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人问你,在职场工作近二十年,月工资还不到四千元,这样的工作还值得你留恋吗?
这个问题,相信对于九零后、零零后来说,答案肯定是:那就换工作呗!也许是,这样的工作你能坚持二十年,也是没谁了。
其实笔者也曾有这样的想法,但我的经历正是千千万万职场人正在面临,却又不敢面对的,今天在这里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老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山里人家,穷苦几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孩子读书改变命运。在我老家那地方解读这句就是进乡公社当干部,光宗耀祖。想实现这个梦想唯一的方法就是读书,靠国家分配。
笔者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回想当初一起上学的发小,如今有正式工作的又有几人。这份自豪感,在现实的磨砺下早已消耗殆尽。
记得二零零二年刚上班的时候,被分配做文字工作,第一年试用期工资一百八十元,虽然少点,但在回老家村子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自己靠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乡里公家人,面对大家投来羡慕的眼光,心里的那点自卑感一下子飞到九霄云外。当时想反正自己一个光棍,物价也没那么高,百十块钱还能吃喝几顿,也挺好。
第二年转正,成为正式国家干部,工资三百,多一倍的收入让我喜出望外。过年过节的时候又能多买点礼物给亲朋了,就连小侄子的红包也比往年多了几十块。我清楚记得当年坐三轮车是一块钱去哪都行,随份子五十元是大礼,还是那话,够用挺好,谁让咱前途无量了。
再后来的几年,收入从当初的三百慢慢涨到一千元,年龄大了,家乡人觉得我在乡公社上班有出息,介绍对象的事纳入日常,但我想在这工作也不过就这样了,人家县里上班的人工资可比我们乡政府多多了,于是加倍努力,逢考必上,终于谋的一个职位,在参加工作三年后如愿调到县上,当领导询问过简历后,又让我继续做文字工作,一晃就到了现在,其实我现在这样的条件在家乡人看来已经很好了,但自己的苦又有谁人能知。
尽管我在工作上尽职尽职,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但参加工作都快二十年了,现在每月工资还不到四千元和过去到企业工作的同学相比实在是太尴尬了。但这也是没办法,我也只能依靠这点工资来养活一家老小,当真是压力山大。我常常问自己,这就是我苦苦追求的理想,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想跳槽离开机关,但一想自己除了写材料,其它也没什么生存技能就不得不放弃了,再说父母也是因为我有这份固定工作而不同意,一晃多年,我在县城安家落户,有两个可爱的孩子,生活更是入不敷出,生活上主要靠双方老人支持,无奈我再次萌生换工作的想法,并取得家人支持,但在智联上一看,吓了我一跳,原来自己三十七岁的年纪早已过了求职的黄金时期,好点的工作不好找,差的点又不如现在,高不成低不就是我目前最真实的写照。那就想办法做生意吧!妻因为要照顾家庭和孩子有些力不从心,我这边又有工作在身,又怕选择不利,得不偿失。
相信像笔者这样高不成低不就,前怕狼后怕虎的人应该有不少,但这样坚持下去肯定不是办法,破釜沉舟真的很需要勇气,或许真的要背水一战了。
此刻,忽然想起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人那首《未选择的路》,不正符合此刻我的心情吗?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仅以此文与简友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