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是自我激励,也是一种监督和促进;“撸起袖子加油干”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态度,更是人生的责任。
然而,当面对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去激励他?
“你现就就只用考虑读书的事,这点压力有什么大不了的,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学校,等进入社会,你才知道压力多大,竞争多残酷!”
压力之下,确实有促进作用,但每个人承受压力都不一样,或者说压力是要一点一点地增加,否则就像气球一样,压力过大就爆了。
孩子也是同样道理,年龄、经历和自我认知都和能承受的压力相关,当教育孩子的时候,当谈到压力的时候,不能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说,那样是无法了解孩子面临的压力,更不能知晓他的压力来自哪里。
没有一定的了解,谈不上如何去克服压力,如何去面对压力。唯一的办法只有情感和行动上的支持,“爸爸妈妈也不清楚现在学习有什么样的压力,但我们可以一起面对,一起看看怎么可以解决!”
理解、接纳是对孩子的支持,是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