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683355/97611da192a161f8.jpg)
年关将至,心向往之。虽然越来越不喜欢过年,但随着新年的一步步走近,疫情防控之下难以决定是否回乡过年。早饭后,便与女儿聊起了过年的那点事,于是就聊到了亲情。
聊到亲情的时候,便谈到了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小说集中的几篇文章中相关人物的悲剧人生。他们的主要特点就是小小年纪便失去了父母,成为寄人篱下的累赘,讲这个的目的还是引导女儿要珍爱父母,珍惜亲情,珍重乡情。
《别后》讲述的是他在母亲早逝,父亲远行,和姐姐生活在舅舅家所感受的那种淡漠。除了压抑与孤单外根本就体会不到丁点亲情。通过与永明家那种和美的氛围相比,更加反衬出他压抑的处境。姐姐走后,他从永明家带着礼物回来时舅母的态度让他更加孤单。他想和舅母要钱买五色纸,却被舅母对两个儿子的排揎打消念头。看着自己用果店招牌纸剪成条儿粘成的纸链子来寄托自己那种凄凉中的怡悦。
《最后的安息》讲述的一位小姑娘惠姑,暑假去乡下别墅消夏时遇到的与自己同龄姑娘的悲惨遭遇。这位姑娘叫翠儿,四岁时父母去世,便成了童养媳,每天除了干繁重的体力活,还要受到妈妈(婆婆)的毒打。文章最后对于惠姑临别时去看被妈妈打得奄奄一息的翠儿时的描写,不仅道出了翠儿的无助、惠姑的无奈,更写出了这位“妈妈”的无情和世间炎凉。
《庄鸿的姊姊》讲述了放假回来的庄鸿得知姐姐去世的消息后无心在家,只能去同学家里消遣。庄鸿父母早逝,与叔叔和奶奶一起,因为贫困和重男轻女的思想,学习优秀的姐姐只能辍学。姐姐在世时,虽然没了父母的爱,但他能时时感受到姐姐给予的温情,特别是每当放假归来时总是姐姐先迎出来并伴随着喊着“弟弟”的温蔼让庄鸿永远铭记在心。如今,姐姐没了,家里感觉不到温情,在庄鸿的心里就像无家可归一样。
《一个不重要的兵丁》篇幅很短,却更能打动人心,不禁让我想起曾经写过的《记忆中的生产队长》里的队长与他的弟弟。父母死后,家里的地由大哥二哥分着种,没有他的分,他只是跟着大哥大嫂一起过。后来他选上了兵丁,善良木纳的他受尽委屈,把省下来的钱给大哥大嫂。后来他得病了,告假回家,哥哥嫂子不待见,还让侄儿躲着远远的,最后他在寂寞中死去。
一个个悲惨人生,一个个悲剧人物,在一个个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恨与伤。难怪季羡林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的叔叔与婶婶。季羡林从六岁就离家到了济南的叔叔家,直至出国留学。叔叔的保守呆板、婶婶的小气苛刻让年幼的季羡林对亲情有一种陌生感。所以,季羡林一辈子对叔叔和婶婶只有情但没有爱。
现实中,谁都不能去评论别人怎么样,只能做好自己。但这些“故事”可以拿来与孩子分享,从而让彼此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