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桃報李》
庚子年五月十九日,今天偷懶蝸局在家,看看書,寫點東西,午飯過後削了三個鷹嘴桃,越吃越好吃,便想寫下此文感謝鈺羚友人。
易經大師張興全先生之《掌中訣》有記:“人生的真諦是將自己融入任何時空去體會和實踐每壹個此時此地。”
布施定律:給別人,就是給自己,你不可能得到自己從未付出過的。張興全先生受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與同時代的董其昌齊名的陳繼儒在《小窗幽記》中這一段話的影響:“士君子貧不能濟物者,遇人癡迷處,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難處,出一言解救之,亦是無量功德。”
張先生將這段話當做座佑銘,俗話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因為你對我好所以我對你好,僅此而已。
小輩亦受其影響,亦想當一個能提醒他人更能一言解惑之士君子。
“投桃報李”《诗经·大雅·抑》
《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後世“投桃報李”便成了成語,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
春秋戰國時的典籍《列子·周穆王》上曾經記載,“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乃觀日之所入。一日行萬裏。”
傳說三千多年前,西周天子周穆王姬滿,曾坐八匹日行三萬裏的駿馬,由京城出發,千裏迢迢,沿天山到瑤池幽會西王母。
當西周天子周穆王和他的衛隊來到時,盛裝以待的西王母站在瑤池邊上,以最隆重的禮節迎接。瑤池如鏡,綠草如茵,人們“吹笙鼓簧,中心翺翔”。
歡樂的日子總是特別短暫,周穆王要東歸回國了,西王母舉行了盛大的告別宴會。席上莊重健美的西王母離席起舞,用婉轉如行雲流水歌聲唱道:
白雲在天,山陵自出
道裏悠遠,山川間之
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周穆王鄭重舉酒,即席唱和:
予歸東土,和洽諸夏
萬民平均,吾顧見汝
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以三年為期相約後,西王母與周穆王依依不舍相別了。
隨後西王母送予周穆王一顆仙桃,周穆王用其桃核種於天山之下,以作留念,待到仙桃成熟便是再聚之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