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太婆96岁,去世了。对于她,我为数不多的记忆里面只有一个,是几年前我带着儿子路过她家,她摘了三个柚子给我儿子,我们虽然语言交流不畅,但还是能感受到她的朴实善良和热情。
从我婆婆的口中,我得知她一辈子没有生过孩子,领养了一个孩子。儿子长大之后结婚,因为第一任老婆没有生儿子,又离婚了,然后娶了第二任老婆,所以四十几岁才生小孩。也就是说,太婆的外孙才20多岁,她96岁的高龄,还没有四世同堂,还没有重孙。从我婆婆的口中听出来,她眼中的这个太婆,是一个孤独的、无依无靠、子孙较少、可能生活凄凉的一个人,从婆婆的视角中,她只关注两点:
第一她没有生孩子,一个人独居,有些可怜第二太婆的儿子,因为第一任老婆没有生孩子离婚了,所以女人的价值在于有后代。从我婆婆的视角看这位去世的太婆,就有一些凄凉悲哀的味道。
所以基于这样的视角,当我看到太婆有那么多的亲戚朋友来给她送丧,我都会有些怀疑,这些是不是他们家人请过来的其他家族分支的七大姑八大姨。
但昨天,我小姑子回来,我又从她的口中了解到太婆的另一面,一个非常洒脱的女人,她会抽烟,活得潇洒自在。在一群特别爱扎堆的农民老太太中,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一存在。
而我老公对于这位太婆的的感受是:她待人真诚、热情开朗、很客气。
当一个人无法融入周围环境时,他会显得那么的突兀,那么的格格不入,或许先开始,他可能会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久而久之,他就会开始陷入自我怀疑,到最后自我否定,最后这一辈子就变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那些还没有离开人世的长辈们,我们不好评价,但是那些已经去世的人,他会让我发现,或许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有的扎根于这片土生土长的环境中,有人中道转折而来,有人孑然一身,孤傲清高,却也怡然自得,也有人嘻嘻哈哈,插科打混,一辈子也有平凡人的普通与快乐。
这篇文章是我在腊月二十六的时候写的,现在已经大年初六,过去了10天。我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从刚开始来到龙泉这座小城镇时的不适、忐忑、徘徊、担心无法融入、甚至自卑和愤怒,到现在慢慢看清,就算是再古老闻名的一座城市,它也隐藏着人性的丑陋,再强大的传统,也有它粗鄙不堪的地方,心里一下子就释然了很多。
只有当你清楚辨识出你所处的真实环境中间的恶与善,你才能够保持住你的自我,才能够独善其身,而让自己更少的被环境的恶习所沾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