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史记》,遇到文学史上的一段公案:太史公是谁?
一般认为,太史公是指司马迁。但《史记》篇目中多有“太史公曰”语,明显不合行文习惯;因作者是司马迁本人,不能用第三人称,且有自吹自擂之嫌。
有人认为,太史公是史官官职,司马迁就任该职务,所以还是指司马迁。但该职全称太史令,简称太史,源自夏朝,秦汉沿袭。
还有人,如国学大师钱穆,认为《史记》原名《太史公》。此论虽奇,但在逻辑上能自洽,姑妄听之。
我支持最后一种观点,太史公是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理由有二:
其一,司马谈也是史官,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司马迁。因此,司马迁经常在文章中引用“太史公曰”,一方面是向其父亲致敬,另一方面可以向世人展示其史家传承,增强说服力。
其二,在《报任安书》中,首句“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可以确定“太史公不是司马迁”,可以理解成“为太史公(司马谈)掌牛马的(下人、儿子)司马迁行再拜礼后,有以下言语要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