暖的光,我们幼时想要逃离的地方,其实一直都是我们留恋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