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55021/c22ebdd1bd36bffc.jpg)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每天只有24小时简直不够用啊
为什么时间过得这么快!!!
还没做什么事情呢,一天就过去了。。。
。。。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认真的回顾每天的生活,可能就会发现,不是24小时不够用,而是你每天在无意间浪费了太多时间,使真正能利用的时间不够了。
那么,时间都浪费在哪了呢?如果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可能大多数人都说不上自己的时间都浪费在哪了,不过我相信,下面这四种很容易导致时间浪费的场景,你可能会熟悉。
场景一。
工作学习的时候经常被各种事情打断。
好不容易有了好状态,正在专心看书,然后手机来了消息,你去回复一下。过一会突然想起要发一封邮件,又打开电脑去发了个邮件。你可能以为回个消息、发个邮件不会耽误多少时间,但实际上,你真正浪费的时间比你自己感觉的要多很多。
人脑从娱乐、运动或休闲状态中进入到工作状态是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的,这段时间内的效率比较低,而你每次拿起手机再回来都要经历一次这个过程,所以虽然你看上去工作了很久,但你的时间被浪费掉了。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的呢?推荐大家尝试下番茄工作法,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一句话就可以概况:工作半小时,休息5分钟。其背后的思想是,工作时间不能持续太长,因为人脑能够连续高效工作的时间有限,所以要注意休息。
但前提是,工作时,要非常非常专注的把你的精神放在手头的事情上,不可以被任何其他事情打扰。你要主动的阻止任何可能打断你的事情,比如给手机断网,避免手机消息干扰你,比如你突然想到有个事情要做,如果不是很紧急,就先不要做,把这件事记在纸上,一个番茄钟结束之后再去做。
同时,休息的时候也要真正的休息,利用这五分钟去放松大脑和身体,不可以想任何和工作有关的事情,因为只有大脑真正的得到了放松,下一次工作的时候才会高效。
这个方法看上去简单,也有人质疑其可靠性,不过至少在我自己的身上,是管用的,我以前在学习的时候总想看手机,后来开始尝试番茄工作法,真的解决了。现在番茄工作法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不妨试一下。
场景二。
大量碎片时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的碎片时间,比如等公交车、坐地铁、在食堂排队,你可能觉得这三五分钟、十分八分的时间干不了什么,而且身边的大多数人也都用这个时间在打游戏、刷微博,但是,如果你想变得比大多数人更优秀,就不要去看大多数人怎么做。你要明白,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把时间花在娱乐上,所以才给了那一小部分人超越他们的机会。
那么该怎样有效的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呢?首先,你要识别出碎片时间,也就是说,你得提前意识到在哪些场景中你的时间可以更好地利用。比如,每天早晨,你要去吃早饭,之后去实验室,那么,去吃饭的路上、吃饭的时候以及去实验室的路上的时间就是可以利用的。你周末出去玩,那么等人等公交车坐地铁的时间就是可以利用的。
第二步,你得知道你能用这段时间干什么。一个好的办法是,专门的做一个检查表,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整理出在不同时间长度下自己可以做的事。
比如,如果有5分钟,可以背单词,回复一个微信消息,规划一下当天的日程,如果有15分钟,可以听一个英语听力,读一篇有质量的文章等等。这样当你下次再遇到这种碎片时间的场景的时候,你就可以很快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其中会有很多时间是像这样被碎片化的,如果能把握好这个时间,无形中就会比其他人多做很多事。优秀的人对其他人的超越,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
场景三。
因为某项技能不熟练而造成的时间浪费。
这是一种隐性的浪费,很多人甚至根本不会意识到。举个例子,我有个同学小王在公司上班,有天老板让他整理一个复杂的表格,工作量很大,但都是重复的操作,他之前没做过这类工作,也不熟悉Excel,所以那天加班很晚,熬夜才做完。做完之后发个朋友圈和我秀了一下自己工作到好晚,然后带着疲惫的身躯满足的睡觉了。
但是,他真的需要花这么多时间来做这个事情吗?如果别人来做也会花这么多时间吗?
不一定。如果他之前学习过Excel的常用技巧和一些可以提高效率的进阶用法,那么可能他本来要四五个小时的工作只要一两个小时或更短就可以做完。但是因为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所以他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虽然他感觉还累,但还是把时间都浪费了,没有效率的辛苦只能叫瞎忙。
怎么样能避免这样的瞎忙呢,《时间投资法》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概念,时间投资。什么是投资,你投了一笔钱在一个生意上,过了一段时间,得到了更多的回报,你因为之前投的钱而获利了,这就是投资。
时间投资也一样,你现在把时间用在学习某个技能上,将来就就会因为掌握这个技能而节省更多的时间。并且,每用一次,你就会收益一次,你时间投资的收益只会不断积累。
我曾经惊讶于身边有很多人不知道Windows的那些常用快捷键,或许他们同样不知道,那些用鼠标点击好几次才能出现的菜单或功能,只要一组快捷键就轻松搞定了,他们每天用电脑要进行不知多少次常用的操作,而每一次都会比别人多花几秒钟,而这些,都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花5分钟去学一下那些常用的快捷键。
所以说,年轻的时候还是要多花点时间用来提升自己,好好学学英语,熟悉一门编程语言,或者多读读书等等。以后的日子说不上什么时候就因此而获利。并且这种收获往往不局限于节省了时间,你精通一门语言,它可能为你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你书读得多,对同样的问题理解的就比别人更深入,这些都是你的投资带来的收益。
场景四。
因为作息不规律、休息不充足导致的精神不集中、工作没效率。
新的一天开始,你来到公司/实验室/自习室,坐在桌子前,准备开始工作,但是面对眼前的工作,你的精神没法集中,经常走神,一会想想娱乐圈谁和谁又在一起了,一会想想中午吃什么,或者,坐在椅子上拿着笔舒服的打了个盹,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一个上午过去了。
这种情况导致的原因往往是,前一天晚上玩手机、看电影或者打游戏睡得太晚,第二天又在闹钟的嘶吼下硬着头皮起床。或者有的人可能会选择直接睡到九点十点把觉睡够。不过,不管怎么说,你的时间都浪费了。
这该怎样解决呢?我始终认为,好的生活作息是高质量生活的前提,作息习惯影响的不仅是每天可利用时间的问题,更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所以保持比较规律的生活,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很关键。但是,告诉你如果早睡早起那么就会有更好地生活,这其实是正确的废话,因为我相信很多人其实是这样的状态,我知道早睡早起好,但我就是做不到。所以,怎样去培养自己早睡早起的习惯才是关键。
二营长以前也是个资深夜猫子,高中以后几乎从来没有在12点半之前睡觉的时候,并且,大学之后,两三点之后睡也是常有的事儿,不过后来,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调整,还是成功做到了在90%的日子里保证12点以前睡觉,7点准时起床。这样规律的作息给我带来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
知道别人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对你来说可能没什么意义,但是知道了别人是如何养成这个习惯的,也许就有参考价值了。
所以,我是怎么做的呢。想要培养一个习惯,不能让自己一开始就感受到很大的压力,那样很容易中途放弃。所以我尝试把早睡这个任务进行分解,分解成更具体、更简单的任务。
几乎没有哪个人可以做到,在手头的事情还没做完的时候,看到时钟快到了12点就马上躺到床上去睡觉。比如说,你晚上回来之后要洗个澡、做个锻炼或者读会儿书以及洗漱等等,所以你一定是要把这些事情做完了才会去睡觉。那么如果你把这些固定的事情做完了之后时间本身就比较晚了,你又怎么可能睡得太早呢?
所以首先,把自己整体的时间安排都往前移。对我来说,以前回宿舍的时间是10:45,现在提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回去,这样在理论上,我就可以12点前睡了。
回去的早了还不够用,因为在玩手机的时候很容易忘记时间,所以,为了提醒自己该准备睡觉了,我用手机设定了一个准备睡觉闹铃,每次听到这个闹铃,就给自己心里暗示,要睡觉了,然后就放下手机去洗漱。
但这也只能保证躺下的早了,躺下早不一定睡的早,因为还想继续玩手机。我发现室友有个好习惯,他如果想玩手机就在下面玩,只要上了床,就一定把手机关机。所以后来我也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床是用来睡觉休息的,所以如果上了床,就只能睡觉,并且保证不让手机“活着”上床。
经过了这一系列的努力,我最终做到了早睡早起。我的经历不一定适合你,但是你可以参考一下这个过程中我培养习惯的方式。
当然了,不管说了什么方法,无论是单纯对早睡还是避免浪费时间这件事来说,能推动你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原动力,一定是你对高质量生活的迫切向往。
只有你愿意你希望去过一个更充实更有意义的生活,你希望摆脱自己糟糕的现状,你希望比别人更优秀活的更精彩,你才会有动力克服自己浪费时间的习惯,才有动力去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
又是周一了,最后,祝大家快速进入状态,工作愉快~
参考文献
[1].张强. 通过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改进来提高战略的执行力[J]. 商品与质量, 2011(S1):37-37.张强. 通过对工作生活质量的改进来提高战略的执行力[J]. 商品与质量, 2011(S1):37-37.
[2].万文涛. 再论人脑系统的记忆机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3):89-96.万文涛. 再论人脑系统的记忆机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3):89-96.
[3].StaffanNotebery, 诺特伯格, 大胖. 番茄工作法图解[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4]胜间和代. 时间投资法[M]. 中信出版社, 20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