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接上文,我们再探讨孩子的第二重要关键期。
第二个是发现空间。这个东西在空间位置上就改变了,我“哐”扔过去,那这个时候我们会给孩子很多这样的机会,你把东西扔过来,最好的是我再把它扔回去,让他发现事物在空间中是可以移动的。
那这个时候孩子会特别地让家长受不了,家里的抽屉呀,弄整齐的东西一定给你弄乱。然后你搭积木,你说,宝宝,你想把他吸引来搭积木,家长他对自己挺满意的,我是个好家长,你看他弄乱了,我没发火。然后我们来搭积木,你搭好了,他给你踢倒。就是这样的,因为只有你弄整齐的那种建好的东西,只有弄乱,他才能够感觉到他的能力。
他还没有发展出能够把他弄乱的东西再弄好的这样一个能力,这个能力技巧是需要我们去慢慢带他去成长的。所以这个时期,我们把孩子探索空间的时候弄坏弄乱的东西,再带着他放整齐,这就是一个学习如何整理的过程,所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教育的机会。
从这个时期一直到两岁,他会出现好几个关键期。像空间,如果空间建立不好,他就会很糊涂。比方说,我想摸你一下,但是我“哐”地打了那么重,对方就怀疑了,两个人就打起来了。我们见过这样的孩子,就是空间时期没有发展好。这个车本来推着到那儿我应该转弯,但是我就转不了,就撞在沙发上了。一般人就会说,唉呀,是感觉失调。
还有一个因果关系,就是说这两个事物之间是什么关系。比方说,两个木头在往前走,那这个孩子会看,是前头拉着后边走,还是后面在推着前边的走?这就是人早期的逻辑思维的建构过程。
那大脑发展这个部分的时候,跟一岁之前所发展出来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一岁之前,他是用感觉器官,就是我们的眼睛、鼻子收集信息,收集来的信息被儿童加工成一个一个的关于事物的概念。
比方说,什么是书?那你想想,一个孩子到一岁多,你一说书,什么样的,黑书、白书、木头书、铁书,他都会把它纳入到书的概念之下,这多不容易。所以说这个就是大脑工作的过程了,大脑的高度总结归纳的能力就起来了。
那到了因果关系建构的时候,他就开始把一岁之前收集到的、信息加工已经建立起来的概念拿来,形成了一个心理的链条,就是思维列车。比方说一岁之前我玩过杯子,由于杯子,我又发现了给杯子倒水的壶,由于壶,我又发现了水,由于水,我又发现了烧水的炉子,这是一个系统吧?
当到了快两岁的时候,说给妈妈倒水,那这个壶、杯子都不在现场,我在大脑里完成了这个倒水的过程,我们叫作早期的心理活动。这个活动是形象的。
但是当这个形象在大脑里建立起来了以后,儿童发现这个东西是有因果关系的,然后他就会去探索因果关系。比方说大瓶子盖大盖,小瓶子盖小盖,中瓶子盖中盖,就是这样一个逻辑关系,人的生活中的逻辑。而这个逻辑为人类以后的思维奠定了基础。人要是没有逻辑,连说话都说不对了。
所以因果关系没建立好的人,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比方说,我们有个同事,有一天他们在二楼做一个活动,就说,今天没有男人,音响谁能拿上来?她就说,我去拿。因为她是一个很柔弱的淑女,因为是了解她嘛,我们都搞幼儿教育,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童年的时候因果关系概念没建立好。就是说,她肯定以为音响就是那两个麦克风。
然后就说,你真的去拿呀?就故意这么说,观察她。因为我们都知道,老爱玩这个游戏,就说,真的?你自己去拿?没问题,我自己去拿,那太简单了。然后就说,你看她肯定拿两个麦克风上来。果然,你拿来了?拿来了,给!音响拿来了。
她就说,你认为音响就这两个麦克风吗?那声音从哪出来的?是不是从这个麦克风的屁股出来的?她说,那还有什么呀?她就给她说,你看,跟这个麦克风相配的是什么,怎样把声音收到里头,怎样放出来,怎样扩大那个设备,这才叫音响。她就不能够进行这样的思考。
这难道不是常识吗?这是童年没有建立这样的因果关系?
她也经历了这样的生活,但是她大脑不能处理这个信息,不能把它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就像我们从一年级到高中学的知识,都是一块一块塞到大脑里的,但是你要问他哪个知识,他能答得很好,你问他这个知识和那个知识的关系是什么,他就不会了。
也没有人跟我们解释过,一定是这个连着那个功放,连着那个喇叭。我们就知道了。
我们自己脑子里会想,大概是这样的因果关系。大多数人生活中的常识,根本不用别人教你,我们什么都到课堂上去学,老师教你,然后再问答,再考试,你才能知道。
这个联想的能力是在两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建构的?
两岁之前就开始建构了。
怪不得我们上学的时候,会觉得很多孩子这么简单的题就是不会,因为他小时候没有去建立这个能力。
有的人很有意思。比方说他要躺在床上,往床上躺,你怎么知道屁股往这儿一坐,头躺下,就刚好躺在枕头上?那他就不行,他躺不好,后脑勺就碰到墙上去了,这个距离老计算不好。然后要让他去楼梯底下,这个楼梯是个斜的,让他去拿一个东西,他就“哐”地碰得坐到那儿呆了半天,别人去给他搞半天,他才缓过劲来,就差点碰晕了。
大家看的表面叫作感统失调,实际上是大脑反射性地对空间和因果关系的判断有问题。
能弥补吗?
可以专门训练。但是孩子如果六岁之前没建构起来,你到六岁的时候给他训练,他会极其痛苦,因为他不知道,你为啥把我折磨成这样了?
想想,到了学步期,腿的敏感期和因果关系敏感期,他是一天不停地24小时,只要醒着,他就去干这个事。但是到了六岁期,你训练的时候,你能训练多长时间?像感统训练,你训练一小时,那个孩子已经苦得不得了。
所以我们很多父母在孩子去破坏这些东西、去体验空间的时候会说,你住手,你别动,你乖一点。
因此说,在口的敏感期,我们不给孩子提供太多刺激,满屋子到处都是东西。那孩子心就乱掉了,他不知道选哪个,因为他没有选择能力,不知道啃哪个好。我们说,你至多提供三个。两周以后,换掉三分之二,留三分之一,这是跟旧有的经验相连接。其实这些东西都得学的,你不学你怎么知道?
空间和因果关系过后,再后边是什么事情?
是永久课题。这个东西在你面前没有了,其实它还在。
大概是几岁的时候建立?
两岁之内建构的。从九个月,其实它都是互相穿插的。关键期很多。
到六岁,就上学了,因为七岁八岁不是讨人嫌了吗?
关键期就结束了。因为关键期是苍天付给你的,孩子按照苍天给的节律一步一步走。但是到了苍天这个力量消失了以后,孩子就不知道该拿自己怎么办了。他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那个心智结构在起作用的时候,因为没用过,所以用起来就乱,他就会惹到鸡狗不宁了,就到了那个时期。
所以两到三岁的时候,是建立人和事物的关系的时期?
对。
零到一岁是通过事物建立自己内在最基础的心智模式,我们叫作通过物质玩自己的身体。那么两到三岁建构跟物质的关系的时期,就是物质与物质的关系,和自己与物质的关系。
有人说在这个时候,有的孩子会特别地固执,甚至说是一个小的叛逆期。
他那个固执是怎么来的?
有的早一点的从两岁就开始了。到了三岁以后,会集中出现几个时期。一个是执拗期,一个是完美期,一个是交友期。他特别奇怪,每个年龄段大致发展三个部分。
那到了固执期,他就是已经开始建构对这个世界的概念了。但是他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丰富的,是可以变量的,只要本质不变,表面是有很多改变的。
比方说,妈妈烫了一个头发还是妈妈。那他这个妈妈烫一个头发,他就不干了,就觉得妈妈不再是自己妈妈,就哭得死去活来。这个时期叫作执拗敏感期,是执拗的关键时期。那在执拗的这个时期,他固守已经建构起来的初级概念,不允许改变。
比方说,他出门去摁电梯,他够不着,就非要摁。他说,爸爸抱着你摁。不行,我就要站在地上摁。那你站在地上够不着,你长大了就够得着了。必须要摁,他才不管你这些道理呢,现在就要长大。那你现在不能长大呀。那我给你拿个凳子让你站在上面。他说,不要凳子。因为他看到成人都是没站凳子,为什么让我站凳子呢?他就会要自己摁。
他就哭得死去活来,闹得天翻地覆,最后挨一顿打。那下次再摁这个的时候,就别探索了。因为只有经过这种试误,我们叫实验错误,儿童只有在实验错误中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内在有关这个事物的认知。
怎么办呢?他又摁不着,又不让你抱,又不给凳子,那怎么办呢?
我们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很无奈,麻烦来了,那就往过熬呗。那就是必须要让孩子发现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就是这样,你可以哭,可以难受,你痛苦。
就是不行。
我同情你,但这件事情不行。
能够反映情感就好了。让他知道,他的感受我们是了解的,他就能拥有发展了。
三到四岁的阶段是孩子开始要进幼儿园了。一般到三岁。大家都比较主张三岁送幼儿园。因为两岁的时候,关于永久客体的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妈妈离开了以后,他的大脑已经留存了妈妈的形象,但妈妈不在身边,他就不能理解,他就哭得很厉害,伤心得很厉害。然后到了三岁,他这个概念就建构起来了,知道妈妈离开了但妈妈还在。马上经过几天,他就总结出来,妈妈早晨把我送来,晚上会来接我。但是两岁他还不行,所以他就比较痛苦。所以说,一般都是三岁入幼儿园。那到了三岁入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已经经历了永久客体空间概念和因果关系概念,在人类的基础环境中,自然环境中,就已经能够自己对付自然环境了。这些概念建构起来,就不会老碰到柜子上,不会老把环境弄乱。
这些概念都建构好了以后,孩子就基本对人的语言理解也建构好了,也能够理解了,那么三岁就入幼儿园。如果家庭养育环境很糟糕的话,还是要早点入的。
刚刚提到家里边环境比较好或者环境不好,这么多年的观察下来,环境比较不好的一般会犯哪些错误?
环境不好不是物质环境,就是成人不懂得儿童。比方说这个孩子一吃手,就把他的手拿掉,甚至打,还在一起研究说,我打了他两次,他就不吃了。抹辣椒等等,各种方法。
还有在这个孩子手的敏感期,你给他洗澡,水冲到手上,会有这种特殊的感觉。他平常都是干的呀,这个水是特殊的感觉,一下就引起他的注意。而儿童注意什么他才能研究什么,研究什么他什么才能发展,你硬塞给他的不起作用。
孩子碰到肥皂都会这样子,手不停地这样动。你会看到,他对肥皂能干什么完全不感兴趣,只对肥皂的感觉这个特质感兴趣。
那你要买一堆的肥皂,每天让你孩子在那个水龙头那去玩,一直到玩够为止,这就是对了,这就是环境好。如果你不让你的孩子去玩,甚至连哭带喊地把他抱走,这就是干涉了孩子的发展,这叫环境不好。
还有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使用暴力了。
太可怕了。暴力的语言,暴力的情绪,还揍,有这样的。
今天早晨我还看到一个老人抱着一个孩子,那孩子就乖乖地在老人怀里,没有任何特殊的行为,老人就说,打死你,不要你了,行不行?你看,你妈妈都走了,你要是再怎么怎么,姥姥不要你了。
我带着小狗溜,小狗刚过来在地上,她抱着孩子那么高,离小狗那么远,她就会指着小狗说,看,小狗咬你,小狗会咬你。你看,完全就是嘴闲,想说点话。我看她眼神是爱孩子的,眼神放出来的是爱的光,但是嘴里和表情全是这个。
这个现象特别普遍。
太可怕了。
就是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老人对孩子的感情是两极的,好起来就特别好,坏起来也特别坏。
经常跟这些大人们说的话就是,你们不要管他。
我儿子在家里面,因为就一个孩子,我儿子说,唉,那个什么,然后就爸妈扑过去说,我给你找。孩子只需要用眼神,就能够调动所有的大人,大人就觉得都是为了他在生活。后来我就一再跟他们讲,让他自己去做,他有办法,他有能力。甚至孩子自己也会讲,说这事我会做,你们不用这样。但是大人受不了。
大人们太闲了。你生三五个孩子,他就不会这样,生上七儿个更不会的。
管不了了反倒好。教师是不是这样的?
因为有的家长不懂。如果懂了,他就不会这样做了。冲上去,一人拿一把大镰刀,把孩子可发展的苗全部砍得一根不剩,太可惜了。我觉得中国人最大的浪费是这个,这方面的浪费。对人的天性的浪费。
人类的发展机会的浪费。
我相信您在招学生入园、入学的时候,也很难说,学校只招培育好的孩子,就都会招。那么如果前期的关键期发展有了问题,并不是很好,这时候还有没有调整的空间和可能性?
有。
我们会发现孩子调整越早越好。过了六岁了以后还有机会,因为人到18岁,他的物质身体成熟,21岁精神才完全成熟。那么这个时候还有机会去弥补,只要你方法是好。如果你用完全是训练式的,集中营训练的方式,和让人感受到痛苦的这种方式,那就肯定会失败。只要你是让孩子愉悦的,就能够修复。
回答几个问题吧,我们有很多人肯定是在这几个方面集中了大量的问题。比如孩子的分离焦虑期,送幼儿园,哭得特别难过的时候,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
第一,父母必须要了解,一个不应该离开家的时期的小动物,所有这个世界上的哺乳动物离开妈妈都会哇哇叫,都会哭,猫,狗,虫虫什么的,都会难受。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正常的,在送幼儿园的时候,你把他养育得再好,他都会哭。
如果这个孩子不哭,我们就会担心他要不就是阿斯伯格,要不就是自闭症。哇,这孩子不哭,我们就太害怕了。除非你在别处已经有过训练,也会不哭。不哭的很少。所以如果你的孩子送幼儿园,哭得很厉害,首先第一颗心应该放在肚子里了。你的孩子是正常的,而且他的依恋模式也是最好的依恋模式,叫作安全依恋。
第二个就是说,当你了解到在选幼儿园的时候,确实选了一个好幼儿园,那这个幼儿园的老师懂得孩子,这是第一。
第二,他的这个幼儿园的办园宗旨是建立在帮助孩子上的,而不是帮助老板的,不是让老板多挣钱的。
第三个,这个幼儿园里头,他的所有的发展目标都是对孩子有利的,他的所有人员的提升都是要实现他这个目标的,并且这个幼儿园有这样的一个对教育极其感兴趣、极其有人类学情怀的人,他要带着这个团队去实现他的教育理念。
这样的一个幼儿园,你完全可以放心了,不用安摄像头了,因为安摄像头是看不住的。所以说,这样,你第二颗心就放在肚子了,你给孩子选择了一个好幼儿园。
为了选这样的一个幼儿园,你真的是砸锅卖铁都值得。因为孩子一辈子的活人的感受,活人的机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能力,可能都在这六年里边。所以说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一个好幼儿园。
第三点就是说,在孩子焦虑的时候,没有家长不难受的。看到孩子交到别人手里头那一刻,你如果不难受,你就不是一个好家长了,肯定会难受。这个时候回过头来疗伤,看自己的难受到底是什么,是对对方不信任,还是作为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不舍?这些都是正常的情感。
我如何去解决这个情感?
第一,这个幼儿园以前有这么多的成功案例,有这么多的人,他们一代一代地还把孩子放到这个地方,说明这个幼儿园是好的,骗人都骗不了。心放在肚子里了。
第二,孩子是正常的,放在幼儿园。这是我自己的难受。我是一个母亲,我会难受,我过几天会好,那就难受吧。想办法让自己不难受,去散散步呀,喝喝咖啡,找本书看看。买个包。
对,就是这样子的,看看电影,把这个时间打发过去。大约一周之后,妈妈会好一点。如果这孩子焦虑的时候,妈妈跟孩子一样焦虑,这孩子焦虑的时间会更长。等于你帮孩子在修炼焦虑,那孩子的人格就很容易被铭刻上焦虑,焦虑的时间就会很长。可能你家长早都不焦虑了,孩子还在继续焦虑,也许这个焦虑就会带了一生。
所以家长要尽量地淡定一点,看着孩子哭,也可以微笑着跟他挥手。
这是我们要求家长的。
第一,不要跟老师形成一个对抢的局面。比方说,孩子抓住你的头发了,你拼命地挣扎,老师撕,你在拉。这个战斗所产生的冲击力就会使孩子感觉到他是被抢了,被陌生人抢走了。这是第一个。如果孩子撕住这个头发,你就不放了,他明天还撕,后天还撕。
所以说我们一般都会教给家长一个方法,大拇指从孩子的手心里冲出去,把大拇指掰开。不管他抓东西抓得多紧,你只要把大拇指掰开了,他手就没有力量了,就会把头发扯出来。然后抓住孩子的手,送给老师。老师早就预备好了,要管好孩子。
然后家长就笑着跟孩子再见。你出去怎么哭都行,但是你在孩子面前一定是笑着再见走。坚决不能偷着走,孩子就一掉脸,妈不见了,这是不可以的。这样可能会坚持一段时间。如果妈妈眼睛在走的那一刻露出来非常同情的、非常可怜孩子的光,孩子明天会哭得更凶。
这就是技术。
所以说,你在看孩子的时候,你要蹲下来面对着你的孩子哭。一般的孩子说,妈妈,我不去,我们要求妈妈蹲下来,平静地看着孩子,等着孩子最艰苦的这阵过去。妈妈就蹲下来看着孩子,就这么平静,你是痛苦的,我知道。让他透过妈妈的脸和眼神知道是没事的,安全的。
这个时候妈妈说,我忍不住,我看到孩子那么可怜,我眼泪就要出来。我们告诉她,不要看他的眼睛,看他的鼻子和脖子。就是你的脸是朝向孩子的,但你看他的鼻子尖和他的脖子,不要看他的眼睛。
眼泪就不出来了。
眼泪就不会出来了。
如果是妈妈两行清泪掉下来,完了。
那还可以交给爸爸去送。
现在的爸爸也哭了。
我们幼儿园好多爸爸也是把孩子一放,眼泪就出来了。
然后跟他承诺说,一定按时来接他,到时候就真的是按时去接他,他就很好了。
一般爸爸妈妈都是这样。在入园集中那几天,园长和教导主任会站在门口,看到哪个流眼泪了,赶快跟出去就给他讲这个过程。
要不然他就会在这个情绪中产生一些联想。比方说我的孩子放到这儿,会不会我一离开,老师就把他按在沙发上,不再理他啦之类的。我的孩子这一天多可怜,他就会想象。然后这一天就焦虑得嘴上几个大泡起来了。
你就会看到他们的眼睛这两天露出来的那个光,好可怜,然后浑身露出来可怜的信息。这就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发现他受苦了。
孩子的灵魂是在外部的,孩子能感受到。
让孩子会发现他在受苦受难。
还有个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幼儿园里边,比如孩子被别人揍了,到底应该怎么处理?是要教他揍回去呢,还是就忍了?
我们曾经有几个教的失败案例。一个孩子每天回去说,爸爸,今天谁谁谁没打我。他要说,今天谁谁打我了,还好,打了一天。他说,今天谁谁谁没打我。爸爸一听这个概念,就是每天都有人打他的孩子。
然后呢,这天晚上就教他的孩子说,明天他打你,你就打他。这是咱们爸爸比较容易说的话,你能打人,你不打,这是道德品质高尚。给一个三岁的孩子说的。本来应该打,你不敢打,这叫窝囊。他是个儿子嘛,所以这样说。
第二天,我们不知道爸爸做了什么事,我们就看到这个孩子一进教室先“哼”,叉着腰,还把脚尖绷成直的。我们说,怎么这样子呀?当然,我们觉得比较注重每个孩子的自我特质的,因为是什么神仙都有,大家也见怪不怪了,横就横吧,赶快来吃饭。
结果这一天到晚上,他爸爸就给我打电话了,几乎拍了桌子骂娘了。我说,到底怎么了?他说,我的孩子今天回来,就给眼睛哭得,脏的那个东西,他们一哭就擦眼睛,就会有那个泪印儿,是一圈套一圈的。
我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结果我就问老师,我说,今天为什么他哭得这么厉害?他爸爸说,眼睛是一圈一圈的。他说,那都洗过两次了。我说,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说,今天不知道为什么,这孩子就去打各种各样的人,然后各种各样的人就会把他推倒,或者是告老师,或者什么的。他平常只跟一个孩子打,因为他们两个人是老爱在一起,老爱跟那个孩子发生争执,被捅一下。结果今天被五个孩子打。
我说,为什么五个孩子都欺负他,都打他?他说,不是的。他今天去惹各种各样的人。人家正在弯腰工作,他去在人家的脊背上打一拳,然后就摆出这样的姿势,然后人家上来“哐哐哐”打他。
因为他还没有练习打人的技术,所以说他总是打人家一下,就等着别人打他。人家有的孩子是练了打人的技术,咣咣咣就一顿拳。然后他觉得吃亏了,再打人家一下,他又等着,人家又打他。然后我就知道是这样的情况,肯定有原因了。我就问他爸爸,你在家做了什么了?他说,孩子老被人欺负,然后我就今天早晨教他反击,因为男孩子要反击。
我说,好,你孩子去反击,你知道他反击谁吗?他说,当然反击那个打他的了。我说,孩子完全没有概念,他光记住了要打。结果他去了,你知道他打谁吗?打那些没惹他的人。因为惹他那个人他根本不敢打,平常打他的那个。
打也打不过。
他不敢打。
这是人类天生的智慧,他就专门打那个从来没打过人的人。那他打了人家,他哪知道人家厉害不厉害,有的“哐”给他推个屁墩,哭一场,然后拽他一下,哭一场,他还爱哭。这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还有一个失败的案例。
家长听说幼儿园是个混龄班,因为我们混龄班是想让孩子的社会环境更复杂,他的社会性能力建构得就更好,你不会从小到大都在同龄生活中,将来怎么在混龄的环境中生活呀?
结果,一听是混龄的,爸爸想像的是,在幼儿园,大孩子一定会欺负小孩子。然后孩子快要入幼儿园的时候,就教这个孩子打人。打谁呢?家里只有爸爸呀,又不能打妈妈。就说,来,打爸爸。让孩子拿着玩具什么的扔过去打他呀,他要装出来被打到了呀,让孩子有成就感。
结果到快入园的时候,把他头给打烂了。有一天拿了个盘子扔过去,然后这个头就打烂了。这怎么办?他就会想象,如果园里那么多的玩具,如果扔出去了以后,把别人孩子打伤了,这可是大事情。然后就问我说,怎么办?
我就说,你的孩子是一直是这样吗?他说,以前不打人,谁抢他东西都不打,可窝囊了,我是把他训练成这样的。我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训练?他就说,幼儿园是混龄班,他妈妈必须要让他上幼儿园,我也拗不过她,我就只好默默训练我儿子,我就只好给他讲了关于在园打架的概念。
孩子在六岁之前,如果能够小小打一架,其实是有好处的。这是国际儿童发展心理学机构给人们的建议,有30条建议,其中有一条就是小小地打一架。因为儿童在童年的时候打架,他顶多一个小拳头,打得稍微疼一点,也不会伤到生命什么的。但是通过打架,孩子就比较了解跟别人互动还有哪些模式,还有一个打架模式,打了架,不过如此。
如果这个孩子在童年没打架,到13岁,如果有人只要横一点从他身边过,他就很害怕,就会招到这个人本来不想打他,都会打他一下。他如果处理得不好,有可能命就没了,因为十三四岁的孩子最是可怕的时候。
所以说,要使得一个儿童内心能够抗得住冲突的话,抗得住这种人类冲突的事件的话,我们比较希望孩子在六岁之前能够经常有一个吵架、打架的机会。
当然,像在园,一般孩子都是互相吵起来了,我们老师会密切注意,打起来了,先动两下。但是现在家长都很弱,不敢让你打了。我们第一批的孩子,我们要等他们打到差不多的程度才上去拉,一开始是不拉的。后来家长受不了,有家长把孩子就直接拉退园了。
打架对人类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就像孩子走路的时候,摔跤对他有好处。如果他不摔跤,他会这样,摔倒了以后两只手,我们见过这个孩子,两只手放在旁边,都没有反射性的支撑行为,一个棒子直接从鼻子捅进去。因为他没有这个扶的动作,自然的自我保护机制就没了。
现在,第一是由于经典文化,打架是不好的,不让打。第二是家长内心承受不了,就不打。那在园吵架还会有,那少少动一下,老师赶紧上去把两个人抓着去解决问题,一般仗打不起来了。但是我还是比较怀念孩子能打仗的时候,现在园又开始回归了。
比如孩子跟你说了在学校跟人打架,或者是被人打了,父母的正确回应方式是什么?
正确的回应是:
第一,在家长的心里,不要认为孩子是受害者。我刚才讲的这个故事是,孩子如果有打架的行为,你应该高兴,说明你孩子跟其他人还有互动。最可怕的是孩子在群体中被忽略了。
没人跟他玩。
没人理你了,这是最可怕的。那你孩子的社会性能就建构不起来。因为人类是不管你具有什么能力,都通过为他人服务获得生存机会。所以说,如果你不能感受他人,不能体贴他人,不能了解他人的需求,你将来无法生存。
所以说有打架,第一个是要高兴,还有人跟你孩子打架,说明你孩子跟别人有互动。
第二就是说,不要把打架当成欺负。小学现在就有,就是那些孩子是扭曲了,心理有问题了,有校园欺负。
你要找到一个好的学校,是不会有校园欺负的。把一个好的学校的孩子之间的打架当成是欺负的话,首先你自己就有被害者心理,这个被害者心理会躲在你无始劫的硬壳里头,受害者的这个壳里头,会把这个世界无限地用想象去放大,然后你就开始愤怒。
愤怒起来了以后,你就开始有攻击。那么这个攻击就把孩子的社会环境破坏了,那谁敢再跟你孩子一起玩?你孩子只好被孤立了。一旦孤立这个孩子,一辈子的社会性能力建构就很麻烦。
为什么六岁之前必须要建构社会性能力?因为他没有评估判断。如果六岁之前建构起来了,他要追一个女孩,这个孩子追了一年,那个女孩都没有要他,他都不难过,他继续追,追不到就去追别人。我们都生气了,都难过了。每次拿东西给人家,人家一把拿走,就再不理他了,跟别人玩,他就好可怜哦。
我就劝那个女孩,你看,他对你那么好,你跟他玩一会吧。我跟谁谁谁,谁谁谁是我的好朋友,他这样追了一年。他都没有说,你看,我可能是长得太丑了,我个子不够高,他太坏了,他没有这样的评估。
但是到了六岁以后,他会有这样的评估。因为他成熟了,他会觉得,我可能不够好,人家都不喜欢我,算了,别去找别人了,他就谁都不找了。或者说,唉呀,他们太坏了,他们都是坏人,我不要跟他们来往。那就完蛋了。
所以六岁之前,你会发现,他们在跟人交往的时候完全不进行这样的评估,那他会一门心思地按照苍天给他的这个任务去完成社会交往。这是第二个,就是家长不能有受害者心理。
不要有太多想象。
不要把这个定义为欺负。
第三,就是家长在孩子回来倾诉的时候说,唉呀,那是委屈得不得了,因为见了妈妈了,就哭诉。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平静地去倾听,不要加任何评论,因为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要加任何评论。
然后等孩子倾诉完了,就讲故事。有可能孩子可能出现了几个问题,比方说,在我小的时候,就有一个男孩他特别喜欢我。对妈妈说,我坐在那个地方,他就老揪我的辫子,我就特别生气。我是如何如何解决的?就讲自己的故事,或者讲一个小熊的绘本上的有关的故事,孩子会从这个故事里获得经验,就会去慢慢练习这个能力。
最不好的幼儿园是完全没有打架,孩子全部坐在那个地方上课,在户外活动。因为孩子特别害怕老师,根本不会有打架的行为。
最不好的幼儿园是只有一种打架,是老师打孩子。
对对对。
扔到垃圾桶里边。
这个我倒没想到。一般好的幼儿园是孩子自然组织出来的群体,它会有打架、吵架,各种社会上发生的成人之间的问题在幼儿园里都会有,所以我们叫作儿童江湖,孩子就会成长得很好。
还有很多父母觉得,小孩子在上了小学以后,幼小衔接,需要学很多东西等等,在这方面方法是什么呢?
国家号召不让再去做一个小衔接,它这是面对把小学的课程下沉到了幼儿园那样的学校。因为幼儿园有它的发展任务,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关键时期关键帮助要发展出来的东西。
比方到四岁了,探索他人心智。那探索他人心智,他就是撒谎、编故事、偷东西这样的行为。我们要给他两个月,让他去发现,我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是不知道的。如果孩子没有建构起这个能力,以为我知道的东西别人都知道,我怎么活?
那到了六岁,他就会进入群体。到三岁,他建立友谊时候,我只要跟一个人在一起。到了六岁,我想进入这四个人的群体,里头没有一个我的朋友,我也会进去。
我就会通过三种方式。
一个是说服他们接受我的意图,我的玩耍意图。
一个是我放弃我的意图,去适合于他们。
一个是拿物质把他们都收买了。
这都是需要练习的。这些东西如果都没有建立好的话,那么六岁之后,七岁的时候进小学就会很成问题。
我们那儿是混龄的,比方说六岁之前全是文化课学习,都是排着队,孩子就没机会去建立这些。那你幼小衔接,必须要给孩子建立这个东西,因为小学老师不是时刻跟你在一起,这是第一。
第二呢,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就是学习模式,在五岁之前是通过身体学习的,儿童是通过行动去思考的。五岁之后,你要上学了,他通过坐在那儿,身体不动,用大脑去思考。你要不转换的话,他上课了还用身体学习,那老师怎么上课呀?
经常跑出去。(有人定义叫多动症!)
所以学习模式要转化。
第三就是说,要去练习表达的时候,以前是用行动去表达,比方说我是一条蛇,那你到了六岁以后,你是需要写蛇这个字,或者说蛇的这个话的,所以要转换这个模式。这都需要幼小衔接去预备的。所以不是说幼小衔接不需要,是需要的。
不是需要去教那些知识,而更多的是模式的转变。
按理说,如果不是人格建构,就不叫幼教。而人格建构是没办法通过授课的方式,讲述、问答、抄写,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没办法用的。所以你的幼儿园如果用的是讲述、抄写、问答这样的模式,说明这个幼儿园不是好的幼儿园。那如果是好的幼儿园,你就必须要有幼小衔接。
最后罗列一下爱的误区,我觉得这特别有必要跟大家讲一下。公式化的爱,求助型的爱,焦虑型的爱,仆人型的爱,偏执袒护型的爱,还有过度保护型的爱。
咱们不用一个一个讲,明天再讲最多的错误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