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面,桂子飘香。因博学善辩而声名鹊起的杨朱正兴冲冲地走在通往沛地的大路上。
不久,太阳西斜,晚霞满天,杨朱远远望见一家客店的招牌随风摇晃,便加快了脚步。
夜幕降临,杨朱走入了客店。客店里旅客很多,非常拥挤。店主见杨朱气宇夺人,慌忙小心侍奉。
吃饭的时候,店主亲自为他端盘递盏,添酒布菜,忙得不亦乐乎。
洗漱的时候,老板娘亲自为他捧着毛巾和梳子,殷勤备至。
其他的旅客纷纷离席,为他让出座位,在火炉旁烤火的旅客纷纷退去,为他让出最暖和的地方。
杨朱心想,这都是因为自己才华横溢,与众不同,才受到如此的礼遇,心里便很是得意洋洋,心安理得。
杨朱听说老子正西行去秦国游历,必定路经大梁,他又久闻老子超秩绝尘,很想与老子相见,于是便决定前去迎候。
天刚破晓,杨朱就早早地出了城,在大梁郊外静候老子。等了很久,才见老子悠然踱来。
杨朱上前施礼,然后就声高气盛地做着自我介绍,说道:“在下杨朱,从小便博览群书,如今也已经经纶满腹了。久慕先生大名,今日相见,很想听听您的教诲。”
老子静默不语,许久才仰天长叹道:“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你是可以教诲的,现在看来你是不可以教诲的!”
老子说完,拂袖远去。杨朱愕然,心中又是迷惑,又是失望。
回到大梁城中,杨朱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但仍不死心,便又找到了老子投宿的客店。
杨朱把鞋子脱在门外,恭敬地用手捧着毛巾、梳子等盥洗用具,用膝盖当脚走进了老子房中。
杨朱诚恳地对老子说:“方才先生所说我很是不解,能否明言弟子的过错吗?”
老子悠悠地说:“你锋芒毕露,骄盈气盛,谁又愿意与你相处呢?最洁白的东西总好像有污迹,德行最高尚的人总好像不足。”
老子虽然只有寥寥数语,杨朱却已幡然悔悟,只觉得芒刺在背,羞惭地红了脸,说:“先生的话对我真是当头棒吓,先生的教诲我也铭记在心了。”
杨朱听了老子的教诲以后,潜心反省,内心与外表都返依质朴素淡了。
等他从沛地返回又投宿客店的时候,店主不再对他格外关照,其他旅客不再对他谦让,甚至跟他争夺起座位来了。
后来,杨朱与弟子们有一次从宋国经过,向东走住进了一家客店。
店主有两个妾,一个长得美貌,一个长得丑陋。
长得丑陋的地位尊贵,深得店主的宠爱,长得美貌的地位低贱,颇受店主的冷遇。
杨朱上前询问道:“人人都爱美姬,讨厌丑婆,为什么你却适得其反呢?”
店主回答说:“长得美貌的自以为很美,我却不知道她美在哪里,所以我讨厌她;
长得丑陋的自以为很丑,我却不知道她丑在哪里,所以我宠爱她。”
杨朱听后,深有感触,便对身旁的弟子们说:“你们记住这个吧!做了贤德的好事,而又摒弃自以为贤德的想法的人,不论他到哪里谁又能不爱戴他呢?这也就是当年老子开悟我的道理呀!”
弟子们频频点头,都有感悟。
水如天说:杨朱虽然博学善辩,但却因此骄矜气盛,仍然没有达到至人的境界。
老子的开悟就是要他抛弃自得的念头,无心而为,为而无心。
这与杨朱后来用以告诫弟子的店主宠丑厌美的道理是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