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62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奥”指奥妙主宰,“善”指善于用道,“市尊”指获得尊重,“加人”指增加人气引申为获得器重。
本章大意是:道是万物主宰,得道者珍视它用来发展自己,没有得道者也可用来保护自我,因为示弱之道意味着,谦卑说话得到尊重,低调做事得到器重,那些不善于用道的人也没有放弃示弱之道的理由。即便地位尊贵,财富自由,也需要坐而论道,人们之所以如此重视道,因为遵循道,有求必应,有错能改,这才是最可贵的。
这里老子给出遵循道的好处,即“求以得,有罪以免”,不是说得道者做啥啥成,逢凶化吉,有罪免责,而是不担心遇到困难,不害怕犯错误,因为采用道的方式可以应对得当。
这个方式就是本章说的“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通俗说法就是会说话,会做事。
所谓会说话会做事,可以用两个指标衡量,一个是能不说就不说,能不干涉就不干涉,再一个是不得不说、不得不做时候,示弱的说,低调的做,这其实就是为人处事指导原则,懂的都懂。
举个生活例子。
买房有个特点,即“买涨不买跌”,目前房价在下跌,有朋友房子出租中,虽然近期不着急用钱,但几年后还是要用的,为此是否出售房子就成了决策问题。
如果家人决策了准备卖房,自己没有明确反对意见,毕竟房价这个事儿谁也说不准会如何,那就顺其自然认同呗,出价合适的话,那就出手。
大方向明确了,小细节不能考虑太多,不能不做决策,不担当责任,却患得患失,总是希望得到好处,没有风险。
遇到的事儿,要么支持人家做,别冷嘲热讽,要么明确反对,提出个人建议,求同存异,协商一致,共同应对不确定性。
不用自己费力做事,乐得省心省力,那就积极支持,闭嘴不说牢骚话,否则自己去做,承担后果,最怕不负责任还瞎说乱说。结果无所谓,心态最关键,这也算是示弱之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