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散落的诗词明珠

散落的诗词明珠

作者: 三省三人行 | 来源:发表于2020-08-30 23:45 被阅读0次

三省三人行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都,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诗歌文化源远流长,脍炙人口的诗篇更是灿如星辰,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几乎成了生活的日常。在悠久的中华诗词文化的熏陶浸润下,英雄豪杰,失意书生,下层百姓中的贩夫走卒,甚至乞丐、僧人也都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作品。

一、英雄豪杰的咏叹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高祖的《大风歌》,大家耳熟能详,从“大风劲吹”、“浮云飞扬”起笔,气势雄浑,意境开阔,在雄健豪迈中蕴含忧国之思,全诗充溢帝王气度。《史记》中陈涉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当然不是天生注定,但这些英雄豪杰们能开疆拓土成就霸业,其胸襟气度、见识抱负自然非一般人可比。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的《垓下歌》,则是一个末路英雄的凄凉心声,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对老天时势的扪心追问,是对虞姬的恋恋不舍,是当穷途末路到来时的无力挣扎,特别是最后一句,几乎是一种无奈而哀伤的呼喊,读罢令人唏嘘叹惋,泪湿衣襟。“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英雄豪杰那斗得过皮厚心黑、不择手段的泗水亭长,乌江自刎自然也就成了英雄的宿命。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这首诗据说是黄巢所作。史书记载黄巢兵败虎狼谷,战死疆场,但也有传说说他起义失败后在洛阳一个寺庙落发为僧了。诗歌前两句,回忆自己早年叱咤风云,戎马倥偬的峥嵘岁月,同时也无声地表达了自己兵败后削发为僧的仓皇和现在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活。后两句更是意蕴深长,“天津桥上无人识”是英雄迟暮与的苍凉和悲哀,“独倚栏干看落晖”是洞悉世事后的悠然与沉静,感悟到的是“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

                            送毛伯温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鼋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空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这首诗是明朝嘉靖皇帝在毛伯温出征安南(今越南)时,为其写的壮行诗,整首诗充满豪壮之气,语句铿锵,气势凛然,不失为帝王手笔,而且也反映了明世宗在即位初期也有一番励精图治的远大抱负。只是后来变得怠惰懒政,四十多年不出宫门,以致明王朝江河日下。

        这些英雄豪杰们的诗歌,往往气势磅礴,意境开阔,从不同的维度展现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胸襟,不凡的见识和气度,非一般人所能言。就连《水浒传》中的宋江,他在浔阳楼题反诗时,都有“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雄迈之声,更何况那些曾经拨动历史琴弦的豪杰们呢!

二、底层民众的情怀

        贩夫走卒、僧人乞丐这些底层民众虽然生活困顿,但他们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些普通人也一样有炽热的情怀。

                            绝命诗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明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这首诗据说是清朝嘉庆年间,浙江永嘉一个乞丐在临死时写下的一首绝命诗。诗歌的格调和韵律很有风骨,虽然写诗的人落魄沉沦,但诗中洋溢的是读书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是看破红尘后的释然与领悟。

                                  咏雪

          大雪纷飞赛鹅毛,身盖青灰头枕瓢。

          像我这样还好说,天下穷人怎得了。

        据说这也是一个乞丐写的打油诗。在大雪纷飞的寒冬,他自己食不果腹,身无长物,但还在担心天下穷人怎么熬过这漫漫寒冬。大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意味。这些底层民众在封建社会里常常生活困苦,命运坎坷,但他们却同样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辛丑和约

          落日青山远,浮云白昼昏。

          衣冠一时盛,肝胆几人存。 

          天上玉楼传诏夜,人间金币议和年。

          哀时哭友无穷泪,夜雨江南应未眠。

        这是近代爱国僧人释敬安的诗。前两句写日暮苍凉之景,同时也映射了大清王朝已是日薄西山。后两句,依稀可见各派新贵们峨冠博带、口如悬河,但真有肝胆能为国为民的还有几人呢?全诗充满悲凉忧愤之情。这首诗的前四句也常常被人用来感叹朋友间恩义不存。

三、近现代名人诗歌

      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文坛,有三大旧体诗高手,分别是鲁迅、郁达夫、田汉。鲁迅的旧体诗中有很多名句,令人击节赞叹。如“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无题一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无题二

        雨花台前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这是鲁迅的二首《无题》诗。其一是讽刺国民政府里的军阀政客们既争权夺利,又勾结利用的嘴脸,结果弄得国事日非,革命成梦。如今,只有如钩残月清冷地斜照在石头城上。其二是抒发诗人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感慨。杀敌的断戟已埋,烈士们的牺牲和鲜血也仅是化作莫愁湖水的余波流传后人。革命者们在哪里呢!再也看不到奋袂而起的先贤了,一腔热血的志士们只有空对山河,慷慨悲歌。这二首绝句有唐宋怀古诗之风韵。

                            钓台题壁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这是郁达夫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也最能体现郁达夫诗歌忧时愤世的特点。特别是颔联,既体现曾经的张狂荒唐之态,更有哀婉痛悔之情难掩,可谓媲美经典的名句。

                  忆浙江金耐先女士(一)

        犹记年前住富春,澄江如练照丰神。

        别来几度沧桑改,浙水狂涛忆故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民国时期被称为“杭州第一美人”的王映霞,她和郁达夫的爱情故事在上个世纪20年代可谓轰动一时。他们被称为神仙眷侣,为时人艳羡。王映霞不仅美貌,更有才情,她能让郁达夫一见钟情,神魂颠倒,除了自己风姿绰约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她自己的满腹才华与书香氤氲的气质深深吸引了对方。这首诗写于1938年,虽无传唱的佳句,但诗歌手法娴熟,意境清新,文采不俗。这里的故人是与王映霞同宗的金女士,此时的郁达夫和王映霞已由十年前的神仙眷侣变成一对怨偶。

                              被逮口占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这首诗曾经名动一时,就是今天读来,也是一股凛然正气扑面而来,为革命理想,为民族新生而视死如归,慷慨赴难的大无畏精神让人热血沸腾。但是谁又能想到,当年那个睥睨生死、声震九洲的少年英雄在27年后成了中国最大的汉奸卖国贼呢!

                              雍城怀古

          禾黍高低古战场,眼中风物尽悲凉。

          秦川渭水应如昨,漫拟章邯做雍王。

        这首诗是民国初年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郭坚所作。郭坚出身刀客,虽为农村读书人,但少年时即豪侠好勇,胸有大志。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即在家乡招募刀客组成靖国军,响应起义。在明国初年的陕西,郭坚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风云人物。他不仅作战勇敢,韬略过人,还写的一手好诗、好书法,是文武双全的一代英杰。这首诗虽诗意悲凉,但有勃勃雄心。郭坚更有名的是他一则悼念亡妻杨玉梅的对联。杨玉梅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被称为“洛东女侠”

          凌虚台下悲埋玉,

          喜雨亭前怨落梅,

          横额:杨花飞去。

        这则嵌字联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和哀伤。英雄侠女,乱世爱情,让人为之侧目,只可惜香魂早逝,令人伤悲。有道是,关中豪杰柔肠断,洛东女侠香魂远。郭坚后被冯玉祥诱捕枪杀与西安,年仅33岁,英雄过早谢幕,引后人无限慨叹!

        诗词文化的繁盛已成为过去,但这些或言志、或寄情、或发黍离之悲、或诉怀古之思的诗章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中,滋养着一代代后人。

相关文章

  • 散落的诗词明珠

    三省三人行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都,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诗歌文化源远流长,脍...

  • 儿子成长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在我国文学宝库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这颗明珠,是那么的闪亮,那么的耀眼。 说到诗词...

  • 散落在古往今来中的爱情【目录】

    第一部 散落的爱情 前言 散落在诗经中的爱情 散落在乐府中的爱情 散落在魏晋南北朝诗词中的爱情 散落在魏晋南北朝民...

  • 毛里求斯:散落在印度洋的明珠

    毛里求斯:散落在印度洋的明珠 毛里求斯是一个政治稳定的辖区,是印度洋地区最大的国际金融和商业中心,拥有强大的自由经...

  • 【印象苏轼】名字由来

    《中国诗词大会》就像燎原之火点燃了亿万中华儿女内心对中华诗词的热情。谈及中国诗词,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闪耀...

  • 大别山散落的明珠——豫南古村落

    也许你的故乡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北方,亦或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南。 只要一提到故乡,...

  • 笔尖下的泸州(三)

    散落在大山的明珠一一先滩古民居 散落在大山间的活化石——先滩古民居 肖大齐\文 张晓勇\图 无数次,梦回先滩。 悠...

  • 散落人间的绝美古诗词

    本是青灯不归客 却因浊酒留风尘 三里清风三里路 步步风里再无你 终是庄周梦了蝶 你是恩赐也是劫 三生有幸遇见你 纵...

  • 聆听诗词讲座,研究诗歌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让这颗明珠在校园熠熠生辉,10月13日有幸再次坐到大学的教师,聆听...

  • 诗心未老(旧作整理说明)

    一直想着,要把历年所写的诗词做个整理和修订,又迟迟没行动。近日无事,终于下了苦功,将散落在硬盘各个角落的诗词文档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落的诗词明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py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