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游记散文】感悟“临沣寨”

【游记散文】感悟“临沣寨”

作者: 红尘怡风 | 来源:发表于2021-06-29 05:52 被阅读0次

    平顶山市郏县县城东南12公里,有一个被高大的红色寨墙围着的村子。带着几分神秘,又有些许孤寂。这就是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临沣寨。

    临沣寨原名水田村、红石寨、朱洼寨,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寨子内有“汝河南岸第一府”之称的朱镇府,而且在这里,明、清代古建筑群在这里俯拾皆是。

    临沣寨我去过多次,大都是陪同他人。开始给我的感觉是:不过如此。而且临沣寨内的朱家大院,比起乔家大院、康百万庄园、牟氏庄园等,无论从规模上、从历史上、从知名度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看了《走遍中国》对临沣寨的描述后,使我对这个曾经神秘的寨子,顿生了许多的好奇。而且也对自己曾经的盲然判断有了后悔,觉得:对一个地方、对一个物件或者对一个人,倘若在不知或者不全知的状况下,断不可凭一时感觉、表面的印象,过早地对其优劣、美丑品头评足、枉下定论。

    对寨子的历史、现状,风云、传说,风水、八卦,建筑、文物,我倒不必细说。现在的网络真是叫人方便,上网一搜什么都知道了。使我有所关注和思考的是:这个寨子里的朱家大院,朱家大院里朱家曾经的辉煌,辉煌之光环照耀下人的命运,以及那些辉煌后的衰落,所引发的些许思考。

    据说,朱家祖根在山西洪桐,明朝万历年间移民至此。当时此寨子以张家为众,叫“张家埂”,后来朱姓繁延生息,不断壮大,渐渐取代张姓,成为寨中大户,寨子也由此改名叫“朱洼寨”。至清道光和咸丰年间,朱氏家族一分支的朱怀宗及其子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三兄弟靠盐业贸易发迹,家财万贯,富足一方,达到鼎盛。

    朱氏三兄弟发迹后以乐善好施、行侠仗义而为外人尊崇。但此时的他们,对自己拥有的巨额财富又非常地担心起来。清咸丰末年(1861年),面对纷繁乱世,朱氏三兄弟商议扒掉土寨,投巨资筑建石寨,并在周围修了护寨河。整个寨子就如一条小船漂在水上。

    寨子里有朱氏三兄弟各自的宅院。尤其是号称汝河南岸第一府的朱镇府,系清代盐运知事朱紫峰的官宅,建于大清道光29年。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斑驳的彩画,每隔几步一个拴马桩,仍可想象当年朱镇府的显赫和繁荣。

    在三兄弟宅院中,我记起老二朱振南宅子东西厢房的门楣之上悬挂着“迁善”、“补过”的家训,让不少历史信息复活,不由得又使我想起巩义康百万庄园内那块《留有余》的牌匾,也足以得知那些富贵者对后人的警戒和训示。

    当然那正房的屋门下部设备的“枪眼”,门槛下设有供猫通过的“猫眼”,以及明暗众多的明栈暗道,也足见当时朱家人的不安,不安下的警惕,警惕后的安排;当然看到屋内小姐的“绣楼”,也给人一种乱中尚有闺中纤美瑰丽的遐思。

    后来,朱家的结局也和其它乔家、康家、牟家等大院、庄园的结局一样,在一代或者几代之后衰败了,而且衰败得甚是凄惨。尽管他们曾有那么丰厚的家底,有那么清醒的家训,有那么坚固的工事,但还是渐渐地败落了,空给人留下挽惜的唉叹。

    这些大院、庄园兴衰的过程如此相似,兴得惊天动地,败得一塌糊涂,其中必有其共性的地方。由此及彼,我觉得,这是不是冥冥中的一种天意,是不是通过他们给我们后人提醒些什么?

    我在想:不管是过去或是现在,当财富无道德或者无节制地累积时,也可能在隐隐地累积着危险。朱氏兄弟财富的巨额累加,没有带来什么安全感,而是因此产生了空前的恐惧,才筑石寨、壮家丁、修工事。

    可想而知,他们当时面临的已经不是对财富的欣赏和欣喜,反而成了一种精神的负担,成了躺在财富堆上的一群恐慌不已的人。

    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是朱家当家人的清醒,但清醒仿佛为时已晚。因财富堆积的隐患,已经使灾难步步紧逼。当隐患则渐渐地明朗化的时候,你可以退缩,你也可以还手,但结局已经由不得你来把持。

    正像现在那些贪婪的官员,一旦东窗事发,任凭你动用多严密的保护伞,想多么地把所有财富捐出,又有多么痛心疾首的悔改,仿佛都已无济于事。事到临头,想退而无路可退的时候,人应该是怎样的后悔和无奈。

    灾难的到来,有时看似突如其来,其实内部早有松动,内心早已虚脱。感到是缓慢的倾倒,其实这种缓慢,有时也恰似那黑云压城城欲催的气势,怎耐你如何抵挡。这种暗生的倾倒的力量,也会使你无可奈何。而且,你用心构筑的壁垒越厚实越坚固,倒塌时的砸压也越沉重越有力。

    这种无休止的财富累加,累加之后大厦的倾塌,用一个轮回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能是一种解释。倾塌的原因,往往的表现是,那些被财富喂养的一些纨绔后代所至。他们不知道财富的来源,不知道财富尝能被挥霍一空,当然他们断然听不进什么家教、古训,看不到那坚实的壁垒还可倒塌。

    我们看到这些家族的衰败,往往恨这些败家之子。但这些败家之子,倘若有清醒者,何尝不恨那把他们喂得不知何为的巨额财富?甚至我觉得,纨绔不好,但有时也是由不得自己做主的。正像现在的一些贪官理论:不想贪都没有办法。

    再富不能富孩子。那时的人也认识到了,不然不会有那么清醒的家训。但他们认识到了,规矩立到了,话也说到了,却还是难以挽回败局。最后,财富宠了子孙,子孙败了财富,财富也害了子孙。现在的人也认识到了,但愿能够做得更好些。

    朱家大院的朱家,曾经的辉煌过去了。参观临沣寨,我觉得,不应该仅仅是对故人的评说,对建筑的赞誉,对神奇的传说,对八卦的迷信,而应该从中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些什么参考,启示些什么感悟。我及我们,又往往忽视这一点。而这一点,恰恰应该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记散文】感悟“临沣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kh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