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旭宇《寄给历史的书札》——王昭君

旭宇《寄给历史的书札》——王昭君

作者: 松云堂画廊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21:41 被阅读11次

    丨编者按丨

     文人书法大家旭宇先生诗书之外,常年徜徉于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其有感于伟大复兴的时代,通过以点带面,探赜钩深,选取代表性历史人物和事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文人札稿形式开启与历史经典的对话。奉献出其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

    《寄给历史之书札》凡30则,其所对话历史人物既有帝王、圣哲、忠臣、武将,又有诗人、书家等,涉及历史传统文化各个方面。其语言既庄重,又诙谐幽默,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读后给人以启发、思考和回味。旭宇先生是中国书协原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楷书研究院院长等多个头衔。但他最认可的是自己永远是农民的儿子,是一位终身向学的学人。他同时又属于两个族,一个是草根族,一个是追星族。他所追之星,不是娱乐圈明星,而是历代先贤圣哲。先生把与这些历史人物的对话看作是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洗礼和再教育。其中既透露着历史沉淀传承的厚重,又体现着时代精神的鲜活。 

           《旭宇寄给历史的书札》2017年春连续在《书法报》发表后,引起书界及社会巨大反响。《书札草稿》也被收藏家携去珍藏。书法评论家李庶民、西中文、张瑞田、胡湛、陈智、邱世鸿等,认真阅读,仔细剖析。认为《旭宇寄给历史之手札》以简明的语言,批判或肯定诸历史人物。其既具经典传统性,又具有时代的文化审美属性。其既是当代的,也是属于历史的。

     自本期始,我们将逐则分期转载发布,并附我们不成熟的阐释。让我们一起再次分享文人书法大家旭宇先生的历史穿越之旅。 

    丨写在前面丨

           我是草根族出身,一介书生。虽所学不深,但终身向学,并且认为生在中国,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人生一大幸事。在度过的几十年间,接受华夏先贤圣德的洗礼,接受他们的教育,成为他们的粉丝,明了一些事端,“涤秽浊兮存正灵”,该是何等的自豪和快乐。

    中庸之道,是人间正道。环顾世界,唯有我华夏文明有此盛德,并且自古至今发扬光大,永不断流。这是天道,以人为本,国强不霸,惠泽四邻。天之道上善若水,有百利而无一害,行之正而弥之远,是以华夏文明数千年永放光芒。虽然曾遭外来之侵,但我国文明总是使那些外来江河融汇一起归于华夏之大海。因之,我们文化自信!

           细数自己走过近八十载路程,唯孔子教我以正,唯老子启我以清,唯释家示我以和。五十年前,我开始读老子的《道德经》,那时迷蒙不知所言,但一直读着,近晚年才有些感悟。得知“修德于身其德乃真”,从自身做起,常思己过,消除秽浊,以存正灵,并以“正灵”聆听圣贤教诲,悉心感知,以此察史观人,于是有了些想法随时记录下来,并于去年拈笔成文,题曰《寄给历史之书札》,计三十通,获《书法报》之支持,辟版刊发。其草稿虽书写狼藉,亦被一藏家索走,也交给另一家出版社付梓。一份书札,两家出版,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只是喜欢读些古书。在伟大时代的今天,有领袖的号召,感知前贤的心音,在躁动的年代能使自己的情怀安静下来,享受一下清福,得到一些启示和惠泽。尤其是老子之学让我毕生追寻,那样的一种大智慧常使我拍案称绝,天门顿开。读着,读着,有时夜间坐起来领会深奥,冥想两千多年前圣贤的音容厚貌,句句真言,心神向往之。

           于是开始写些手札。此后,我又与好友郗吉堂合作,撰写了三十篇《老子与书画》短文,拟于二〇一八年岁始在《书法报·书画天地》刊出,算是我学习老子心得之点滴。感恩先贤,感恩伟大时代,感恩天心清若水。

            “好读书不求甚解,鼓瑟足以自娱”,此语应是写照于我,才疏学浅,笔墨不精。媳妇再丑总是要见公婆的,深望各大方家不吝赐教,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旭宇写于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太行东麓

    书影

    丨简介丨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与西施、阳玉环、貂蝉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故有落雁之称。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王昭君出生于长江三峡中,一个叫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的地方普通的民家。汉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王昭君被选入宫。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

    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草稿

    正本

    丨释文丨

    昭君公主尊安:

    吾常感叹人生之大变,只在眉宇处一志也,是幸也。夫是憾也夫。但和亲之事成就公主千古之名,并开我天朝之先河。君或问:我一小女子何能担此重任成为华夏一大特色也。而千年后我等多次登临青塚祇寄幽思而已。凭谁问公主之寒衣,孤体可曾快意。

    望塞草无垠处有寄    白阳

    丨解读丨

    旭宇先生此札,是感慨命运捉摸不定。

    中国的第一个大哲人老子说: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藏。王昭君出塞,历来被写成悲剧。其实,细细想来,昭君若不出塞,那后来会出现什么事情呢?

    推理一:因为行贿,所以毛延寿无须把她画得很丑,而皇帝自然也无从知道她的美丽,于是,她就象宫中数以千计的妙龄女子一样,渐渐地在叹息与寂寞中等待着人老珠黄的那一天,然后象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一样,静坐宫院,孤对残阳。

    推理二:忽然有那么一天,忽然那么一个偶然的机会,皇帝巡幸宫院,看到了她的美丽,于是幸恩,于是承恩,若是幸运,天赐一个龙种,甚至还是一个龙子,那会不会一如汉武帝的钩弋夫人?天下事难测,也无人来测。只是这事儿概率太低了。

    但她终于没有行贿,没有的原因据说是“不肯”,为什么不肯,没有人说,但这里推想也不外乎以下二点想法:一是不怕出宫,因为她  留在这大院内也没啥意思;二是想来以为这小毛贼也不敢坏到那个程度,就没有王法了吗?到底是在皇帝老子的眼皮子底下。依此来看,她虽是个小女子,弱女子,倒也是该有点胆识,有点自信,有点头脑,有点儿刚直与刚烈了。但她似乎没有出面告发毛延寿受贿的事,只是要远离家国,远离家乡,更远离家乡的爹娘,让她有点哀伤。王安石作诗《明妃曲》,说她“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楚楚动人之态是做给汉元帝看的吗?是要皇帝心生怜悯把她留下吗?但我想她是要以既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来向她熟悉的文化作最后的揖别,此后她要面对陌生的文化存在了,不管你喜欢与否,都要寂寞地在寂寞的文化中终了一生,厮守一生。这是叶对根的眷恋,是根对叶的呼唤。

    她走了,走出大漠,走向黄沙。犹如当年走出襄阳,走进长安。曾经的一走,那滋味已经领略,此番一走,已无可诉述。不要叹息命运,因为出于微贱,不要怨愤不幸,因为有幸不属于你这样的人。若无当年选秀,嫁一个农夫,无须自视清高,无须俯察人低,成一个家,也很踏实。只为此番选丑,让美丽大栽跟头,歪打斜着,倒给了一个男人可以厮守。莫道人丑,繁衍子息,青塚长留。曾记否,当年汉宫伙伴,田垅行里,几人留有坟头?

    汉元帝是一个没有成就的皇帝,他当政时唯一能让人记住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而一个柔弱女子,以自己的相当,和睦了汉匈关系数十年,也真是不易。昭君之后,每有重大节点,皇帝不得婉转,便搬出和亲的国策,令女子御敌。也是歪打正着,岁月平息了对立,开始了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在民族文化史上,昭君的故事,不再是一出悲剧,而是一幕铿锵作响的民族团结历史正剧。而让旭宇先生感叹的,也就是在弱女组成的浩荡人流中,王昭君所披露的那种浩然正气。构成历史存在的,很少是强求,很多是意外。

    丨艺评丨

    作为诗人的书法大家,旭宇先生行书《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在艺术性方面,其审美追求是多元的,首先是散其怀抱,任情恣性,悠然自在,让性情流畅在笔墨之中,其次是让诗歌的节奏感、空灵感在书法中有机凸显,故得其书自然率性,书卷气浓,洒脱生动。

    31件书札草稿作品,内容表现不同,章法形式各异,墨色气韵、格调气息等等,也都不尽相同,各有面貌。写给嵇康、六祖大师、黄庭坚、蒲松龄、毛泽东的书札,节奏明快,性情爽朗,用笔爽利。尤其写给黄庭坚的书札,博采传统经典之长,右军、颜鲁公、山谷风采神韵兼具,酣畅淋漓,自然把握质朴与妍美的统一,清健与秀逸的统一,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上官甫贵,书法评论家、上饶书法院院长

    丨作品丨

    丨艺术家丨

           旭宇,号白阳,著名诗人、当代文人书法大家、一级作家、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北省政协文史馆名誉馆长、河北省政府参事等职务。其大半生从事编辑、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

           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将书法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旭宇先生以其数十年不懈的耕耘,在诗、书、学诸方面都多有建树,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享有极高的声望和荣誉,是当代诗坛和书坛的领军人物。他的诗,关注时代,正气高亢,刚健清新,自成一格,在诗坛影响深远。他的书法,楷、行、草皆善,彰显出全面大家风范。行书宗法晋韵宋意,飘逸劲健,富有书卷之气。楷书化魏融唐,率意和自然,是其今楷理念实践的全新范式。草书创作,达到了飞扬畅达,连绵贯通的高妙艺术境界。

           他在学术上独具创见,体现了他丰富的学养,他倡导诗书互化的学术思想和适应时代的“今楷”的理念,以及弘扬“兰亭精神”等,都为诗坛、书坛所重。旭宇先生诗书学兼修,德艺双馨、品格高尚为社会所称誉,是当之无愧的全国艺术大家,在当代文坛具有典型的范式意义。

    资料由北京松云堂画廊编辑整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旭宇《寄给历史的书札》——王昭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jc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