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个口才特别好的人,也不是特别敢于上台,不爱喧嚣,也不喜张扬,不习惯抛头露面。从小到大只记得低调做人,却忘记了高调做事。好像我公众演讲的经历也不太多。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还好,当时学生会竞聘,我上台时候也能做到侃侃而谈。毕竟讲到自己嘛,就能多说一点,也就显得很自然。
后面工作了,虽然做的是销售工作居多,但是貌似上台发言的机会也不算太多,而且我也没有去积极主动的争取过。我对于上台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前几年,我进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属于一个创业型的互联网公司。当时进去的时候,我是面试做渠道的。我记得很清楚,在2月25号那天,我们要召开全国分公司会议,在一个能容纳500人的一个会场里,所有市场部都要上台发言,就说短短的几句话。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我的发言稿是这样子的:我叫张奎林,是某个某个区域的负责人,然后引用了一段马云的经典名言讲了新经济的概念,“所谓新经济就是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使其经济效益呈几十倍几百倍的增长……”。当时也提前一个礼拜开始练这段话,练的有无数遍吧。等到2月25号当天召开这场大会的时候,台下面呼啦啦坐满了整个会场。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自己的状态。我们十几个人都在台上站着,两个腿直发抖,手心里也全是汗。越快轮到我发言,我就越紧张,心里面跟吊了什么东西似的,七上八下打鼓。轮到我发言的时候,那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吧。说了个开头,后面就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了,自己练了无数遍的那段话也忘了个七七八八。最后我记得用了一个“好”字来结束,声音也提高了很多分贝。台下这时候掌声雷动,我心里很清楚,大家的鼓掌并不是因为我讲的内容的鼓掌,而是因为我最后这个好字的气势压住了全场,也避免了我忘词的尴尬。这个是我最近这几年,我记忆最深刻的,也最尴尬的一次演讲经历。
后面公司老总每天给我们培训公司商业模式,让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讲师,到全国各地出差去讲公司的产品,讲公司的商业模式。有的同事很厉害,老板第一次讲过之后,他们就能直接上台,把公司的东西讲个大差不差。我始终缩在后面,一直迟迟不讲。我是个喜欢做好完全准备再开始的人。然后我就每天下班后,在公司会议室开始跟同事对练,把老板所讲的内容进行录音,整理成自己的东西,回家的路上还在不断一遍遍的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后面我们在去西安办一场会议的时候,本来安排的发言里是没有我的,当时的一个领导临时非要安排我上台,下面坐的也都是各个老板。被逼的没办法,只能上去,上去前那一刻是非常紧张的,但是一旦当你走上讲台,便能完全放开,整个舞台便属于你,那次的会议效果非常好,边讲边解答客户疑问,领导也一直在跟我竖大拇指。我很感激我这个领导,逼我上台的这次经历,通过这一次经历,让我对自己有了信心,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好的,只要你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足够掌握,那么你在台上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然后后面我便在江苏,浙江,福建,上海,河南,辽宁,上海等地方开始讲课,包括在公司的时候,北京过来的一些领导,公司老板也指定让我跟他们讲。这家公司对我的成长帮助非常大,我非常感恩这家公司。
就我今天现状来说我觉得我对我自己所掌握的东西,我能够做到侃侃而谈,比如说公司里自己的产品和具体介绍,因为这是我专业的领域。但是我对我不是特别熟悉的事情,任何我的非专业领域依然对我有难度。比如说即兴演讲,依然掌握的不太好。我在演讲前,我是一定要充分的做好准备,用纸笔来提前记录我要讲的关键点,否则感觉好像缺失了什么东西。现在正在慢慢的改掉自己这一点,不再用纸笔记录,放在大脑里,罗列好顺序,思维理清,现在正在有意识的进行刻意练习。这也是我迫切需要锻炼和提升的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