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这样的一段话:
多数成年人会发现自己当下的绘画水平和自己儿时的绘画水平几乎没有区别。
假如此时给你一个命题,画一张风景画,可能是这个样子的:画面中有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组成的一座房子;田字格的窗户;长方形的门和长方形的烟囱;一座馒头山;由一个圈圈和几根长长短短的“刺”形成的太阳;还有几条线表示水。
结果是不是很惊人?我这十几二十年画画水平为毛没有一点长进?
作为美术老师,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中班以上的孩子,尤其是大班到一年级的孩子,画出来的人几乎同一个模式,就像下面这样。
像这个样子 全身大概是这样无论画什么人,无论老师怎么引导,他们画出来的人物都拥有这样的眼睛、嘴巴,还有头发。即便来自不同的校区,他们画的人物仿佛出自同一个美术老师。
我想这大概就是“启蒙”吧!就像小鸡出壳第一眼见到的就是妈妈一样。科学上称这种现象叫做“印刻”现象。孩子们把最初学会的某种模式(即符号)印刻到脑子里,并存入记忆库,以备下次随时调用。
但,这并不是绘画。最起码,到了孩子手眼协调能力有了一定发展之后,这就不能算是一种绘画了,只能称之为默写。因为,与他们实际看到的东西并不相符,但孩子们自己并未注意到这一点。
无论怎样画都需要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一直在思索当下少儿美术问题究竟在哪里?
究竟是需要先学习技法还是先学习欣赏?
在孩子们手眼尚不协调的时期应该扬长避短,避开“具体形”的刻画和学习这个思路有没有问题?
区别事物的是它们的典型特征没有对各种形象的把握能力即便孩子们有万千创意,如何实现呢?全部用材料替代吗?
有些少儿美术机构理念是很先进的,但是家长们却总说:孩子在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都画得不错,回家自己就完全不会画了呢?
说真心话,每当听到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之前,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直到今天。
是真真切切的去观察然后画下来,还是依赖记忆去作画,是导致一个孩子能不能把绘画这个兴趣爱好坚持下去的根本。
我们不应教孩子怎么画,而是应该教孩子怎么看——怎么去观察。
教的“画法”只是记忆的叠加,最后变成符号印刻在脑海里,调取容易,但容量有限。
最后,它成了封杀孩子们创意的一把刀。因为记忆会枯竭。
而,观察则是一种思维、一种方法,大自然,取之不绝用之不尽,绘画的素材同样源源不断,人的思维也源源不断。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