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40 GONE WITH THE WIND

40 GONE WITH THE WIND

作者: mwei2016 | 来源:发表于2019-08-18 12:59 被阅读0次

    那是个无所事事的夏天,我一个人呆在空荡荡的校园里。只有几个班的学生在搞暑假实习。宿舍里就我一个人,整栋楼也没几个人出没。我只是一时兴起,想体验一下孤独的滋味。

    放假前在图书馆借了一大堆书。然后就过起了一个人的生活。每天按时起床,看书,下午去操场踢球,到水房冲个凉水澡。那时北京的夏天一点都不热,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晚上也能安然入睡。偶尔楼上楼下到别的系去串个门,吹吹牛,喝喝酒。学校离城里太远了,兜里也没钱,只能老老实实的呆着。

    现在回想起来,如此无聊的日子,我好像也没有特别难受。其间还和别的系的一个小伙伴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决定去天津找一位同学玩,那时也没有电话,只知道他家的地址,就这样冒冒失失的闯了过去,每人只揣着60元钱。计划是找到这位同学并住在他家,然后他再招待我们吃吃喝喝的。谁知道去了之后,他家大门紧锁,我们在那儿守了一下午都没见人。只好向他的邻居打听,多位大妈们帮我们拼凑出他家的日常活动规律,最后的结论据说是出去旅行了,短时间是没法回来了。我们很茫然的蹲在马路边上,努力的回想了一下自己的人脉,还好,我们在天津还有另外一位同学,幸好那个小伙伴带着他家的地址,我们一路摸索着过去。这哥们热情的招待了我们,晚上在他家打地铺,喝酒吹牛。白天四处乱转,品尝各种天津小吃。印象最深的就是狗不理包子,包子的味道都已经不记得了,只记住了好多人啊。你得先找着座,才能点包子,所以每个坐着吃包子的人后面都有几个人盯着,感觉到你只要吃慢一点,就会被人鄙视。还去了一趟渤海湾,人生第一次看见了大海,在大海里畅游了一翻,好奇的尝了尝海水的滋味。可惜的是这里的海一点都不漂亮,黄黄的,和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 样。那时的快乐好单纯,无所事事的吃点好吃的,就觉得幸福无比。

    这段时间看了一堆书,但只记得一本了。当时真的叫一口气看完,因为那三天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这本书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后来看到同名电影时,觉得费雯丽就是为小说中的主人公量身定制的。

    说正题了啊。我一直对这本书的中文译名颇有意见。《飘》,透着一股俗气的味道。其实直译为《随风而逝》,更加直白,更加贴合内容。整本书就是描写一片繁荣和奢华,随着历史的狂潮,轰然倒塌,所有的一切,都随风而逝。

    这本书颠覆了我许多的认知。

    万恶的南方奴隶制,在书中一点都没有体现出来,相反确给人一种脉脉温情的感觉,整个南方都是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美景。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相处愉快,相依为命,南方的大地主们患于传统和次序,讲究个人荣誉和奉献精神,北方人被描写的冷酷无情,一路烧杀抢劫,破坏了这里宁静和美丽,将所有的美好和传统付之一炬,踩在脚下。可是我从小接受的世界史知识,都是说北方先进,南方落后,奴隶制不讲人性。当时就感到巨大的困惑。好在小说比较生动,我也就没有往深了想。但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心间,从此以后对美国内战的历史特别感兴趣,看了不少相关的书籍。总算有点明白,这其实只是一个角度问题。同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就会是不同的观感。世界如此复杂,每个人都会有局限性。想通之后,也渐渐能心平气和的理解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和言语。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书里的这句话在我后来的人生中,不停的出现在脑海中。因为郝思嘉就是用这句话来对抗一切绝望和无助,豪不自叹自怜,一点也不推脱和逃避。她绝不是什么道德楷模,甚至干出不少令人不齿的事,特别是和书中另一位女性梅兰妮相比。但她的勇敢、坚强,无所畏惧,深深的打动了我。

    一本好书就能让我排解寂寞,安静的独享这份快乐。

    读书的过程就是不停的颠覆以前的世界观,醍醐灌顶,然后恍然大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0 GONE WITH THE WIND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qy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