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到我的读书生涯,那是先苦后乐。
小学时去了县城中离家最远的学校读书,每天早晨坐校车去学校,中午在学校附近的托管吃饭,放学后坐校车回家。
初中时,去了隔壁的隔壁县城读了三年,一切都很陌生,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老师和同学,陌生的语言。
相伴的就只有两个闺蜜,还没有和她们分到一个班。
刚进学校时的不安与孤单充斥着我,班上其他同学大多都是一个县城的,很快就熟络起来,而我因为听不懂他们当地的方言,很难融入其中。
在慢慢适应的过程中,朋友才开始越变越多,才渐渐开始习惯这种生活。
初中的学校是全封闭式管理的学校,每三周才放一次月假,对于当时年龄尚小的我来说,三个星期太漫长了,每次回家还只能呆两天。
宿舍里家近的同学几乎每周天都可以回家,或者有爸妈随时可以过来送饭和拿些换洗的衣服,很是羡慕。
南方的冬天尤为寒冷,被子就像永远捂不热一样,一个晚上不敢翻身,手上脚上因为太冷长了好几个冻疮,又疼又痒,却只能自己忍受。
煎熬的三年终于过去,可以说是悲伤大于快乐吧,直到高中,终于又回到了县城读书,这一次是我自己的选择。
其实现在想想为什么当初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呢!
明明可以选择离家近的地方快乐的度过小学和初中,但是却因为闺蜜的家长推荐,完全就和他们一起。
或许当初坚持自己的想法,选择就近读书,说不定人生又是另一种方向。
但回过头想想,正是这种历练让人成长吧,我可以变得更加独立,能够自己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能够自己处理和应对一些问题和情况。
高中三年,我觉得应该是当时长那么大最快乐的时光,每周末都可以回家改善伙食,高三一整个学期还有家人送饭,终于可以和同学在课堂上用方言交流了,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
有时候放假还能约上三两好友一起逛街,我感觉我变得更加自信更有活力了,每天都很欢乐。
高三虽然很苦,但是舍友们都鼓足干劲备战高考,和她们一起冲刺的时光很充实。

高中宿舍的舍友们到现在都联系的很频繁,关系也很不错,而初中小学的那些同学,都已经再无联系了。
虽然初中的回忆很悲伤,但毕竟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部分,依然需要将它收好珍藏。
网友评论